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首次以氯化镍为催化剂,通过邻卤苯酚与苯乙炔关环实现2-取代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较难反应的吡啶类化合物也顺利获得相应产物。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PW_(12)为催化剂,通过对SBA-15表面共价及非共价修饰制备磷钨酸@介孔分子筛/硅烷偶联剂复合催化剂PW_(12)@SBA-15/YSiX_3(YSiX_3=Apts、Atapts、Papts);并利用FT-IR、XRD、TEM、N_2吸附-脱附对其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以改性SBA-15分子筛固载磷钨酸催化剂催化合成叔丁基苯酚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硅烷偶联剂、反应温度、苯酚与叔丁醇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合成叔丁基苯酚的影响,并获得合成叔丁基苯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145℃、n(苯酚)∶n(叔丁醇)=1∶2.5、重时空速2.2 h~(-1),该最佳反应条件下,PW_(12)@SBA-15/Apts催化剂催化合成叔丁基苯酚的催化活性最高,苯酚转化率为98.3%,2,4-二叔丁基苯酚选择性为57.3%.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咪唑卡宾钯硅胶固载催化剂,通过元素分析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以水合肼为氢供体,在不同结构芳香有机卤代物水溶液中,对其进行了催化还原脱卤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在无氢气条件下,以氢供体水合肼为还原剂,能有效地脱除不同结构芳香有机卤代物中的卤素。研究还表明催化剂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可重复使用。研究为降解水环境中的含卤有机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4-二氯苯氧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A)卤代乙酸与醇反应得到卤代乙酸酯;苯酚与碱反应得到苯酚盐;B)卤代乙酸酯与苯酚盐反应得到苯氧乙酸酯;C)苯氧乙酸酯水解得到苯氧乙酸;D)苯氧乙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氯化得到2,4-二氯苯氧乙酸;所述催化剂选自三氯化铁、三氯化铝、三氟化硼、五氯化铌、三氟甲磺酸盐、氧化铝、三  相似文献   

5.
付涛 《河北化工》2006,29(3):28-28,33
以对甲基苯酚和异丁烯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选择性合成2-叔丁基-4-甲基苯酚,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2-叔丁基-4-甲基苯酚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75℃,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45min时,2-叔丁基-4-甲基苯酚合成转化率达94.5%,产物收率为86.2%。  相似文献   

6.
杨兴锴 《河北化工》2004,27(6):49-50
探讨了4-甲基苯酚与异丁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选择性合成2-叔丁基-4-甲基苯酚,分析各种影响反应进行的因素及不同反应条件对产品的收率、原料转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合成条件:催化剂用量为3%(wt),反应时间为47 min,反应温度为70℃,补充反应时间为30 min。平均收率可达90.1%,选择性可达92.8%。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煤焦油碳基固体酸,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叔丁醇与问甲基苯酚合成了2-叔丁基-5-甲基苯酚,探讨了煤焦油碳基固体酸对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煤焦油碳基固体酸是烷基化反应的良好催化剂,在间甲基苯酚0.01 mol、催化剂用量为0.1 g、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3 h、醇酚摩尔比为2.5:1的优...  相似文献   

8.
2-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甲酚和异丁烯为主要原料,合成2-甲基-6-叔丁基苯酚。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2-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常压下,催化剂用量为0.3%(以邻甲酚质量份计),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3.5h。  相似文献   

9.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卤代、氧化、热分解三步主要反应合成了3-卤-2-卤甲基-1-丙烯.卤代反应中采用不同的卤代剂合成了三卤代新戊醇,在文献基础上加入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的萃取过程可使三卤(氯)新戊醇产率达72%-98%;再通过氧化反应得到三卤(氯或溴)新戊酸,同样加入萃取过程可使酸的产率达到63%-80%,最后热分解脱卤化氢和二氧化碳制备3-卤-2-卤甲基-1-丙烯时(卤素为氯和溴),在文献基础上加入吡啶作催化剂可使热分解温度降至200 ℃(原分解温度为260 ℃),总产率可达45%-72%.在制备3-碘-2-碘甲基-1-丙烯时避光搅拌,可降低产物分解,产率为60%.所有的化合物经过了IR和1HNMR的确认.  相似文献   

10.
2,4-二叔丁基苯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或中间体,可采用苯酚为原料,通过2,4烷化反应来合成。本文报道了一种La,Ce改性的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在2,4烷化反应中的应用性能。通过考察反应工艺参数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当反应温度为90℃~100℃时,苯酚转化率达99.5%以上,2,4-二叔丁基苯酚的选择性超过74%,优于以往文献报道。同时,通过系统分析催化剂在烷化反应前后的结构与性质,探究了催化剂的失活行为。研究表明,催化剂性能的衰退是由于副产物在催化剂孔道内的吸附造成的。通过在空气气氛中500℃下对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焙烧,可使催化剂获得再生。  相似文献   

11.
曾好  吴广文  凌思  吴浩 《工业催化》2015,23(11):860-865
对近几十年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用非均相无汞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和再生方法进行总结。乙炔法合成氯乙烯催化机理分先吸附乙炔和先吸附氯化氢两类。催化剂活性组分锡、铋和钯流失,氧化态铂和金被乙炔分子还原至低价或金属态,活性组分分散不均和晶粒长大均容易导致催化活性下降。先通入乙炔或乙炔进料过量、表面短链类聚乙烯或聚乙炔过渡态化合物难脱附、不同的载体及其表面性质均会诱导生成积炭物质。制备复合催化剂、添加碱土或稀土金属助剂有助于协同催化和自行还原再生。表面改性能改变吸附顺序,在线通入适量NO以及时去除积炭,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离线有氧烧炭再生含碳载体效果较差,而硝酸加热处理或王水处理失活的贵金属催化剂能恢复初始或接近初始催化活性。并对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对金属有机催化剂甲基三氧化铼负载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甲基三氧化铼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负载在不同载体材料上的方法及负载后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在烯烃环氧化、硅烷氧化、烯烃复分解和Bacyer-Villiger等多种反应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与单纯使用甲基三氧化铼进行的均相催化反应过程相比,通过物理吸附法负载后的催化剂在循环催化反应中,催化剂不可避免流失问题,以及通过化学吸附法负载后导致催化剂的失活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DMTO催化剂在工业条件下的再生动力学对于DMTO工业装置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据工业再生器运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再生动力学适用温度范围窄。利用热重分析仪,采用等温和非等温方法对DMTO工业流化床反应器中积炭催化剂进行空气再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积炭DMTO催化剂空气再生反应速率对催化剂积炭含量表现为一级反应。两种方法得到的空气再生活化能几乎相同,约为85 k J·mol-1。表明积炭DMTO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积炭物种具有相同性质,实验方法对再生活化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Standard biodiesel from soybean oil by a single chemical react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aboratory methods are described for producing standard biodiesel from low-acid-number vegetable oils in single-step reactions without distillation of the products. Either sodium hydroxide or methoxide is used as the catalyst. Biodiesel fuel is currently made from vegetable oils using basic catalysts. With this methodology, the oils must be reacted two or three times with m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methoxide, to make a product that meets the standard for the total chemically bound and unbound glycerol content. Previously it was thought that sodium hydroxide could never be used as the catalyst because it forms soap with the ester, which lowers the yield and makes product isolation difficult. Two of the described methods use sodium hydroxide as the catalyst and the other uses sodium methoxide. These methods rely on the use of oxolane as co-solvent to manipulate phase behavior during the reaction. Reactant molar ratios and base concentrations are also optimized to drive the reactions to the necessary degree of completion.  相似文献   

15.
苯酚丙酮装置副产的α-甲基苯乙烯影响装置物耗,通常采用加氢将其转化为异丙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可提高装置运行效率、降低单耗,提高技术经济指标。α-甲基苯乙烯具有高度聚合性,易形成低聚物,同时含水、苯酚、碱性物等杂质,从而导致加氢催化剂失活。针对某工业装置运行中α-甲基苯乙烯加氢催化剂出现的失活现象进行剖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加氢催化剂失活原因主要是由于钠、铁杂质沉积以及苯酚、苯乙酮的聚合物覆盖所致。基于失活原因,重点比较了不同再生方案对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洗可以去除钠杂质,热异丙苯清洗或焙烧加氢催化剂可以除去表面的聚合物,使加氢催化剂性能完全恢复,产物中α-甲基苯乙烯残余量约500×10-6,通过再生试验为工业α-甲基苯乙烯加氢催化剂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对固体催化剂进行氟改性的两种方法,并叙述了改性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改性后氟元素的引入能对催化剂的酸性位点进行调节,提高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覆盖度以及减小反应分子的内扩散阻力,使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淀粉作为胶粘剂的基体树脂主要由含多个羟基的葡萄糖单元组成,可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方法深加工成性能优良、品种繁多的淀粉衍生物。以硫酸铜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粗选制备氧化淀粉的较佳工艺条件;然后以pH值、氧化剂和催化剂用量为试验因素,以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5 h、pH值为7、氧化剂为20 mL和催化剂为4 mL时,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0.50%)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丁基磷和1,4-丁烷磺内酯,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含有磺酸基团的强酸性离子液催化剂,并将此离子液体用于催化甲醇脱水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甲醇初始溶液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红外光谱检测确认了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甲醇脱水反应生成二甲醚,反应物中没有检测到副产物,催化剂重复使用数次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3-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袁文艺  张龙庄  王长守 《广东化工》2009,36(12):67-68,66
分别讨论了以3-溴吡啶、3-氨基吡啶、烟酰胺为起始原料合成抗生素巴洛沙星关键中间体3-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的方法。选择合理的合成路线直接影响到巴洛沙星的合成收率和生产成本,述评了这些方法在起始原料、操作步骤、反应条件、催化剂、合成收率方面的差异,以此指导巴洛沙星实现工业化生产。并简要介绍了3-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的检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阴义轩  成婷婷  鲍晓军  袁珮 《化工学报》2019,70(7):2528-2539
对丁腈橡胶非均相催化加氢制备高附加值氢化丁腈橡胶过程中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发现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并不是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流失、团聚或中毒,而是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被聚合物覆盖而无法与反应物接触,因此将覆盖在活性位上的聚合物进行脱除才是催化剂再生和重复利用的关键。根据相似相容原理选择单溶剂或者混合溶剂对反应后催化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过乙酸乙酯、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这四种有机溶剂处理后,其催化加氢活性可以恢复至新鲜催化剂活性的90%;当用混合溶剂处理后,其催化活性可以提高至新鲜催化剂活性的95%,且循环利用4次其催化活性仍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