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钨酸钠溶液中硫代钼酸根离子生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今所研究的钨钼萃取分离方法中,有一种是借硫代钼酸根离子与钨酸根离子在弱碱性介质中的可萃性的差异,硫代钼酸根子离优先萃入有机相,得以与钨分离。钨酸钠溶液中MoO_4~(2-)离子向硫代钼酸根离子转化的彻底性是该方法除钼的前提条件,研究硫代钼酸根离子生成的工艺参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N263萃取分离钼钨的硫代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菁华 《稀有金属》1989,13(4):296-300
本文研究了钼(钨)酸钠加硫化剂形成硫代钼(钨)酸盐的条件。萃取分离钼钨时 N263中添加少量羧酸,以加强硫代钼酸根优先进入有机相,提高分离因数。将 MoS_4~(2-)氧化为 MoO_4~(2-),再用氨水或碱液反萃。所得钨中 Mo<5×10~(-4)%。  相似文献   

3.
目前钨冶炼的主流除钼工艺是选择性沉淀法。基于钼亲硫钨亲氧的特点,硫离子优先与钼酸根反应生成硫代钼酸根,然后与铜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沉淀,从而实现选择性除钼。针对这种除钼渣,基于现有的热力学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5℃的lgc-pH图。分析表明,钼的选择性沉淀渣在pH10.5时才能生成, pH降低除钼效果会更好。相应的,除钼渣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可有效浸出,随pH升高,钼所结合的硫逐渐被氧取代,形态逐渐由四硫代钼酸根向钼酸根转变:MoS■, MoOS■, MoO_2S■, MoO_3S~(2-), MoO■。而硫主要以硫离子的形态存在于溶液中。若体系中存在化学计量的铜离子,则pH9时钼即全部以MoO■的形态进入溶液,铜以硫化物形态进入渣中。铜离子参与浸出的过程为钼的硫化过程的逆过程,称之为反硫化。反硫化浸出使除钼渣中的硫整体转变成为硫化铜渣而把硫固定下来;钼以及少量的钨成为含氧酸根离子进入溶液,有利于进一步回收。  相似文献   

4.
钨酸钠溶液中的钨钼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硫酸铜沉淀法除去粗钨酸钠溶液中钼的方法。试验在一定的条件下,使钼酸钠优先与硫化钠反应形成硫代钼酸盐,钨化合物仍以钨酸盐形式保留的溶液中。硫化后的粗钨酸钠溶液加入硫酸钠,硫代钼酸根与之结合生成难溶化合物沉淀,实现钨钼的分离。该方法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操作条件易于掌握控制,污染小。  相似文献   

5.
获得了用Alamine336和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钼和钨,以及用DEHPA从钼钨硫酸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钼和钨的平衡数据(25℃)。萃取剂(10%体积)用煤油稀释,用2-乙基已醇(2%体积)作改良剂。报道了初始钼浓度(1—10g/L)和初始钨浓度(5—10g/L)随初始pH、有机相/水相体积比和钨/钼比变化的萃取数据。Alamine336对钼(pH°1—2)和钨(pH°3)的萃取效率都很高,而DEHPA在pH°3时可选择性萃取钼。在pH°3和有机相/水相体积比为1/2时,从钨钼溶液中萃取钼的选择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新型硫化剂制备硫代钼酸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硫化剂RS代替Na2S和NaHS,从钨酸盐溶液中制取硫代钼酸盐。较系统地研究了硫化过程的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料液起始碱度8 ~16 g/L,游离S2 - 离子浓度4 g/L,硫化pH 值< 9时,钼的萃取率可达95 % 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钼和钨在水溶液中以多种离子形式存在,在较广的pH范围内,钼和钨均以单核及多核阴离子形式溶解,更确切地说在pH3—6范围内钼和钨形成复合多核阴离子。这就是在此pH范围内钼和钨难以分离的原因。然而,在强酸性水溶液中,钼主要是以MoO_2~(2+)、钨主要以H_3W_6O_(21)~(3-)的形式存在,因此,可用阳离子交换型的萃取剂来萃取分离钼和钨。 Esnault曾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D2EHPA)研究了分离钼和钨的方法。但当钨浓度高时,钼的萃取率下降,因此,只能在钨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用D2EHPA分离钼和钨。通常人们认为只有用比D2EHPA萃取能力更强的萃取剂时,才能从含钨浓度高的溶液萃取分离钼。  相似文献   

8.
已获得了25℃时用 Alamine336和 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钼与钨以及用 DEHPA 从硫酸溶液中提取钼-钨溶液的平衡数据。将萃取剂(10%体积)溶于煤油中,并用乙基己醇(2%体积)作调节剂。报道了钼的初始浓度在1~10克/升之间和钨在5~10克/升之间,萃取数据与初始 pH(下表为 pH°)、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和钨钼比的函数关系。Alamine336能萃取钼(pH°1~2)和钨(pH°3),产率较高,而 DEHPA 只能选择性萃取钼(pH°3)。在 pH°3和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2时,达到钨存在下萃钼的最好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从被钼污染的碱性钨溶液中回收钼和钨的方法已进行了实验室规模试验。这个方法包括溶液酸化到 PH3~3.5。由含有乙基—2—己醇—1的惰性烃所稀释的有机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同溶液接触.于是钼优先被萃取.特别是当钨浓度低时尤为如此.然后用氨水溶液反萃钼。无钼的母液与溶解在有机稀释剂中的胺接触.能够生成钨酸盐胺络合物.然后用氨水溶液反萃钨.  相似文献   

10.
以双氧水为络合剂,采用混合萃取剂进行了高钼钨酸铵工业料液络合萃取分离钨钼的初步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振荡平衡时间、双氧水用量、水相平衡pH值、温度等因素对钨钼萃取分离的影响,绘制了钼的萃取等温线并探索了反萃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具有良好的萃钼能力和钨钼分离性能,混合萃取剂浓度为45%的有机相对钼的饱和萃取容量达9.2 g/L,单级萃取钼钨分离系数可达50以上,NaOH溶液能有效反萃负载有机相。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真空挥发的方式将钼硫化后液中的游离负二价硫脱除.考察了铵硫比、挥发时间、温度、钨钼浓度等因素对硫挥发以及后续季铵盐萃取除钼的影响.结果表明,挥发温度和铵硫比是影响硫挥发率的重要因素.在真空度-80 kPa、挥发温度60 ℃、铵硫物质的量比大于3,可获得较优的硫挥发率;真空挥发过程中,铵分解产生的氢离子可促进钼的硫化反应,有利于钨钼分离.含钼溶液充分硫化反应后,采用真空挥发的操作,既可回收部分硫,还可在后续季铵盐萃取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除钼效果;当溶液中铵浓度过高,真空挥发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则会使部分钨结晶析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高纯钼必须提高原始三氧化钼的纯度。这就产生了净化除钨这一极其困难的问题。用磷酸三丁酯溶液从6N HC1中依靠总离子效应萃取含钨~10~(1-)%的钼的研究是大家所熟悉的。用磷酸三丁酯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钨与钼的其它一些资料是互相矛盾的。本文的目的是在于寻求用磷酸三丁酯萃取时除掉钼中的杂质钨以及用吸附法从所得三氧化物中净化除萃取剂杂质的最佳条件。用含钼200—280克/升及含钨~1毫克/毫升的盐酸溶液进行了研究。高浓度钼是  相似文献   

13.
从稀土氯化物水溶液中除去氯化铅的步骤是:(a)含稀土和铅的氯化物水溶液同至少含2mol/L氯化物离子且 pH=2~4的萃取剂磷硫单酯进行液/液萃取;(b)从有机相中回收稀土。在萃取剂(Ⅰ)中,R_1,R_2最好为4~20个碳原  相似文献   

14.
<正> 西班牙的科卡等人对广泛应用于钨、钼分离的萃取剂Alamine336及DEHPA在硫酸溶液中萃取钨、钼进行了研究。萃取剂以10%(体积)溶于煤油中,并加入2%(体积)的2-乙基已醇作调节剂。萃钼用Alamine336萃钼试验中,水相起始pH=1~5,有机相/水相(O/A)=1/4~4,水相起始钼浓度1~10g/1 Mo,萃取温度25℃。试验表明萃取钼的回收系数主要受水相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原理萃取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与水相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从水相(溶液)中选择性地提取某成分的过程。其实质是溶质在两种不相混溶的液相中的分配(扩散)过程。萃取法的基本程序为萃取与反萃取。萃取是有机溶剂选择性地从溶液中提取某些成分,即溶质从水相中扩散到有机相中去;反萃取是溶质从有机溶剂(有机相)扩散到新水相中去。用化学符号R_3N表示N_(235)萃取剂,以工业氨水为反萃取剂,萃取钼铼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报道了25℃时,用叔胺和DEHPA分别萃取钼和钨,及用DEHPA分离硫酸溶液中钼-钨的平衡数据。有机相的体积比为10%萃取剂-2%乙基己醇-煤油,其中萃取剂溶解于煤油中,乙基己醇作相调节剂。萃取数据是在钼的初始浓度为1~10g/l和钨的初始浓度5~10g/l,改变pH值、相比(O/A)和钨钼比的条件下得到的。叔胺在pH°=1~2时萃取钼和在pH°=3时萃取钨都有很高的萃取率,而DEHPA只在pH°=3时选择性地萃取钼。在pH°=3和O/A=1/2条件下,钨钼有最佳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概括了目前钼酸盐溶液中分离钨的研究。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特定条件下溶液中钨、钼的离子存在形态,推断从钼酸盐中除钨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且通过实验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N235从盐酸溶液中萃取Fe~(3+),考察了有机相组成、溶液pH、相比、Fe~(3+)浓度对第三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3%N235+67%煤油的混合物为萃取剂条件下,Fe~(3+)萃取率随溶液pH和相比(Vo/Va)增大而降低、随Fe~(3+)浓度升高而升高;萃合物主要集中在第三相;N235萃取HCl生成R_3NH~+·Cl~-的同时水也进入第三相,而N235萃取FeCl4-时没有水进入第三相;萃合物的组成为3R_3NH+·FeCl_4~-·2H_2O。当溶液pH≥1时,少量Fe~(3+)可能以水解产物形式被萃取。  相似文献   

19.
萃取法分离钨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萃取法分离钨钼是向含钨钼的水溶液中.添加硝酸或盐酸调整溶液 PH 在0.5~4.3.如入稳定的水溶磷盐和络合剂——双氧水。每克原子钨钼总量添加双氧水1.5~2摩尔.用磷酸三丁酯从上述溶液中选择性地萃取钼.水溶液和有机液采用相等的体积,用碱或苏打溶液从萃取后的有机溶液中萃取钼和部份钨。本法使钨溶液中含钼量不超过0.001克/升成为可能。并且提高了钨和钼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钽铌生产实践中所用的酰胺类萃取剂,按其本质来说,是一类以羰基作络合官能团的弱碱性萃取剂。几年来的工厂实践表明:它具有稳定性高、水溶性小、挥发性小、选择性好(特别适合我国常见的含钨量很高的钽铌矿石)等优点。由于其结构上具有三个可改变的基团(R_1、R_2、R_3),而且其萃取能力及物理性能又可从改变浓度来加以调节。因此,它显得比酮、醚、酯等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