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数值模拟技术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一东区克拉玛依组砂砾岩油藏开发特点,采用储层三维精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在对目标油藏构造特征、沉积相和属性参数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作为油藏数值模拟初始地质模型。并对数值模型作全区储量、压力、含水率和单井生产历史拟合,储量拟合误差为2.8%,90%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在5%以内。研究结果表明:一东区克拉玛依组油藏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构造、沉积相带、井网等因素控制,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和注采不完善区,多呈孤立状分布,仅在局部小范围有连片分布,且克拉玛依上段油藏剩余油分布连片性要好于克拉玛依下段油藏。纵向上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主力层S1、S24、S25、S27、S37。 相似文献
5.
在密井网条件下,以3m间距编制了71断块馆陶组的各小层砂体顶底面微构造图,在分析微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和油井生产的关系时,主要强调砂体顶底形态的组合模式对剩余油分布和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在综合考虑生产数据和其它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分析不同的微构造模式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庆长垣南部的敖南地区扶余油层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快、错叠连片、砂体薄,砂体与单一地震属性之间关系复杂,用常规方法预测该类储层不适用.研究针对该类储层的特点,进行扶余油层细分化构造建模,将马尔科夫链地震反演与建模相结合,模拟砂岩模型,结合单井物性,建立储层物性模型.研究结果从3D角度展现河道砂体的展布及... 相似文献
7.
8.
生产动态和油藏静态结合研究剩余油分布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剩余油的分布受控于油藏静态与生产动态,动、静结合研究剩余油的方法就是从动、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建立评价体系,从而综合评价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状况。静态的研究着重于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而动态的研究着重于研究水淹情况的变化,并分析来水突进的方向;结合的办法采用灰色关联法。利用12个动、静态评价因子,通过对西江30-2油田边、底水油藏建立评价体系,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发现其评价效果较好。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主控因素可能并不仅仅为一个,应根据不同油藏采用合理方法选取恰当的主控因素,以达到有效评价剩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剩余油的分布受控于油藏静态与生产动态,动、静结合研究剩余油的方法就是从动、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建立评价体系,从而综合评价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状况。静态的研究着重于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而动态的研究着重于研究水淹情况的变化,并分析来水突进的方向;结合的办法采用灰色关联法。利用12个动、静态评价因子,通过对西江30-2油田边、底水油藏建立评价体系,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发现其评价效果较好。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主控因素可能并不仅仅为一个,应根据不同油藏采用合理方法选取恰当的主控因素,以达到有效评价剩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投入生产,许多油田基本上已进入中后期阶段,特点是高含水率、高采出率,开发难度变大,但大量剩余油依然存在于地下,并且分布更加零碎和繁琐,现在油田勘探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精确地呈现出剩余油的分布,进而提高采收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开展精细油藏描述,为勘探开发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根据王龙庄断块已有的井位、井斜、测井、录井等资料,以储层综合评价为基础,建立了王龙庄断块的三维地质模型,运用了比传统方法更先进的细分层方法进行建模,形成了精细油藏描述的三维可视化,最后对模型中5个主要的含油小层进行储量计算,再与原始测量得到的储量对比。王龙庄断块原始储量为116×104 t,拟合储量为121.11×104 t,拟合相对误差4.2%。计算结果表明,王龙庄断块储量拟合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12.
微生物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简要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微生物在油层中的生物降解作用、驱油机理和现场施工方式,对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油藏的筛选条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作了相应的物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收率,具有起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微生物在油层中的生物降解作用、驱油机理和现场施工方式,对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油藏的筛选条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作了相应的物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收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16.
阐述了太平溪流域环境地质概况和该地区地质资源优势及其利用现状,并通过地质环境评价,从种、植开发和资源开发两方面提出了流域内地质环境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的类型,总结了地质灾害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地持灾害对城镇,交通和社会经济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灾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