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两个根本转变”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必将引起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将引起审计内容和重点的变化。 一、提高经济效益审计在内部  相似文献   

2.
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天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也是第十九届“中国水周”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旨在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汝庆 《治淮》1996,(9):41-4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水利经济如何适应“两个转变”,这是水利工作者应着力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加快水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     
《长江建设》2011,(11):70-71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表示,中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75%。预计到“十二五”(2011~2015年)末,这一比例将超过51%。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经济技术路线,对中国未来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的锁定效应。这要求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采用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切实加强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     
《中华建设》2011,(11):70-71
解振华:"十二五"末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表示,中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7.5%。预计到"十二五"(2011~2015年)末,这一比例将超过51%。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经济技术路线,对中国未来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的锁定效应。这要求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采用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切实加强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坝与安全》2013,(5):65-65
据四川水力发电网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杨庆28日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中国2020~2030年能源需求年增长率预计将降至1.8%。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增长约为每年超过4%。国家电网公司预测,如果假定2020~2030年中国经济每年增长5.3%,那么届时能源需求年增长率将降至1.8%。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10日,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在渝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说,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转型可以讲三个“外转内”,即从依靠外需转变为依靠内需、从外延型增长转变为内涵型增长、从外生型动力转为内生型动力。  相似文献   

8.
卢军泽 《治淮》1996,(11):2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中说,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能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经济发展道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转变的转变程度。 淮委的水利经济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艰苦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会议以来,淮委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  相似文献   

9.
1 实施“小业主大监理”机制的背景(1 )经济政策。在经济体制方面,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二个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体制的改革。(2 )体制改革。随着工程建设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水利》2005,26(4):1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针对我国环境主要问题及环境对策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他表示,粗放型增长方式及法制不到位、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畅等因素,使得我国目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解振华说.中国将以113个城市为重点,全面带动城市环保。重点治理城市污水、垃圾和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的污染;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轿车;优先解决油烟和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1.
王志坚 《人民黄河》1997,19(4):24-2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互相依赖,互相配合,协调推进的。对水土保持工作而言,转变经济体制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方关系,克服“等靠要,要分了”的计划经济管理弊病,建立新的经济运作机制和经济秩序,以适应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继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主要靠增加投入、偏重追求数量和进度、忽视提高土地资源和生产力诸要素的质量和使…  相似文献   

12.
陈美章 《中国水利》1996,(12):46-47
一、水利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内涵 转变经济体制的实质是要建立新的水利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那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确切内涵是什么呢?一是从外延型为主向内涵型为主的转变。也就是“外延扩张”和“内涵拓展”是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概括和定式。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方式属于外延型或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当人类迈进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水危机正悄悄地逼近我们。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3月22日,是第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十四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的主题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均水资源是2220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据预测,到203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将成为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12月7日透露,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即将制定完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中国角”举行的一场边会上,解振华说,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迈入新的阶段。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22日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开始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2日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现摘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关于《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讲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 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m~3。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到2030年我国人口高峰时,实际用水量将逼近可用水量的极限。 目前,由于我们在用水、节水、再生利用水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近期内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还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水利经济就是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水利工作中的经济活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在规划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在科研教育等各方面工作中,涉及经济工作活动,都属于水利经济的范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水利经济如何适应两个“转变”,如何使水利经济工作达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再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使水利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们水利经济工作者和全体水利行业工作者应着力研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次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住房,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社会问题。为此,“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已成为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所提出的战略目标。住房问题折射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发展、人权状况等诸多层面。我国现阶段,住房问题也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的诸多矛盾。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因此积极培育住宅消费市场,推动住宅商品化进程是住宅建设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