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LTE与WLAN热点的大规模建设部署,为了综合利用WLAN与3GPP移动网络各自的优势,3GPPR9定义了3GPP与WLAN网络融合架构体系,并在3GPP与WLAN网间选择中引入ANDSF(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Support Functions,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单元)网络选择机制。本文在研究3GPP-WLAN融合参考体系架构与现有ANDSF网络选择机制基础上,针对ANDSF网络选择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用户业务感知与ANDSF相结合的网络选择增强方案,为融合架构中3GPP与WLAN网络切换提供了基础,有效提高用户体验与网络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1):12-17
802.11DCF MAC机制为单速率网络节点提供相同的信道接入机会,保证节点公平地使用信道。在多速率网络中依然沿用该接入机制,会导致低速率的节点长期占用信道,高速传输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得多速率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吞吐量都等于低速率节点的吞吐量,这就是著名的多速率网络性能异常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建模,提出CCDa P(Change the CWmin according to Data rate and Packet-size)MAC优化机制以改善多速率网络中的节点的吞吐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接入机制不仅可以保证节点公平性,还能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特别地,在数据包长度不等的多速率WLAN中,该机制能够保证网络节点吞吐量的比例公平。 相似文献
3.
4.
5.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QoS机制虽然可以很好地满足时限业务的QoS要求,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QoS满足用户的要求,本文基于数据分组(数据包)对WLAN QoS机制加以改进并在NS的环境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6.
7.
在共享媒体的通信系统中,队列调度的公平性是很重要的。该文在研究了IEEE WLAN已有的各种队列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式公平队列调度算法 (Predict Fair Queuing, PFQ),并结合IEEE 802.11e的EDCF(Enhanced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机制提出一种基于PFQ的新的MAC层协议P-EDCF(PFQ-based EDCF)。该协议通过引进PFQ算法来修改EDCF的优先级控制方式,提供一种公平、高效的接入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很好地改善了EDCF的性能,为各种类型业务提供了公平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与无线局域网(WLAN)在覆盖区域和带宽上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3G网络支持跨广域网络的移动性,但是数据吞吐速度明显低于WLAN。WLAN提供了高带宽,但却限制在有限的覆盖区域内。如果将这两种网络融合起来实现无缝漫游,则无线业务传输服务的性能和灵活性就会得到极大提高。文章阐述了将这两种网络融合时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紧凑”融合模式和“松散”融合模式两种融合方案,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WLAN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WLAN技术指的是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利用从而构建计算机局域网络的一种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由于它不受电缆铺设的限止,是一种十分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无线局域网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相比,具有可实现移动办公、具有较好的保密性、抗干扰性好、架设与维护容易等多种优势.因此,近年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WLAN技术在企业应用的优势以及组网模式和网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支持IEEE 802.11u标准的移动终端在无线局域网提供的网络服务覆盖范围内可自动接入无线局域网。针对IEEE 802.11u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感知的PSM(S-PSM)方案。采用IEEE 802.11u标准中定义的公共广播服务(GAS)来广播传输序列信息,所有终端根据该序列信息相应地控制自身的工作状态。为了降低竞争信道的碰撞概率,引入了响应竞争窗口。当接入点(AP)中没有数据分组时,AP 广播GAS帧并激活空闲计时器。所有终端进入睡眠状态直到空闲计时器到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SM相比,该方案能显著降低功耗,提升终端能效。 相似文献
11.
IEEE802.11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中应用最广的标准。其中IEEE802.11a工作在5.8GHz频段,除了不受向下兼容性的限制外,同频段系统之间的干扰也很小,因而比较适合高密度、高容量的网络。IEEE802.11a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理论最高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但在实际应用中,其传输净数据率均远低于此。为了评估其数据业务支持能力,指导网络容量规划,文章主要从MAC层协议性能方面对IEEE802.11a WLAN网络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其实际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研究了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协议,然后对多跳路由协议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研究了WWAN与WLAN的特点,对二者进行融合,建立仿真模型,分析比较模型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WWAN与WLAN融合有效提高业务移动性和覆盖面。 相似文献
13.
Elena Lopez‐Aguilera Jordi Casademont Eduard Garcia Villega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2011,11(10):1376-1391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first IEEE 802.11 standard for WLANs, several papers have been presented that evaluate the IEEE 802.11 DCF access method. In realistic WLAN environments frame errors usually occur due to non‐ideal channel conditions; in this way, papers including adverse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in the evaluation have been published later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existent analytical models that include the influence of transmission errors in IEEE 802.11 DCF performance. We modify current models and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analysis, thus allowing the evaluation in single rate and multi‐rate scenarios with stations subject to different link error conditions. Moreover, this paper exposes the unfairness problem that arises in IEEE 802.11 DCF networks with stations subject to different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through analy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tations are not able to distinguish collisions from failed transmissions due to link errors; both result in a missing ACK and, consequently,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s apply the exponential backoff algorithm. This fact leads to a lower performance for stations in worse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15.
16.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发展历程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东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2,(6):54-59
本详细介绍了IEEE802.11标准组成,标准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冀文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25(8):35-38
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被提出以增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能.本文介绍了IEEE 802.11i和WAPI两个无线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的实现机理和具体流程,重点分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WAPI的技术特征和应用状况,并将其与IEEE 802.11i技术标准做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8.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标准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局域网是当前全球最普及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拥有巨大的用户群和市场规模。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与标准发展趋势对该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对无线局域网主流技术标准进行全面分析,归纳无线局域网技术与标准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