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某站站房改造工程,对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型外加强环梁柱节点,并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该节点的力学性能,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钢筋单根长度的限制及设计、构造、配料的需要,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纵向钢筋不得不进行连接,以满足其高度及工艺要求。因此,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且对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宜少设接头。我国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规定,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与填充墙砌体拉结筋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指出了传统施工工艺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善填充墙砌体与框架柱的连接性能,并对后置法拉结钢筋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此类推,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下填充墙砌体与剪力墙的连接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施工,提高填...  相似文献   

4.
张祖昆 《山西建筑》2011,37(12):111-112
以山西体育中心运动员训练A馆工程为例,对钢筋混凝土梁与钢骨柱节点连接技术进行了介绍,分别阐述了节点连接的工艺原理,关键技术及施工工艺等内容,以指导相关施工人员合理解决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处钢筋的贯通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紫云 《江西建材》2022,(5):143-144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抗震、防火及造价方面的综合优势,超高层建筑多采用此结构形式。但型钢混凝土节点的设计及施工往往是此类工程的难点,如何实现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的合理连接更是其中的重点之一。文中对不同的节点连接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更多的设计及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9,(13)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型钢混凝土的组合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工程建筑中来,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节点设计中。本文对不同的节点连接方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提供了更多的型钢混凝土节点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7.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问题,传统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存在操作不便,质量较难控制等问题。提出可焊型套筒和可焊调节型套筒两种新型的钢筋机械连接装置,详细介绍了其开发和施工技术。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合理,大大方便了施工,并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推荐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粱节点做法,使钢管在节点区是连续的,节点刚性不受影响,粱可以可靠地传递内力,与其它节点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和节约材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工程中常采用拉结筋连接。通过两种不同的拉结筋施工方法叙述,分析拉结筋在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中的实现方式,并对比不同连接方式下拉结筋的抗震性能,进而探讨拉结筋连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三个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在梁端往复加载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梁贯通型连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实现“强柱弱梁”、“强核芯弱构件”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提出了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框架柱与填充墙设拉结筋的问题,过去有几种作法,但都很不合理,现列举分析如下。1.绑扎框架柱钢筋的同时,弯折贴模绑扎2中6.5(ι-1000mm)为拉结筋。这种作法给拆模砌墙时找拉结筋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完全凿出1 m长的拉结筋,对混凝土表面损伤较大。2.在钢模板上钻孔,用铁丝绑扎拉结筋,最后拆模时拉出拉结筋。这样在钢模上就会有许多小孔,再次使用该模板时必然会漏浆;拆模除去拉结筋时,对混凝土表面也有一定损失。如果在木模板上钻孔,会造成木材的浪费。为解决这个老问题,我们采用了扁铁焊拉结筋的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某工程采用钢管混凝土柱,设计了钢管贯通型连接和钢板翅片转换型连接、钢管钢筋转换型连接两种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两种方案,最终以达到即可传力又适用的目的,经过设计单位确认以及实际施工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填充墙的构造形式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试验设计了7榀足尺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其中6榀为带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框架,1榀为空框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采用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柔性连接填充墙的变化参数主要包括构造柱的构造形式和数量、框架柱中拉结筋的设置与否和填充墙上设置竖向缝的数量。分析了不同填充墙构造形式框架的破坏特征、荷载 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结果表明: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性能介于刚性连接填充墙框架和空框架之间;对于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措施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黄国良 《山西建筑》2011,37(20):35-36
主要对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填充墙与框架柱进行整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得到墙体与框架柱的最大变形随时间响应变化过程,分析表明墙体主要表现为单向板受力。  相似文献   

15.
16.
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底部空框架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能无法实现“强柱弱梁”的预期延性破坏机制。为此,建立了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协同作用的等效斜撑-框架模型,改进等效单自由度体系阻尼比与刚度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针对底部为空框架的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不同性能目标下的静力推覆分析,实现其“使用良好”、 “修复后使用”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平的抗震设计。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和能力谱法验证了基于位移的改进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应用基于位移的改进抗震设计方法,可综合考虑填充墙对主体框架的利弊作用,实现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1 工程概况 某工业主厂房(18)轴线处,柱顶标高▽40.000m,屋面采用18m跨铰接钢屋架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体系,框排架结构,▽21.800m平台以下采用钢骨混凝土柱、钢粱体系,21.800m以上由钢骨混凝土柱过渡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柱。(18)轴线处各主要操作平台:▽12.000m固定筛平台,21.800m单辊破碎机平台,▽27.300m烧结机检修平台,50t桥式吊车轨顶标高▽36.200m。 地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二级。 2 过渡层的设计方法 过渡层是指钢骨混凝土柱向上变为钢筋混凝土柱的第一层柱。过渡层柱应按钢筋混凝土柱设计,其弯矩和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2的增大系数,并在柱全高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钢筋混凝土柱箍筋加密规定配置箍筋。下部钢骨混凝土柱内的钢骨应伸至过渡层顶部的梁高度范围内截断,以避免柱身局部破坏;过渡层钢骨可减小截面(可按构造要求设置),下层钢骨混凝土柱内钢骨的内力需向上层混凝土柱传递,为保证内力传递平稳可靠,应在柱钢骨翼缘上设置栓钉。关于过渡层柱钢骨上栓钉的传力机制和计算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 5 9:2 0 0 4)中节点设计的部分内容 ,主要是关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设计 ,包括规程推荐的几种梁柱连接型式、相应节点形式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方面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业化中对拼装节点性能和装配效率的要求,研究了两种装配式拼装节点构造形式的合理性。通过5个足尺装配RC柱和2个现浇RC柱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装配构造形式和轴压比对试件承载力、刚度、变形性能和滞回耗能等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拼装节点构造和施工工艺。研究表明:在不同轴压比下,两种拼装节点的装配式RC柱总体上与现浇RC柱具有相当的抗震性能,并且部分指标略优于现浇RC柱;装配RC柱在不同位移角下的刚度、承载力退化和滞回耗能与现浇RC柱差异较小;在较大位移角(大于1/30)下,装配RC柱搭接区域纵筋在反复压屈和拉伸作用下可能发生断裂,建议采取搭接段加密箍筋的方法予以改善和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