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针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传热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采用经验关系式对热交换器的稳态传热过程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得到的传热量、总传热系数以及临界热流密度等分析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的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的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与常规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为1.05 mm、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量为633~770 kg/(m~2·s)的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分液冷凝器(LSMC)的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分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的综合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目前内燃机缸内传热研究的发展。对缸内传热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表面温度法进行了探讨,并将缸内传热模型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文中综合介绍了利用表面温度法对缸内传热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并用无损方法测量了内燃机燃烧室陶瓷隔热表面的瞬态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用氧化锆隔热,取得了减少传热的明显效果。作者还对内燃机缸内传热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垂直平行平板通道内膜状冷凝传热预测数值模型,膜状冷凝传热传质过程模拟通过在VOF模型守恒方程中施加基于界面能量平衡方法的源项实现。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在壁面的顶部,冷凝液膜最薄,存在层流区域;冷凝液向下流动,一系列不规则的波纹随之出现;影响冷凝传热的主要因素是蒸汽的流速、液膜厚度及流动状态等。  相似文献   

5.
直观的了解翅片管的翅片侧壁上的凝结液的分布和流动情况对深入理解翅片管上的对流冷凝传热机理和翅片管上的液膜理论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含湿混合气体在水平单翅片管管外的对流冷凝传热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并利用相关图像处理软件对翅片侧壁上的凝结液滴直径大小进行了测量统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翅片管的翅片侧壁凝结液的...  相似文献   

6.
以Nusselt理论为基础,结合修正的膜理论,对含湿混合气体横掠水平翅片管外时的翅片表面对流冷凝传热机理进行研究。建议了分区处理方法,建立了翅片侧壁和光管上的液膜流动和传热模型。得到了管壁温度、烟气进口温度和雷诺数对总凝结液量的影响,以及翅片侧壁液膜的厚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传热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军  李荫堂 《动力工程》1998,18(4):53-58
综述了循环流化床传热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提出了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倾斜状态下热虹吸管冷凝段流动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太阳能热水装置用的热虹吸管在倾斜状态下冷凝段流动传热模型,模型考虑了倾斜角度和界面剪切力对冷凝液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小管径情况下,特别是在小倾斜角度工况下,界面剪切力的作用不能忽略.界面剪切力对流动冷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周向的液膜厚度变得均匀.计算模型还考虑了过冷度对冷凝段有效传热长度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经典的经验公式和试验数据相比较,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制冷剂R404A在冷藏集装箱冷凝器外径为5 mm的内螺纹管中的传热性能,设计了实验装置来验证已经提出的众多并不直接适配的传热关联式,大量对比由关联式计算与实验测得的数值的偏差,研究关联式的适用性及可修正性。研究表明Dobson and Chato冷凝换热关联式加以修正能很好预测R404A在内螺纹管中的冷凝传热系数,与实验值正偏差为+15.51%,负偏差为-14.13%,可为换热器设计计算提供较准确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制冷剂在多孔铝扁管内的冷凝传热特性,采用实验方法对 R410A在多孔铝扁管内的冷凝传热和压降特性进行了研究。冷凝温度分别为47、40和30℃,单位截面质量流率在200~600kg/(m2·s)。给出了实验 测 试 结 果,并 采 用 公 开 发 表 的 学 术 文 献 中 的 模 型 与 这 些 实 验 测 试 结 果 进 行 了 对 比。 Müller-Steinhagen和 Heck模型预测压降的精度最高,它预测93.3%测试点的偏差在±20%之内,预测100%测试点的偏差在±30%之内。Koyama等模型预 测 传 热 系 数 的 精 度 最 高,它 预 测 93.3%测 试 点 的 偏 差 在 ±10%之内,预测100%测试点的偏差在±20%之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纯钛(TA2)表面改性获得不同静态接触角的冷凝表面,并对水蒸气在各试样表面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蒸汽在原始表面为液滴和沟流状液膜共存的混合冷凝,在氢氟酸刻蚀表面为膜状冷凝,传热性能降低为原始表面的30%以下,而在双氧水氧化表面及氢氟酸刻蚀后再双氧水氧化表面则为明显的滴状冷凝,相应传热性能也有明显提高,约为原始表面的1.3~1.6倍,且经两步处理表面强化冷凝效果更为明显。通过对试样表面显微形貌的观察和分析指出,冷凝表面微观形貌的改变是导致各试样表面静态接触角和冷凝形貌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动力工程学报》2017,(11):918-924
研究了浸没在过冷水中的超音速蒸汽射流的形状及其直接接触冷凝传热特性.给出了基于射流出口压力、质量流密度和池水温度的三维识别图与查表识别法2种判断蒸汽射流形状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基于马赫数Ma和雅克比数Ja的蒸汽射流无量纲穿透长度、最大膨胀比以及新的传热关系式,并对相关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与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传热关系式计算值与实验数据拟合结果吻合较好,蒸汽射流无量纲穿透长度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误差约为±25%,最大膨胀比误差在±12%;通过蒸汽射流形状判断,选择与其对应的形状与传热关系式,可完成超音速蒸汽射流在过冷水中直接接触冷凝的传热计算.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烟气余热不能充分回收的问题,对能够充分回收烟气余热的新型热电联供系统中的烟气冷凝热回收设备进行试验研究,重点研究该工况下光滑管烟气冷凝设备的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工况下,干式、冷凝段传热系数可达60 W/(m~2·K),冷凝段传热系数为90~100 W/(m~2·K),冷凝段传热系数约为干式段传热系数的1.5~1.7倍,并整理了该工况下的传热准则关系式,为该系统型式的推广应用提供设计与运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多种高效传热技术,并分析了其传热机理、性能与构造特点。阐述了强化传热元件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分析总结可知采用高效传热技术,对于改善传热性能和节能降耗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功能热流体传热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热流体(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是目前国际上热能储存领域的研究热点。功能热流体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储热密度高,热传递速率大,适用范围广,储热、传热过程中热损失较小.可减少换热器及相应管路的尺寸。文章就功能热流体的分类、应用及流动与传热性能的研究现状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样机流动和传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接空冷凝汽器由一个个直接空冷单元组成.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对某135 MW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样机进行流动和传热的性能研究.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空冷单元样机的设计和实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模拟结果与设计和试验数据存在一定偏差的原因.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外部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的模拟、分析和研究,为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工质在大管径通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对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冷凝器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实验研究了内径为9 mm的水平光滑管内R152a在质量流速131~306 kg/(m2·s)、饱和温度303~323 K下的冷凝流动与传热特性,在实验数据与传统传热流动关联式对比基础上,对关联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R152a冷凝传热系数和摩擦压降梯度在干度、质量流速和饱和温度的影响下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质量流速增大对传热的强化作用在高干度区域更加明显;修正后的传热和摩擦压降梯度关联式对实验数据的平均预测偏差分别为5.3%和6.3%,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炉膛传热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直接计算辐射换热量;二、根据投射热计算换热量。除苏联古尔维奇方法属于第二类外,其它各种方法基本上都属于第一类。第一类方法的基本公式是四次方温差公式,它是根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得到的,适应性比较广。古尔维奇方法则是在热有效系数ψ(辐射换热热流密度q_f与投射热流密度q_t之比)为常数的前提下得到的。炉膛传热计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  相似文献   

19.
20.
低Re数下的强化传热及其Yong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