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室温下用厚度为2.5mm、中心有预制底孔的TC1M钛合金圆板坯料进行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除翻边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卸载后翻边制件还会出现突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口部收缩等形状翘曲现象,这些都造成钛合金薄板翻边零件无法满足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在给出极限翻边系数的同时,对这种形状非轴对称化程度进行了定量描述,并给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室温条件下采用有预制底孔的TC1Mδ1.5mm钛合金坯料进行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除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卸载后翻边制件还会出现突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口部收缩等形状翘曲现象,这些都造成钛合金薄板翻边零件无法满足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在给出极限翻边系数的同时,对这种形状非轴对称化程度进行了定量描述,并解释了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TC2Mδ2.5mm钛板室温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除翻边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冷翻边卸载后制件还出现凸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唇口边缘高度不一致、壁厚分布不均匀等非对称化现象。600℃高温热翻边成形可以有效地提高成形极限,并消除了凸缘平面翘曲和口部椭圆化,但口部高度差以及壁厚不均等非对称化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在给出极限翻边系数的同时,对这种非轴对称化程度进行了定量描述,并给出了理论上的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5.
基于Hill 48屈服准则,在ABAQUS/Explicit平台上建立了考虑TA1板材各向异性的球面件拉深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材料厚向异性和面内异性对其厚度和等效塑性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并与基于各向同性屈服准则的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A1板材的r值越大,拉深胀形区的厚度分布越均匀,最小厚度发生的位置高度越低;拉深件最大厚度变薄率越小,但拉深区加工硬化显著;与各向同性准则相比,该模型获得了与试验更吻合的结果,准确的描述了TA1球面件拉深过程中的各向异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铝合金板材拉伸成形的摩擦特性及影响摩擦和润滑的主要因素,通过选用合适的润滑剂,显著降低铝合金板材拉伸时的变形力,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良品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化学方法研制出1种新的冷拔用润滑剂涂层,该表面涂层与钛基材结合力强,表面呈灰色,主要成分为Na3TiOF5。该涂层与石墨乳和二硫化钼混合配套使用可大大减小拉伸摩擦阻力,提高钛材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时效处理对钛镍形状记忆合金丝材超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00℃、450℃和500 ℃时效,随时效时间延长,合金的超弹性下降,短时时效易获得良好的超弹性;随时效温度升高,合金的超弹性下降,低温时效易获得良好的超弹性。在400℃、450℃和500 ℃时效,随时效时间延长,马氏体-奥氏体逆相变终了温度Af点逐渐升高,R′相相变峰值温度R′p和M相逆相变峰值温度Ap点升高,R相变吸热峰面积逐渐减小。随时效温度升高,马氏体逆相变终了温度Af点降低,R′相相变峰值温度R′p点升高,R相变吸热峰和M相逆相变趋于合并,R相吸热变峰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0.
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对铝合金板成形预测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板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研究了不同的各向异性屈服准则 (Hill194 8,BarlatYLD89,BarlatYLD91和BarlatYLD96 )对铝合金板成形过程的影响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采用屈服准则 (YLD96 )模拟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 ,而Hill屈服准则的模拟结果和实验差别较大 ,故不适宜用于铝合金板的成形模拟。采用不同屈服准则模拟的应变分布有所不同 ,采用YLD89,YLD91和YLD 96屈服准则预测的起皱和断裂的趋势比Hill屈服准则预测的要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