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做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在遗产地设立徽志,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全民族对国家历史遗产保护的意识,扩大社会影响力。建设部决定在开展申报和评审“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工作的同时,拟对“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徽志图案向社会进行公开,广泛征集。现将有关作品征集办法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对工业遗产现有内涵界定和既定评定标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杭州市区工业遗产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构建杭州工业遗产评估与认定标准体系,提出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框架,以及分级、分类的保护措施与要求.主要划分为三个级别加以保护:一级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严格参照相应的文物保护法规执行;二级工业遗产保护遵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执行;三级工业遗产保护按照一般遗产建筑,保护其主体结构,特征及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做好保护性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安徽建筑》2019,(11):9-12
文章首先阐述了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旅游文化保护与开发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意义,然后分别从旅游资源相对分散、运河文化内涵的未充分挖掘、运河沿岸的传统古镇保护面临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旅游资源的现状。对比东梓关村建设提出古镇的规划保护的解决措施,最后对丰富多彩的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旅游文化的开发做出了详细的探讨,为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9)
工业遗产旅游是自1970年以来工业化国家在反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工业遗产旅游的现象,一般来说苏南工业遗产旅游的内涵不只是"工业遗产"和"观光旅游"的叠加,而是保护和利用在废弃的工业场所或工业区仍在一定的运作价值的与工业相关的建筑,设备和设施,生产工艺和技术地城市特色文化综合性旅游活动。苏南工业遗产旅游的文化特征:突出的文化主题、区域文化鲜明、怀旧情结、重要的教育功能等。以遗产旅游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基本的具有较强的垄断地域特征的苏南工业遗产资源,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名人故居模式。但目前苏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大部分产品开发单一,缺乏市场活力,为把旧常态的工业遗产转变为形成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新模式的新常态,应积极与创意产业,文化教育和文物旅游相融合,走出一条实现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正>工业遗产不仅承载着城市不可复制的记忆,镌刻着城市的特殊基因,还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的工作背景下,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正在成为新的探索方向。近年来,国家对工业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并开展了多批次国家工业遗产的评选活动。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工业遗产管理。2023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明确了广西工业遗产评选认定程序、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监督检查等内容,这将有利于推动工业遗产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弘扬工业精神,发展工业文化,提升工业软实力和工业文化影响力,让更多工业遗产在保护和利用中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遗产区域管理规划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要求每一个国家遗产区域在获得提名的三年内所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规划以讲述国家遗产区域内遗产的故事,鼓励各类资源的长期保护与改善、主题解说、项目融资与开发为目的,对国家遗产区域保护与发展所应遵循的行动计划、政策法规、目标、原则与战略等进行全面阐释。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从“可行性研究”到“管理规划”的整个编制体系的步骤及内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对中国跨区域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国家遗产的基本组成。国家遗产是国家公共资源,是全体人民的公有财富,受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其属性、构成、特征、规模、存在环境,以及生存与演替规律等。中国的风景区的产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有8个风景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风景资源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伴随时代的发展,各方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是,我国风景区中的自然与文化遗传仍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冲…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管理规划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区域管理规划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要求每一个国家遗产区域在获得提名的三年内所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规划以讲述国家遗产区域内遗产的故事,鼓励各类资源的长期保护与改善、主题解说、项目融资与开发为目的,对国家遗产区域保护与发展所应遵循的行动计划、政策法规、目标、原则与战略等进行全面阐释.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从"可行性研究"到"管理规划"的整个编制体系的步骤及内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对中国跨区域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杰  庞骏 《规划师》2011,27(3):82-86
大事件为旧城遗产保护创造了机会,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与置疑,需对遗产保护进行反思.旧城遗产保护规划历史心境的丢失与规划技术本身的不适是旧城遗产保护规划中存在种种问题的根源.解决之道在于:重育历史的心境,构筑解读旧城遗产分析法,形成理想与现实叠加的设计方法,探寻旧城遗产文化发展的航向,使旧城遗产在大事件的引领下得到保...  相似文献   

10.
吕舟 《南方建筑》2011,(5):17-19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也因此在近3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清华大学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的支持下,依托建筑学院成立了国家遗产中心,致力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整合相关资源,搭建一个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的教学、研究、实践的平台。本文将介绍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建立的学术背景、研究特色、组织构架,以及已取得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段是城市历史与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段,其中文化遗产更是承载了城市的记忆与精神。遗产旅游步道是将历史地段中一系列文化遗产按照历史进程组织起来而形成的旅游路线。该文基于遗产保护、遗产旅游和遗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以遗产旅游步道为核心的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方法,并介绍国内外若干遗产旅游步道的典型案例及其相关经验,试图为文物古迹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与再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及佛教盛行之地,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经济、军事和宗教发展等历史,也在丝绸之路的核心要塞地区,吸引很有游客到古凉州进行文化旅游,其建筑遗产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正在进一步完善。文章基于旅游文化,对武威市部分建筑遗产保护进行分类研究,从旅游文化中寻找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方案,使得武威建筑遗产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全方位的保护,使其更好的发挥历史价值,为今后建筑遗产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与城市内部功能的不断转化使原本处于城市边缘的山地工业遗产面临转型和更新等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工业遗产更新的认识和实践;接着分析了山地工业遗产的特点及其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即在重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更新,充分利用并重新塑造各种要素的景观更新,保护与传承山地工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风貌更新;最后,以绵阳市朝阳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为例,在整体保护、动态保护、景观建筑一体化等设计策略的指导下,探寻了山地工业遗产更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十三五"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不仅影响到了运河的岸线,也影响到了运河周围的生态环境。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它表明中国大型运河遗产廊道保护、规划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国外运河遗产廊道理念、慢行系统建设逐步兴起,而淮安水网密集、遗产丰富,这正是一个发展运河遗产廊道来促进淮安市经济、文化、历史传承、保护生态环境的好时机,也能为我国其他大型线性文化的规划保护提供样例。京杭运河是世界上第一大运河,途经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个省份,大运河淮安段  相似文献   

15.
混合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和价值对其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只体现了文物单纯的本位价值观,而忽视了混合遗产地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了处于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归纳,并提出了"以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并行式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框架,在混合遗产视野下经过对自然遗产的评价和考量,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规划做出修正和补充,并对自然与文化价值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进行评估,提出兼容性的整体保护措施,并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6.
受到城市化和产业转型的影响,进入21世纪中国工业遗产面临严峻考验。10年后中国的城市规划进入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折期,土地的有效利用对象中工业用地首当其冲,这再次将工业遗产推向去与留的十字路口。如何在保护工业遗产价值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工业用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是关于存量规划时代如何保护工业遗产文化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一峰 《城市规划》2022,46(3):115-124
原真性是遗产保护领域的关键问题。在综述国内外有关遗产原真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原真性的语义结构,进一步提出遗产文化生态学模型,给出全面理解遗产原真性价值的纲领,以利于重新审视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引领构建基于价值观的遗产保护策略,形成遗产保护的良性文化生态。遗产的主位文化原真性是遗产文化生态学的核心要素和遗产保护的关键。主位文化原真性是文化遗产的物种基因,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一个核心生态位,决定一项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所在。保护主位文化原真性应处于遗产保护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回顾澳大利亚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其遗产保护体系、法律框架和遗产登录制度特征进行分析评介,通过比较澳大利亚国家遗产名录、联邦遗产名录和国家遗产登记册在评估标准、登录程序和法定保护等方面的异同,探讨澳大利亚的遗产登录制度对中国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对工业遗产的概念作出界定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保护发展历程,并通过国内外工业遗产利用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工业遗产利用的新思路,以德兴市金、银、铜矿区为例,对该地区矿业遗产旅游发展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和引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运动的产物,现代建筑遗产是国家身份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和记忆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无声见证,许多现代建筑遗产由于一些原因仍然缺乏保护。如今,现代建筑遗产问题因未受到重视而面临极大隐患。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需要科学的保护方法,而其保护方法又应该建立在准则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研究,阐明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基本概念和价值体系,回顾遗产管理制度和法律,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案例进行评估,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