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能源转型、经济形势变革的环境下,天然气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与各方面的挑战。资源国面临需求萎缩、价格低迷,需求国担忧供应安全、价格波动;发达地区天然气发展受到可再生能源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缺乏气源和资金来扩大消费、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在能源体系中,天然气还正在遭受来自煤炭的价格压力。面临种种挑战。天然气行业相应的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重塑绿色天然气理念,将天然气的一部分纳入可再生能源的范畴;扩大天然气的应用范围,积极推广车船用气;发展LNG贸易,为全球天然气市场注入流动性;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管道互联互通。在实践过程中,天然气行业也形成了一些行业共识:首先,要明确天然气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定位;其次,要提高天然气的国际话语权;第三,同时抓住低价机遇扩大市场;第四,鼓励技术开发和分享;第五,关注新兴市场。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中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中国大力加强天然气市场改革,积极推动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体量巨大,是拉动全球天然气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2.
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确保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能源供给侧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多是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因此能源供给侧改革极具复杂性和艰巨性。为此,我们应从制度性改革入手,加强能源法治建设,将能源、环境和法律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和完善中国能源供给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3.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报告,本文对未来20年世界经济增长和一次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对未来20年世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与石油资源供给能力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上海市"十三五"期间能源供需形势和转型发展目标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EIA发布的美国页岩气开采数据,基于投资与钻井数的关系,用钻井数代替投资量,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页岩气、常规天然气的"投资-产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投资对产量的驱动差异。以水平井数近似代替页岩气投资量,以直井数作为常规天然气的钻井投资量。结果表明,现阶段页岩气投资对产量的驱动作用要强于常规天然气,增加页岩气的钻井投资量对产量的提高有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而常规天然气增加钻井投资量却无法促进产量的提高。分析其原因,一是所处的开发阶段不同,二是单井生命周期不同。虽然中国目前在页岩气领域与美国差距较大,但是技术进步和投入增加有助于消除这种差距,美国的一些成功经验也可以运用到中国页岩气的商业化开采过程中。建议我国要加大对页岩气领域的科研投入,积极落实"引进来"战略,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入到我国。将更多的民营企业作为新的投资主体引入到页岩气产业中,从基础设施、法律制度、金融服务三个方面共同构建有利于页岩气开发的投资环境,同时要加快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一轮的能源变革正在孕育,虽然未来石油天然气仍将占据主导能源地位,但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将推动全球进入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长期共存的多元化时代。同时,当今社会还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挑战,而低碳发展趋势与数字化技术将共同对本轮能源转型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未来一次能源需求增速将显著放缓,能效逐年提高,经济增量和能源消费增量间"脱钩"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各类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电成本均已低于或接近化石能源发电成本。然而,碳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一些难题尚存。在此大背景下,各大国际石油公司正在加快向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转型的步伐,加大天然气领域布局并适时进入新能源产业。我国石油公司在石油主业增储上产、持续加大天然气产业投入的同时,应着力提升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有效推进天然气全产业链建设,并积极参与研究建立全球化的天然气贸易体系;审慎选择进入新能源市场的时机和商业运作模式,打造新能源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提升绿色产业国际竞争力;在重视传统领域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等同质化竞争手段的同时,积极抢占数字化转型机遇的战略制高点,着力推动石油公司数字化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6.
节能不仅是中国的一项重大能源战略,更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实施节能战略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基于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计算表明,从目前到2030年,继续推进节能工作能够以较小的经济代价实现较大幅度的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下降,同时推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因而,节能是中国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当通过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节能战略,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7.
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卫国 《中国能源》2011,33(1):13-16
最近两年,世界天然气市场供应过剩,气价大幅下跌,造成天然气投资项目延误。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在各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必将成为世界能源向低碳、无碳能源过渡的重要推手。目前世界天然气市场供需价格正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持续投资、国际合作和气价改革是中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策决策者和天然气行业必须开展交流和合作,以便就可持续性的能源未来达成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8.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 《中外能源》2013,18(2):1-7
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和非洲的石油储产量大幅增长,石油供应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石油消费重心正在转向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2000~201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了35.7%,北美和欧洲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居全球领先水平,天然气消费普遍增长.发达国家仍然是能源投资的主体,但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投资也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对煤炭和石油的投资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对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投资比例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欧美引领着新能源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拉动,亚洲地区有可能成为全球新能源中心.气候变化问题使能源安全的内涵扩展到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是中国的不二选择;其次,维护海外投资利益已成为中国构建新的国际关系的重要考量;第三,需要重新考虑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外交;另外,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以何种政治姿态影响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国家及欧美等国解决能源争端、领土争端和贸易争端,是我国面临的又一挑战.中国要注重能源大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有区别地与具有不同能源安全利益诉求的国家开展能源外交,在全球能源对话中要积极倡导能源贸易“去政治化”,提出既有利于世界能源安全又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巴黎气候峰会前几天,2017年12月7日80名顶级经济学家呼吁,为避免全球变暖,必须停止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能源的开发。他们称:"我们呼吁立即停止投资新化石燃料生产和基础设施,并鼓励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法国总统Emmanuel Macron组织的12月12日"一个地球的峰会"将集中调动公共和私人资金,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学家警告说,只发展像太阳能和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是  相似文献   

10.
苗启新 《上海节能》2020,(3):180-185
当今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国际关系格局,还是中国经济转型;无论是新技术革命颠覆,还是市场化改革深化,都对我国的能源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对上海的"十四五"能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结合作者平时工作实践、学习体会提出了天然气定位、新增电量高比例自给、能源要素"上海价格"、储能和氢能、能源数字化转型、长三角能源一体化等六点建议,希望对上海能源"十四五"规划编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能源平衡表数据对经济新常态以来的终端能源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为能源系统朝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及生态环境治理行动不断升级的共同作用,2010—2016年中国生产终端能耗呈现出阶段性企稳的"台阶"特征,且电气化率稳步上升,能源结构持续清洁化。(2)中国建筑终端能耗稳步上升,由2010年的6.26亿tce增加至2016年的9亿tce,其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步上升至21%,能源结构也呈现逐渐向电力和天然气倾斜的趋势。(3)中国交通终端能耗呈现出快速的上升趋势,年均增速显著高于生产终端能耗及建筑终端能耗,柴油、汽油作为主要交通能源的情况没有变化,占交通终端能耗总量的比重仍然接近3/4。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大力发展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选择.当前,北京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生物天然气将有利于北京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北京市有机废弃物资源情况,探究北京生物天然气发展潜力,提出适合北京市未来发展需求的生物天然气政策建议,以期为北京市政府管理部门决策,以及"十四五"生物能源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及大云物移智等互联网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向用户提供经济高效的综合能源服务是未来电网公司适应市场环境、实现能源互联网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配电网运营、负荷预测和需求响应等方面梳理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下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整体架构;从综合能源供给与综合服务两方面构建电力市场改革和能源转型背景下区域电网公司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总结了未来电网公司的功能形态、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需求增速加快的拉动下,世界能源需求逐渐回升。从结构来看,全球能源消费中煤炭等化石能源所占比重持续降低,向低碳化转型趋势明显。从终端消费部门来看,主要经济体生产性能源消费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内波动,生活、交通、服务部门的能源消费增长则快于生产部门能源消费。从能源市场形势来看,国际上石油需求逐步回升,供给趋于平稳,市场趋向新的平衡。天然气消费增速回升,供给能力增强,市场相对宽松。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持续高速发展,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加速。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以来,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电力行业一直是煤炭消耗的最大部门。以保证电力供应为基础,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强化需求侧管理,加速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是实现电力部门煤炭消费控制目标的关键。本文对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尤其是煤控目标及相关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经济增长叠加气温异常、电能替代等多重因素,使得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超预期增长,但此高速增长并非常态。根据"十三五"后期电力需求展望和各类电源装机情况及发展潜力,评估认为:11亿k W的煤电装机足以满足电力需求,发电耗煤将在2020年达峰为13.2亿tce。由于煤电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提升的减煤空间已非常有限,同时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续降低很快可实现平价上网,未来电力部门控煤工作应更加注重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6.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行业的解决出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也强调了能源互联网对未来发展问题的关键作用。美国在能源互联网这个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奥巴马政府通过推动国内立法,促进对能源互联网的投资,同时又把政府、产业和学界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对投资项目的评估。而美国不仅仅是进行联邦政府投资,其还通过政策保障,拉动私人部门对能源互联网对投资,确保了资金的充盈和可持续性。能源互联网拉动了美国的就业增长和经济恢复,也使得美国在节能减排上拥有了更大的资本,同时,在国际层面能源互联网有潜力成为美国新的实力要素。  相似文献   

17.
为主动适应能源供给侧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供电企业开始由传统售电业务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升级。提出当前供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总体思路,建立针对不同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和经济环境效益模型,并给出了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进行优选的步骤。针对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充换电站等实际项目,计算其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并应用改进的TOPSIS法实现项目优选和排序。  相似文献   

18.
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结构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型能源互联网的具体实现。由于多种能源耦合以及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对经济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提出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供给单元容量协调规划决策方法。首先结合风电不确定性集合的区间数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的风电不确定性量化模型;然后通过对电力系统、热力系统、天然气系统的能源供给单元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进行分析,提出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供给单元容量协调规划决策模型及求解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提高风电的并网容量;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规划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必须而且也能够集中力量在能源领域办好自身的事。第一件就是"深化改革",提高油气的自我供给能力。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深化改革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措施。加大对我国天然气领域的改革,向各种所有制企业开放市场。只有办好自己的事情,才会有底气,强实力。目前美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不可否认,特朗普的相关政策在短期内的确对提振美国经济有作用,其经济形势好转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不无关系。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控制,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优化;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绿色能源生产体系加速建设;利用国际能源市场的能力不断提升,油气进口地区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推动能源工业转型发展;能源创新体系正在形成,新业态成为能源转型发展引擎。但是,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正经历经济增速换档、能源转型升级和能源体制改革的阵痛期,能源工业效益指标下滑,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能源转型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各种能源之间、各种所有制能源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尚没有形成。展望未来,惟有创新是推动能源工业健康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