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6、7月,分别对官厅水库样点进行了浮游植物样品和有机分析样品采集,以形态分类方法对浮游植物显微镜检分析,以液相色谱法对微囊藻毒素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18属,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9属,浮游植物总藻细胞密度为508.09万个/L,蓝藻门和绿藻门占总藻细胞密度的96.71%,为水库浮游植物的优势门类;平裂藻属、卵囊藻属和栅藻属藻细胞密度为37.2万个/L,占浮游植物藻细胞密度的82.98%,为官厅水库浮游植物的优势属.官厅水库7月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为12.67μg/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75,Margalef指数为1.1,Simposon多样性指数为2.95,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简单,富营养化程度较高.6月微囊藻毒素LR和囊藻毒素RR浓度分别为29.27、4.04 ppt,浓度值均较低.官厅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在1956年为硅藻门种类逐渐演变成蓝藻门种类,藻细胞密度从1956-2007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7月藻细胞密度较近年来年平均藻细胞密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王快水库浮游植物调查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8月和9月王快水库坝前浮游植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王快水库浮游植物有6门,25种,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和硅藻门,分别鉴定出9种和7种;9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99.57万个/L,硅藻门和蓝藻门共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86.66%,优势种类为小环藻和粗壮细鞘丝藻,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61.69%;叶绿素a含量为3.88μg/L,浓度较低,营养状态为贫-中营养,水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同沙水库水生态状况,于2021年8月在同沙水库开展了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和水质状况的调查。依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浮游植物密度对水质和水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8种,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47.9%,蓝藻门次之(27.1%),优势种以蓝藻门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点形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微囊藻(Microcystis)为主,蓝藻门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均高于绿藻门。夏季同沙水库各采样点水质类型均为清洁—寡污染型,水体营养状态为富营养型,pH和NH+4-N是影响同沙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于 2014—2015 年对丹江 口水库进行为期 1 年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浮游植物共 8 门 76 属 101 种,其中,绿藻门、蓝藻门及硅藻门占总种数 90.10%,绿藻门种类数最多(45 种),其次是蓝藻门(26 种)和硅藻门(20 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有所 不同:夏秋季节生物量明显高于冬春季节;优势种在冬季以颗粒直链藻、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铜绿微囊藻和小 环藻为主,春季以球衣藻、薄甲藻属及小环藻为主,夏季以简单颤藻、单胞衣藻原变种和球衣藻为主,秋季以类颤 藻鱼腥藻、简单颤藻、球衣藻和小环藻为主。应用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Pielou 均匀度指数 J′、Margalef 丰富度指数 Dm评价水质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夏秋季水体营养化程度更高。典型对应分析表明:水温、透明度、 总氮、总磷等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夏秋季受温度影响蓝藻、绿藻数量逐渐增多,一定程度 上增加了受水区生态变化风险。本研究可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变化及生物迁移风险提供 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2010年5—11月,对白洋淀藻类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白洋淀藻类有7门35属,其中绿藻门(20属)种类较多,其次为硅藻门(6属)和蓝藻门(4属);泥李庄样点藻类物种最丰富,共鉴定出6门32属;蓝藻和隐藻为白洋淀夏季藻类主要优势种类;叶绿素a浓度在6、9月较高,藻细胞密度高峰出现在6、7月。  相似文献   

6.
崂山水库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及水体营养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崂山水库水质状况,2008年对崂山水库水体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细胞密度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为: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5属62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绿藻和硅藻,分别占总种数的48.39%和27.42%。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3月份硅藻种类最多,7月、8月和10月绿藻种类最多。库区优势种为鱼腥藻(Anabaena Bory.)、实球藻(Pandorina morum Bory.)、隐藻(Crytomonas Ehr.)、小环藻(CyclotellaKtz.)。水库浮游植物的四季平均细胞密度为12.8×105个/L,8月份最高,达到40.5×105个/L。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年均值为7.05 mg/m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0.6。总体来看,水库水体已经呈现中营养向轻度富营养化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涡河中下游水质状况,基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涡河中下游4次监测的浮游植物和水质数据,利用物种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对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涡河中下游的浮游植物主要表现出种类分布不均匀、不同河段差异性大等特点;涡河中下游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89属种,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随季节变化较大,4次采样共发现16个优势物种,4个季节中绿藻门的优势种类均为最多;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等级显示涡河中下游整体污染程度呈转好趋势;冗余度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总体变异的解释度为60.02%;温度、电导率和总磷是影响涡河中下游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于2011年9月对尼尔基水库浮游植物进行的初步调查,主要以形态学进行了种类鉴定和细胞密度计数。结果表明尼尔基水库浮游植物有5门21种(变种),种类最多的为硅藻门,共鉴定出17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6.62×105个/L,其中硅藻门细胞密度为4.31×105个/L(65.16%),优势种类为圆柱形鼓藻、中型脆杆藻、尖针杆藻、两头舟形藻、针状蓝纤维藻。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分别为3.58和1.49。以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种群结构特征评价,尼尔基水库营养类型为寡营养型水库。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新乡定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于2017年7月、2017年10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对定国湖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定国湖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67属109种,其中绿藻门和蓝藻门最多,硅藻门次之;浮游植物丰度、相对丰度以及优势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秋季浮游植物丰度最高,以蓝藻门的大型集胞藻为绝...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阳宗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状况,2009、2010年对阳宗海进行了全年调查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70属,群落组成以绿藻、蓝藻、硅藻为主;以蓝藻门的微囊藻、拟鱼腥藻、尖头藻、束丝藻4属藻类交替出现成为优势种群.两年的藻细胞密度变化幅度为192.47~9 528.35万个/L,2009、2010年平均密度分别为1 498.55、5007.64万个/L,藻细胞密度有上升趋势.每年的夏季、秋初气温较高,易形成2个藻类高峰.应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法、优势种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阳宗海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营养状态指数值有缓慢增加的趋势,中营养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景洪水电站建站后坝内水体浮游植物及营养化状况,2009~2012年对景洪电站库内水体的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细胞密度进行了监测,共检测出浮游植物8门31属。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全年以绿藻、硅藻种类最多,浮游植物的优势种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盘星藻和硅藻门的脆杆藻;库区水体各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20~50间,显示库区水体营养化程度长期维持中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温榆河2017—2018年夏秋两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进行采样研究,包括其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旨在了解温榆河水体健康状态和有效生态治理,为最终改善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温榆河共发现浮游植物104种,其中绿藻门种数52种,蓝藻门20种,硅藻门19种,黄藻门5种,隐藻门3...  相似文献   

13.
清澜港红树林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清热带地区红树林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其关键水质影响因子,分别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和8月在海南清澜港红树林进行样品采集,进行藻类鉴定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浮游植物7门,74属(种)。蓝藻门13属(种),硅藻门35属(种),绿藻门13属(种),隐藻门4属(种),裸藻门3属(种),甲藻门3属(种),金藻门3属(种)。八门湾优势种为硅藻门角毛藻(Chaetoceros)和硅藻门小环藻(Cyclotella sp.);红树林潮间带优势种为蓝藻门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和甲藻门多甲藻(Peridinium);养殖水优势种为蓝藻门微囊藻(Microcystis)和隐藻门蓝隐藻(Chroomonas placiodea)。养殖水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其次是八门湾和潮间带。除2016年3月份外,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由大到小顺序为:潮间带,八门湾,养殖水。2015年11月时氮为藻类生长限制因素,而2016年3月和8月时磷为大部水体限制因素。藻类与氮磷营养盐及金属离子密切相关,季节变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长江干流宜昌断面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水文要素等环境因子的关系,2015年对长江干流宜昌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月度监测。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1属,其中蓝藻门7属,隐藻门1属、甲藻门2属,金藻门、黄藻门各1属,硅藻门14属,裸藻门2属,绿藻门13属。春季优势种为绿藻,夏季为蓝藻和硅藻,秋季为硅藻,冬季为绿藻和硅藻。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显示宜昌断面主要为中污染和轻污染状态,该结果与水体综合营养状态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可知,在三峡水库调度影响下,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成为影响现阶段宜昌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长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水体环境特殊,关于源区间浮游植物特征差异及环境作用因子尚不清晰。对比了2012—2016年长江三源浮游植物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典范对应分析(CCA)揭示了浮游植物特征与13种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隐藻门仅在南源当曲被发现,长江南源样点的浮游植物平均种类数最多,为18种,长江北源最少,为9种;北源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最大,为37.70×104 ind/L,南源平均密度最小,为28.90×104 ind/L;长江南源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达到3.04,北源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84;长江源区总体上浮游植物密度较低,水体处于贫营养状态。各源环境因子PCA结果显示:第一轴主要成分(71.23%)可解释为总氮、电导率,主要代表了河流营养物特征;第二轴主要成分(28.77%)可解释为海拔、床沙中值粒径、水温、含沙量和化学需氧量,主要代表河流生境状况。物种和主要环境因子CCA结果表明蓝藻门种类数与总氮、隐藻门种类数与海拔和床沙中值粒径,绿藻门种类数与海拔、化学需氧量和床沙中值粒径均呈明显的正响应关系,隐藻门和绿藻门种类数和含沙量、水温呈明显的负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琦玥  刘振楠 《吉林水利》2021,(4):10-12,27
为了解红升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于2019年5月—10月对红升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藻细胞密度、优势种及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红升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55种,隶属于7门9纲15目26科44属.浮游植物密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密度变化范围为507.9×104-1377.2×104ind·L-1.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于2020年春、秋两季(5月和10月),在松花江哈尔滨段设置了6个采样点,对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对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共计浮游植物6门90种属。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最多,为35种属,占38.89%;硅藻门的种类次之,为29种属,占32.22%;蓝藻门为12种属,裸藻门7种属,隐藻门4种属,共占25.56%;甲藻门为3种属,共占3.33%。从种类组成来看,主要以硅藻门的小环藻、短小舟形藻、微绿舟形藻、克洛脆杆藻、肘状针杆藻、尖针杆藻、帽状菱形藻、颗粒直链藻和隐藻门的蓝隐藻为优势种。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pH值,其次电导率、总磷和总氮也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夏季,长江科学院组织了江源科学考察团,对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区的水体浮游植物进行了系统的采样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种,其中硅藻门17种,占种类数的54.83%,其次是绿藻门,共检测出7种,占种类数的24.14%;蓝藻门3种,隐藻门1种,甲藻门1种。各个采样位点的浮游植物密度均相对较低(密度范围为(9.14~13.60)×104 个/L)。本次调查的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区水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密度没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与201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江源科学考察结果相接近。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江源地区水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良好,继续深入开展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对于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初步掌握黄河源区藻类的概况,于2016年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河源源区重点湖泊河段开展了浮游植物系统调查研究。调查记录浮游植物7门52种,以硅藻门(21种)和绿藻门(18种)为主,优势种多属硅藻门中的贫营养或中营养型种类。调查发现浮游植物密度整体较低,介于6.90×10~4~1.17×10~6 cells/L之间,夏季明显高于秋季,湖泊明显高于河流。通过对浮游植物的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分析认为,黄河源区水质介于极贫营养水平到贫中营养水平之间,水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良好。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源区水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海河蓝藻暴发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河蓝藻暴发,对其环境状况及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藻类暴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海河浮游植物共发现5门42种,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种类较多,是构成海河浮游植物种类的主要组成类群;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1.89×108个/L,而蓝藻门细胞密度为1.72×108个/L,是海河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海河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大,多样性状况较差,水体污染类型为中污染。海河藻类暴发的原因为:夏季高温及光照强烈,雨水冲刷污染物注入,水草植物体腐烂,海河底质高营养盐浓度释放影响,入河水量少且流动性差,人为因素对海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