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移动搜索已成为最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智能终端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为改进用户的搜索体验提供了可能。通过分析移动用户的个性化搜索需求,提出了个性化移动搜索代理模型,结合移动智能终端的能力和商业搜索引擎,提供了符合用户个性化搜索习惯和多样化内容需求的移动搜索服务。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是宽带互联网的补充和发展方向,是今后用户上网的主要方式之一。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发展战略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探讨了移动互联网个性化服务中的战略联盟问题。从战略联盟的概念和发展入手,分析了战略联盟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战略联盟对移动个性化服务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的信息价值挖掘流程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在个性化内容推荐、精准业务营销、定向广告投放和业务能力开放等4个方面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移动搜索业务成为互联网搜索技术的延伸.依托移动网络既有的特性。发挥出传统互联网搜索不具备的优势,为用户能够提供随时随地随身性的服务,使手机终端成为用户随身的大百科全书、黄页和图书馆.让用户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信息,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趋势注定了移动搜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移动搜索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移动增值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搜索、垂直搜索及智能化搜索,为企业提供互动广告发布模式将成为移动搜索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移动搜索业务成为互联网搜索技术的延伸,依托移动网络既有的特性.发挥出传统互联网搜索不具备的优势,为用户能够提供随时随地随身性的服务,使手机终端成为用户随身的大百科全书.黄页和图书馆.让用户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信息,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趋势注定了移动搜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移动搜索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移动增值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搜索.垂直搜索及智能化搜索,为企业提供互动广告发布模式将成为移动搜索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广为普及、全球B2B服务提供商激烈竞争的今天,中国可以从互联网中大获裨益。不过对于广大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来说,中国显然还需要部署一个移动互联网,提供具有移动性、个性化和时效性的服务及应用。除此之外,提供基于用户所在位置的服务如SOS遇险警报,以及需要更高安全性的服务也是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大好机遇。同时,移动运营商还需要加大对个性化门户网站的投资力度,使其可不断扩展,为上亿用户提供高效服务。从爱立信的角度而言,我们发现开放式的业务网络结构既可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也可在不同的阶段应用于GSM/GPRS…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规模增长、应用和内容极大丰富、用户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在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的同时,提升网络运营价值,是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3G用户行为精细化分析,实施EV-DO用户级QoS流量优化,根据用户价值级别和业务属性合理调度网络资源,提升3G用户感知和流量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互联网和全渠道营销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家居行业把装修后市场视为下一个营销重点,因此线上服务信息与线下服务实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章针对欧普照明通过移动互联网为消费者创设更为人性化、便捷化并具有极致用户体验的上门换灯服务的需求,设计了基于LBS和O2O模式的换灯服务平台。其充分利用消费者所在地理位置、上下文情境、行为方式及用户数据,动态分配服务顾问,完成从服务需求、分配顾问、上门服务、支付和评价的闭环流程,对传统的上门换灯服务的应用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孟瑾  朱义 《通信世界》2010,(39):18-18
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控制力、为用户提供可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贴心"入口,是中国移动赢得市场的关键。3G时代和三网融合来临后,电信运营商向移动互联网公司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新型移动互联网服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运营商主导型服务,  相似文献   

10.
孙丰娟 《无线互联科技》2013,(8):100-100,168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移动终端传统营销模式弊端百出,日益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新营销模式通过设计客户需求总体方案,结合TD-SCDMA技术实现对移动终端进行深度定制,最后通过用户体验反馈进行产品试用,以达到用户需求与产品服务匹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NGN(下一代网络)采用集中控制的统一的承载网提供综合业务,解决了QoS(服务质量)、安全性和可管理问题,但这种集中管理模式部分削弱和丧失了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性能,不能有效地支持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应用和机-机业务.此外,NGN按服务质量和使用量收费的业务模型,不适应目前消费类宽带业务的发展,以宽带接入包月为代表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强烈冲击传统电信业务模式,动摇了NGN业务模型的基础.NGN需要并行发展具有分布管理能力的下一代互联网,利用互联网作为基层承载网,在其上应用层建立重叠网支持P2P应用和提供分布式管理,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固定和移动宽带互联网业务,支持机-机的各种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无所不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Designing viable business models for context-aware mobile servi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hnologies of 3G and beyond open up new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and commercialize context-aware services that utilize information like user location and social context. Although initial expectations were high, the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context-aware services have thus far been limited. Existing literature points to failing business models to explain part of the disappointing uptake. However, most authors focus on the factors that explain failing business models rather than providing practical design issues to improve business model viability. This paper fills this gap by specifying generic mobile business model design issues for the domain of context-aware services. As such, we provide a well-grounded, holistic overview of design issues that are the most critical in developing viable business models for context-aware service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eighteen esteemed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cs in the mobile services domain, at CEO and Professor level. Our findings indicate key challenges in the service domain (i.e. defining value adding elements, specifying target groups and generating trust of consumers in the service), the technology domain (i.e. integrating emerging technology platforms and safeguarding privacy and security), the organizational domain (i.e. division of existing and new roles in complex value networks, openness of the value network towards new service providers and governing the activities in the value network) and the financial domain (i.e. pricing; dividing costs and revenues and combining multiple revenue models). Our research has scientific implications, because it applies generic mobile business model theory to the context-aware services domain. In addition, we provide practical clues to practitioners with regard to the design issues on which they should focus while developing more viable context-aware business models.  相似文献   

13.
研究移动网络的适变业务流程的建模和模型分析对于部署和执行Web服务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定义业务流程的相似性及数据类型的相容性,为可适变应用提供了候选集合,使得业务流程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进行适变。为了有效地对适变业务流程实例进行分析,该文提出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的适变业务流程建模方法,采用随机模型检测技术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和预测。针对具体实例,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对视频传输应用进行建模和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为适变业务流程的建模和分析验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Web服务事务处理技术必须提供协调短时操作和长时间的活动能力。文章在分析Web服务事务处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Web服务事务处理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自动产生和执行补偿事务,来满足Web环境中对长事务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M2M市场在未来几年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移动转售业务牌照的发放,M2M将成为虚拟运营商可以切入的具备潜力的市场领域之一。探讨M2M虚拟运营的商业模式,分析国际开展M2M虚拟运营的案例,并给出国内开展M2M虚拟运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形势下,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不断推出各种移动新业务层.而BOSS作为移动业务的业务支撑系统,其支撑能力也必须随之快速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地保证系统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稳定运行,成为当前移动系统支撑技术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着眼于测试保障环节,通过改进自动化测试模型,使之达到高可用、易管理、松耦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三网融合的加速推进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网络基础逐渐成熟,研究能同时拉动三网发展的纽带型业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的移动家庭影视系统,可使物理位置相对固定的家庭影视应用移动起来,达到家庭影视随身带的高级用户体验.通过阐述系统架构、功能、流程以及相关的商业模式,为家庭影视和移动影视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电信大用户是电信业务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邮电企业来说,其管理和服务工作也是一个新鲜事。济宁局从设置重点客房服务机构入手,明确岗位和职责,通过多种方式,不仅全方面地铸好了对曜大用户的服务工作,而且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相似文献   

20.
赵明君  李明 《电子测试》2017,(22):93-94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成就,电力通信业务突破了传统程控语音通信等单一的业务模式,逐渐朝着网络融合方向发展.传统的程控交换技术仅能够提供语音通话服务,难以满足多样化综合业务需求,因此,必须探索新的能够实现对电话交换网管理的新型通信技术.此次研究将宽带IP技术作为基础,结合最新通信技术软交换系统,在信令控制及媒体处理技术支持下,构建了电力程控交换中心软交换组网系统平台,为企业生产及通信业务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