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携带EGFP报告系统的五型腺病毒(Ad5-EGFP)作为工具,以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前后的肝癌细胞系Huh7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开展腺病毒对发生EMT前后的肝癌细胞系Huh7的感染效率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d5-EGFP对上皮生产因子β1(TGF-β1)处理前的Huh7细胞系感染率比TGF-β1处理后的细胞系感染率更高。同时Ad5-EGFP的主要受体-CAR在肝癌细胞系Huh7发生EMT后表达有所降低。证实了肿瘤干细胞更难被腺病毒侵染,为了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需要进一步被改造。  相似文献   

2.
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和缺失24bp双调控的溶瘤腺病毒联合化疗药物对人肺癌、宫颈癌的体外杀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药物对病毒感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肺癌细胞株H460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病毒联合化疗对两种肿瘤细胞以及人正常细胞株L02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Hoechst 33342染色对病毒联合化疗疗法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观察;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丝裂霉素对腺病毒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dCN205-IL-24或携带报告基因的AdCN205-EGFP联合适当剂量的丝裂霉素后,其对Hela、H460的杀伤作用显著提高(P<0.05),相同条件下对L02无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其复制能力不因丝裂霉素的存在而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特点,首次采用悬浮培养技术从Huh7细胞系中得到肝癌(干)细胞球,并通过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它们的干细胞标记和分化标记.结果显示Huh7(干)细胞球的干性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下调;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88.82%的Huh7(干)细胞球表达EpCAM基因,与正常Huh7细胞相比表达上调.表明该方法具有富集肝癌干细胞的效果,为以后肝癌干细胞建立更高效的分离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SDC-1的细胞定位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HPSE小干扰RNA和HPSE抑制剂低分子量肝素处理高转移人肝癌细胞MHCC97-H,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PSE的mRNA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SDC-1的细胞定位,通过基质胶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性的改变.结果显示:HPSE小干扰RNA能够显著干...  相似文献   

5.
研究化疗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联合AdCN205-IL-24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实验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AdCN205-IL-24联合奥沙利铂对两种肿瘤细胞以及正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est33342染色,在荧光显微镜对病毒联合化疗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AdCN205-IL-24联合奥沙利铂处理4 d后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620的增殖抑制率达到23.17%和22.98%,并且联合化疗并未增加对人正常细胞株L-02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构建Ad5F11b-Anti-CD20嵌合型腺病毒载体并探索该腺病毒在体外表达全长抗体的能力.合成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将其与美罗华抗体重轻链连接,克隆到pDC338质粒载体上,并与以11b型腺病毒(Ad11b)Fiber替代5型腺病毒(Ad5)Fiber的嵌合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Ad5F11b进行重组,获得Ad5F11b-Anti-CD20嵌合型腺病毒.将鉴定正确的病毒空斑感染293细胞,ELISA检测其表达水平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该病毒表达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嵌合型腺病毒Ad5F11b-Anti-CD20在293细胞中的表达量高达3.78 μg/ml±0.30 μg/ml,间接免疫荧光(IFA)显示该病毒表达的抗体只与CD20+的Raji细胞有特异性结合,而与CD20-的Molt-4细胞无结合能力.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抗CD20抗体的嵌合型腺病毒Ad5F11b-Anti-CD20.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携带IL-24的溶瘤腺病毒(ZD55-IL-24)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对肺癌细胞NCI-H460生长的体外抑制效应。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了IL-24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分析,发现IL-24在经ZD55-IL-24感染的NCI-H460中能有效表达,而未感染ZD55-IL-24的NCI-H460则无表达;用结晶紫染色法定性分析了ZD55-IL-24联合5-FU对NCI-H460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联合应用比单用时效果更显著;通过MTT法进行的定量分析也表明ZD55-IL-24与5-FU联合处理48 h后,NCI-H460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ZD55-IL-24或5-FU(P0.05);最后,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了细胞凋亡,结果也显示联合应用ZD55-IL-24和5-FU组的细胞凋亡现象比单用的显著。本研究初步证实了ZD55-IL-24显著提高了NCI-H460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联合疗法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间歇性禁食对肝癌进展的影响,以皮下注射肝癌细胞Huh7的BALB/c裸鼠为研究对象,构建肿瘤模型,比较间歇性禁食对肝癌形成及生长、肝脏生理功能及血脂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皮下注射Huh7细胞引起的肝癌病变,与对照组相比较,间歇性禁食组小鼠的成瘤率低,且在相同时间段内,间歇性禁食组小鼠形成的肿瘤体积较小;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间歇性禁食组小鼠的肝损伤程度较低。间歇性禁食对肝癌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抑制或减缓肿瘤恶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增殖性溶瘤腺病毒ZD55-IL-24是靶向p53缺失且携带肿瘤特异性的白细胞介素-24基因(IL-24);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是一种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常用化疗药物之一.研究联合应用ZD55-IL-24和MMC与单独使用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ZD55-IL-24比携带对照基因EGFP的腺病毒ZD55-EGFP对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效果,而联合使用ZD55-IL-24与MMC比单独使用对肝癌细胞具更好的治疗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仅来源于化疗药物MMC.此外,Hoechst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ZD55-IL-24与MMC联合处理诱导活化了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以上结果显示肿瘤的传统疗法与新兴生物疗法相结合取得了更佳效果,本研究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溶瘤腺病毒SG511携带由热激蛋白70(hsp70)启动子调控IL-24构成的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11-pHSP70-IL24对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果.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MOI值感染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3B细胞3 d后IL-24的表达;MTT法检测SG511、Ad11-IL24以及SG511-pHSP70-IL24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3B以及人正常成纤维细胞株MRC-5及BJ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结晶紫实验检测进一步证明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情况.ELISA检测到SG511-pHSP70-IL24感染SMMC-7721和Hep3B细胞后,IL-24有明显表达;MTT实验结果表明SG511-pHSP70-IL24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比SG511和Ad-IL24更强.同时结晶紫实验也证明了SG511-pHSP70-IL24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比SG511和Ad-IL24更强.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11-pHSP70-IL24相比腺病毒Ad11-IL24以及SG511,对肝癌细胞有较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并鉴定携带人oct4、klf4、sox2、nanog4个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重组出能同时表达这4种转录因子的腺病毒,为进一步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提供新方法。使用口蹄疫病毒2A序列将人的oct4、klf4、sox2、nanog4个基因顺序连接,定向克隆至腺病毒载体pDC328上,并在nanog下游插入红色荧光蛋白dsRed2作为报告基因。利用酶切及PCR方法鉴定病毒载体的正确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HEK 293细胞24 h后红色荧光的表达,检测病毒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4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酶切后DNA电泳鉴定证实载体构建成功,重组后病毒PCR显示病毒携带oct4、klf4、sox2、nanog基因;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红色荧光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到细胞内4种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成功构建的腺病毒载体,能够介导以上4种转录因子在细胞内的同时表达,为进一步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AFP和CEA基因启:功子的转录活性与肿瘤特异性,本实验利用PCR技术扩增AFP和CEA基因上游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构建pGL3-AFP和pGL3-CEA荧光报告质粒。将构建的pGL3-AFP和pGL3-CEA质粒分别与pRL-TK共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肝癌细胞株Huh-7、肺癌细胞株A549、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肝正常细胞株QSG7701、人肺正常细胞株Beas-2b,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这两种质粒在不同细胞里的荧光活性表达。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AFP和pGL3-CE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证明AFP和CEA均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这些结果表明AFP和CEA均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AFP和CEA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和探讨靶向基因-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AFP和CEA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与肿瘤特异性,本实验利用PCR技术扩增AFP和CEA基因上游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构建pGL3-AFP和pGL3-CEA荧光报告质粒。将构建的pGL3-AFP和pGL3-CEA质粒分别与pRL-TK共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肝癌细胞株Huh-7、肺癌细胞株A549、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肝正常细胞株QSG-7701、人肺正常细胞株Beas-2b,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这两种质粒在不同细胞里的荧光活性表达。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AFP和pGL3-CE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证明AFP和CEA均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这些结果表明AFP和CEA均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AFP和CEA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和探讨靶向基因-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策略,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了携带Kallistatin(KAL)的重组溶瘤腺病毒ZD55-KAL,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PCR方法鉴定病毒构建正确;MTT法检测病毒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和对正常细胞的安全性;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显示:经目的病毒ZD55-KAL感染后肝癌细胞出现明显的病变和生长抑制,而正常细胞未出现病变现象,表明目的病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此外ZD55-KAL感染肝癌细胞后引起凋亡,所携带的治疗基因KAL能通过促进肿瘤的凋亡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p53是研究较为广泛的抑癌基因,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为增强p53的抗瘤活性,将穿膜肽11R与p53的融合蛋白基因插入增殖型腺病毒载体中,在293细胞中经同源重组筛选获得重组溶瘤病毒SG7605-11R-p53;利用Western blot检测11R-p53的表达情况,TCID50方法测定病毒滴度;应用细胞活力检测实验(MTT)比较病毒杀伤肿瘤及正常细胞的效果.结果显示:SG7605-11R-p53所携带的11R-p53基因在所选细胞株中都能正确表达,与SG7605-p53、AD5-p53相比具有更好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显示了较强的抗肿瘤效应.说明SG7605-11R-p53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肿瘤的新型基因-病毒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在肿瘤基因治疗中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转染细胞效率低的问题,高效、低毒的转染试剂为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正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n-Dodecyl-β-D-Maltoside,DDM)、DC-Chol、SDS联合腺病毒e GFP-Ad转染肝癌细胞Hep G2、食管癌细胞EC109及人正常肝细胞L-02与食管正常细胞Het-1A,48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并计阳性细胞率,评价联合转染试剂处理提高e GFP-Ad转染肿瘤细胞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DDM(3μg/m L)、DC-Chol(1 000μg/m L)、SDS(0.5μg/m L)联合e GFP-Ad转染肿瘤细胞Hep G2和EC109的效率分别可达85%和78%、80%和76%、45%和41%,与单独e GFP-Ad相比,转染效率分别提高16倍和14.6倍、15倍和14.2倍、8倍和7.2倍;且与正常细胞相比,DDM能显著提高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二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作为非脂质体类试剂,DDM能显著提高腺病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为进一步提高腺病毒介导的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有效方法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含PD-1抗体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35-anti-PD-1,表达的PD-1抗体以探究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抗肿瘤功能的影响。用ELISA实验检测Ad35-anti-PD-1在293细胞中PD-1抗体的表达量;利用Protein G亲和层析法纯化PD-1抗体;通过体外杀伤实验研究PD-1抗体阻断PD-1信号通路的CTL杀伤肝癌细胞能力的变化。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35-anti-PD-1,滴度为1×1010 pfu/mL;ELISA实验检测在72h时293细胞上清中PD-1抗体的表达量约在600ng/mL;Westernblotting实验证明PD-1抗体包含正确的重链(50kD)和轻链(25kD);ELISA实验检测从100mL细胞上清中得到1mL浓度在40μg/mL的PD-1抗体;体外杀伤实验证明CTL在添加PD-1抗体的环境中杀伤肝癌细胞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利用携带Mn-SOD的溶瘤腺病毒Ad-E1A-△E1B55Kd-Mn-SOD(ZD55-Mn-SOD)联合小分子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醇(Tnptolide,TPL)对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U266生长的体外抑制效应,希望找到解决化疗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所出现的疗效低及毒副作用大的方法.采用CCK-8比色分析方法表明100 MOI ZD55-Mn-SOD与TPL(2 ng/mL、4 ng/mL)联合处理后,RPMI 8226及U266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单用ZD55-Mn-SOD或TPL(P<0.05);用结晶紫染色法定性分析了ZD55-Mn-SOD联合TPL对两种骨髓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后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也显示联合应用ZD65-Mn-SOD与TPL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现象比二者单独使用均要显著.本研究初步证实ZD55-Mn-SOD与TPL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地在体外抑制骨髓瘤细胞RPMI 8226和U 266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