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郑卫  杨建军 《城市规划》2005,29(10):83-88
认为唐里坊并不是小城镇,而是中国古代城市中传统的聚居单位;唐里坊之间的大街在内在本质上仍是街道,并非军事隔离带;唐长安大城套小城的城市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城市普遍形态,这种形态的形成是由封闭的里坊制度决定的,不是唐长安的独特形态。比较研究必须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区别,必须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念。城市形态研究必须立足于城市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唐长安坊里内部形态解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晖  梁江 《城市规划》2003,27(10):66-71
对唐长安坊里内部街区形态进行了考证和推断 ,并对古代街区结构的典型布局和模式进行了城市形态学方面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中西不同文明下街区街廓尺度的巨大差异 ,以及唐长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城市街区规划的肌理特征和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3.
李晨 《山西建筑》2009,35(32):49-50
通过对唐长安和北宋东京两座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来分析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从里坊到街道这一巨大变迁的背景、影响因素和意义,以提高人们对唐宋时期都城空间形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浅谈小城镇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澄海城市建设为例,分析了目前小城镇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建筑实体尺度、街道空间尺度、广场空间尺度以及绿色空间尺度四方面对如何塑造适宜的小城镇空间尺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小城镇的空间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尺度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问题,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关于街道空间尺度的界定研究影响非常广泛.不过,这些学者研究针对的都是传统城市的尺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中,简单套用过去的理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尝试引入近人尺度视角,以此对城市街道空间的界定进行量化控制,取得理想的街道空间相对尺度和绝对尺度,以期对当今城市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与城市意象模式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唐长安和南宋临安城市意象元素的分析,归纳里坊制和坊巷制两种不同规划制度下的城市意象模式特征和形成机制,指出古典坊制和里制瓦解所造成的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和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变化是中国古代城市意象从区域模式向道路模式转型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7.
里坊制度不仅是一个营建制度,更是统治者维护专制权力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从城市规模形态、职能组织配置、街道空间形态和城市公共空间等四个方面论证和分析,探索里坊制度下以唐长安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进而解析里坊制度对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骑楼是岭南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骑楼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民生活的需求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只能在仿骑楼建筑或是商业化后的旧骑楼街看到它往日的面貌,然而在许多尚未出现快速发展的小城镇中,骑楼街的形式仍能得以利用。为了获得适合当地特点和居民生活习惯的街道尺度,本文对现有骑楼街道空间的尺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骑楼街这一街道模式在小城镇规模与景观控制方面的作用,这对广西小城镇的建设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视点     
正01城市治理表面上看起来很像,中西方城市有着本质区别李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谈到城市治理,我们实际上面临着两种根本的制度差异。从表象上看,似乎中西方城市都是一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完善的生态景观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一定密度的人口等。城市看起来就是一个所有现代要素的空间集合体。但是,如果从事城市研究的学者去看城市,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城市,去理解城市的生活和各种市场化的服务或者公共服务,会发现中国的城市和  相似文献   

10.
传统街道空间界面尺度与比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街道空间从尺度上和现代城市街道有很明显的差别。本文主要以阆中古城街道为例分析了街道空间的尺度与比例关系。发现街巷空间的高宽比在1到2之间时是最佳的街道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11.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是在调查和分析了唐代长安城规划的历史背景之基础之上,以继承和发展历史文脉为设计方针而进行的.北广场最初的设计构思是水中印塔;北广场的设计理念再现唐长安城的城市单位一里坊、空间秩序、街道尺度、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焦洋 《南方建筑》2011,(4):72-77
北宋东京的皇城与宫城一直以来是史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关于皇城与宫城的记载见诸于各种历史文献,对于考古成果的认定亦是不尽相同。本文综合运用建筑与历史学方法,通过与唐长安皇城、宫城空间范围与功能布局的比对,提出如下观点,在北宋东京并不存在如唐长安模式的实际意义上的皇城,历史文献中的提及的"宫城"与"皇城"是对同一空间范围的不同称谓。  相似文献   

13.
王树声  崔凯  王凯 《城市规划》2016,(12):58-64
刻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长安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城市地图,可惜该碑毁于战火,无法窥其全貌,然从仅存的数块残片中,依然能看出其所表达的城市理念和规划智慧。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通过对该碑残片拓本的研究以及隋唐长安城相关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的进一步梳理,尝试对《长安图》的遗失部分进行补绘研究,为揭示该图所蕴含的中国本土规划智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秋生  秦楠  程号 《山西建筑》2009,35(1):45-46
指出了唐宋元时期的城市建设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阐述了唐都长安城的建设特点在诗歌中的体现、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的建设特点在词中的体现以及元大都的建设特点在戏剧中的体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特点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By comparing the gridiron plans of ancient western cities with that of Tang Chang’an in the same scale,the authors find that a residential ward of Tang Chang’an was about the same size as an ancient western city.Thu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hypothesis that Tang Chang’an was not a single city,but a cluster of hundreds of small towns with rigid layout.This theory is then proved by comparing a ward of Tang Chang’an with a typical small tow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own scale,spatial layout,residential density,and land-use.The authors further explain the main cause for this unique urban form of Tang Chang’an,which was the compulsory migra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16.
李炎  梁晨 《华中建筑》2014,(4):142-147
南阳古城在其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汉代宛城、唐宋小城、明代唐王府城和清末"梅花城"的不同城市空间形态,它们勾勒出了古城历史发展的前后传承脉络。其中,城市水系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要素,在古城的选址、城市对外交通、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防洪涝减灾等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反映出水系与城市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成为深入探研和把握古城历史发展规律与特色内涵的不可或缺的线索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南唐金陵城格局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唐(937~975年)复兴了六朝的城市繁华,进而为后来的明朝城市建设奠定了格局基础,是南京城市建设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与“市”结合。后主李煜的诗词和经历为南京历史留下意蕴无穷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8.
贺从容 《建筑师》2007,(2):59-67
唐长安的城市用地被划分为里坊,然后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可里坊内如何被分割为若干块宅基地分配给居民却一直不明。本文依据古代文献和图纸记录,参考日本平城京的宅地划分方法,从坊内建筑的时间、规模、位置上一步步地考证、清理、推测平康坊内的用地信息,尝试绘制出坊内宅地划分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