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苏里格气田已投产气井的静态测井解释、试气生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声波时差-自然电位重叠图、径向电阻率比值-自然电位重叠图、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曲线重叠图、等效弹性模量曲线能够放大气、水层差异幅度,便于快速直观地识别气水层。对多口新井的储层进行二次解释,预测储层产水情况,预测结果与动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油层被水淹后,油层的自然电位、电阻率、声波特征、核物理性质都会发生变化。同时不同的注水量,注水矿化度、地层性质都会使储层测井参数发生变化。本文对水淹机理实验研究,并结合测井静态和动态资料,寻找反映水淹层敏感的测井曲线,建立不同水淹程度的标准,定性,定量识别划分油水层和水淹层,从而找到适合鄯善油田的水淹层识别方法,并在油田二次开发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砾岩油藏具有岩性物性背景复杂以及油层电阻率变化幅度大等特点,其水淹层的定量评价已经成为油田二次调整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测井、取芯、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油气运聚成藏理论,在储层品质因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砾岩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模型.定义原始含油饱和度和目前含油饱和度的差值与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比值为储层的采出指数,表征注水开发以后到目前油藏状态下储层动态水淹的特征参数,与传统的产水率和含油饱和度两个水淹特征参数相比,其优势在于考虑了油层动态水淹的过程,消除了砾岩油藏本身因为电阻率变化幅度大且单一利用目前含油饱和度定量评价水淹层的缺点.将该法应用于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评价中,对比研究了含油饱和度、产水率和采出指数3个参数对砾岩油藏的水淹敏感性.结果表明:采出指数敏感性最高,识别准确率达到89.58%,提高了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识别精度,为克拉玛依油田井网调整和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淹层测井解释利用测井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弄清水淹部位和水淹程度,为进行二次乃至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基于测井解释研究水淹层特性,是油田开发调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油层水淹后,其产层的油水饱和度分布、孔隙度与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地层水矿化度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许多物理性质会发生较大变化。通常,可利用自然电位与电阻率曲线相结合、自然电位测井和交会图版等方法识别水淹层。进而可根据油、水等定量参数来判断储层的水淹级别。此外,动态电阻率下降法和模式识别法近来也被广泛应用于水淹等级的划分。我国在水淹层水淹机理和解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实际中,仅仅建立在单井测井资料的水淹层测井解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以测井为纽带,将地质、地震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测井资料解释综合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场油田不同储层水淹特征不一致。采用电阻率下降法、交会图版法、可动流体分析法定性识别水淹层,王场油田油层水淹后,以自然伽马曲线数值变低、声波时差增大、电阻率测井值降低、含油饱和度下降为主要特征。通过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等参数实现水淹层的定量解释与评价,对王场油田新钻7口井中的14层进行试油跟踪,经投产验证,解释符合率87.5%。  相似文献   

6.
八面河油田进行碳氧比能谱测井,能较好的识别水淹层,确定水淹层的含油饱和度,尤其对于中、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地区的水淹层识别应用效果良好,是油田确定水淹层位,进行堵水补孔作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测井方法,对老井的堵水、补孔作业以及寻找潜力油层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油田高含水期水淹层测井解释存在的问题,低电阻油层识别和中、低水淹区域的开发成为目前老区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难题。以王场油田西区-王广潜4~3油组为例,在综合分析测井、地质、测试、试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低电阻层开发实际,总结出水淹层挖潜总体原则。即平面上以完善单砂体注采井网为主,老井可补孔水淹层,电性特征以电阻值与围岩电阻值对比下降幅度小于10Ω·m为标准,在储量动用程度较低、物性相对较差的区域实施水淹层补孔。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域530井区八4+5层油藏为典型一类油藏,综合含水73.4%,中高含水井比例达到84%。此次研究利用岩石电阻率测井与其它测井参数相结合,采用井间电阻率对比法、径向电阻率对比法、交会图版法、自然电位偏移法对水淹层进行定量识别,以此揭示油藏水淹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及响应特征,为水淹层判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期水淹层的定量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讨论水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变化特征,然后结合实际资料,对关键井储层水淹级别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与储层非均质性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的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关键井的资料建立了用于遗传神经网络学习的样本。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神经网络(GA—BP)对此样本数据库进行训练,建立水淹层定量识别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对进行未知储层判别,识别水淹层,划分水淹级别。实际计算表明,该方法在油田高含水期定量识别水淹层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储层的裂隙发育程度与储层的地球物理测井响应特征相关,通过对沁水盆地郑庄区块80余口井测井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地质构造作用及裂隙发育对测井特征的影响,认为研究区识别煤层气储层裂隙的敏感参数依次为体积密度(DEN)、深侧向电阻率(RD)、声波时差(AC)、井径(CAL)、自然伽马(GR)、中子孔隙度(CNL)等,通过判断深、中、浅三个电阻率值的差异识别裂隙发育程度,建立了夹矸层RD≥3000 Ω·m、3000Ω·m>RD≥1000Ω·m、1000Ω·m>RD≥500Ω·m、RD<500Ω·m、及CNL> 45%等几种类型的测井响应参数,给出了相应的测井响应示例,为建立研究区的裂隙发育展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储层含水饱和度是测井评价油气水层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依据阿尔奇公式或其衍生公式进行计算,由于这些公式使用储层深电阻率为依据对含水饱和度进行计算,摆脱不了"高阻是油、低阻是水"的解释模式,无法适应低阻油气层、复杂孔隙油气层、水淹层等的评价.在深入研究径向电阻率比值评价油气水层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径向电阻率比值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的新方法.新公式与阿尔奇公式等相比,需要参数较少,而且依靠临近纯水层作为评价标准,参数取值方便,能够确保计算结果的精度.同时,由于使用径向电阻率比值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不再根据储层深电阻率的高低评价油气水层,避免了阿尔奇公式等使用的局限性,能够对低阻油气层、复杂孔隙油气层、高阻水层等的含水饱和度进行有效评价.通过岩心资料实验验证和使用新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资料对比,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6%,其精度满足了测井计算含水饱和度的行业要求,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测井曲线相关性分析及其在致密砂岩气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识别的难题,首先从响应机理上对中子测井与密度测井、电阻率测井与密度测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对于气层,中子测井响应值与密度测井响应值、电阻率测井响应值与密度测井响应值呈负相关性;而对水层,则晕现正相关性.据此提出了基于中子测井与密度测井、电阻率测井与密度测井相关关系的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识别...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托普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判别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解释评价难度很大,利用常规测井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和裂缝特征的导电效率、孔隙度、裂缝孔隙度、深电阻率减小幅度四个参数作为划分储层类型的参数,通过对39口井153层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参数统计,确定了塔河油田托普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判别标准,经过2011年4口新井15层的成像测井资料验证,认为采用导电效率等参数来判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是可行的,与地质研究划分储层类型吻合程度较高,使常规测井资料得到了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用测井资料研究沈84块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测井资料和神经网络方法技术,研究沈84块同含水开发后期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采用过渡电位校正后的自然电位及水样分析资料计算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并与相应地层孔隙度,泥质含量,深探测电阻率组合,研究出参数分析方法和解释模型,经共块开发后期20多口井主要的层段水淹层计算和评价处理,反映出该区块东部主河道砂体为主要含油砂体,储层厚度大;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油层单位面积储量及单井控制储量比较大,致使这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红河油田致密砂岩(低孔低渗)储层含油性的判别精度,引入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识别油水层。首先对比双感应和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充分利用阵列感应测井侧向探测深度大和分辨率高的优势,结合声波孔隙度、补偿中子测井曲线,构建识别油水层的敏感参数,进而确定该区域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水层识别标准,新的识别标准能够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为油田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常规测井火山岩储层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石炭系火山岩地层,研究利用中子伽玛、补偿中子、地层密度以及自然伽玛、电阻率等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钻井取心分析资料、试油试采资料、开发动态资料等研究了常规测井资料火山岩储层评价新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提高了火山岩储层识别的有效性,能够较好地评价火山岩储层分布。  相似文献   

17.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随着时间推移,开采层的含油气饱和度逐渐降低,地层水淹程度逐渐加大,地层物性不断变化,俄罗斯宽能域中子伽马能谱测井技术是一项新的套后剩余油监测评价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常规中子寿命和碳/氧比测井方法的不足和缺点,能计算套后地层密度,能谱识别范围宽,求取的地层元素较多,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华北测井分公司成功引进,并在相应区块得到初步应用。从应用效果来看,该项技术在确定储层骨架、黏土矿物成分和剩余油气饱和度等方面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8.
以胜坨油田发育的典型复杂断块油藏为例,利用密闭取芯井资料建立判别关系和测井解释模型,进行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水淹层测井解释。首先介绍了该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接着应用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选择测井资料齐全、质量可靠、有钻井取芯和录井、试油资料的井为关键井,结合试油试采、岩芯分析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结果表明:胜坨油田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水淹层发生明显的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地层电阻率降低、自然伽马降低、声波时差增大等现象;选择沙二段顶部的高阻白云岩段(厚度为8~12m)作为标准层进行标准化处理;声波时差三次趋势面分析效果较好,拟合度达到22.6%,平均校正量为14μs/m;T4j17、T2-121井取芯井段较长且收获率较高,分析化验资料较丰富,测井资料齐全且质量较好,能够反映沙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特征,被选为关键井;建立泥质体积分数、粒度中值、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解释模型。最后,通过对水淹层的测井资料进行逐井处理、计算机逐点或按层输出主要储层参数等3个方面检验解释模型,定量评价了测井解释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测井解释结果与岩芯物性和生产数据吻合较好,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地区储层地质分析结果,可为注水开发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层测试资料计算储层泥浆侵入半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泥浆滤液储层侵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识别油气水层。泥浆侵入较浅时,可以利用测井响应识别部分油层;但泥浆滤液侵入较深时,利用电阻率识别油气层就十分困难。L区实测资料说明A组油气层原油由于压缩系数大,极易造成严重泥浆侵入,增大了油气层识别的难度。运用试油与测压等资料可以较准确计算泥浆侵入半径,并对泥浆侵入校正图板进行校正,从而在泥浆侵入深的地区较为准确地识别油气层。通过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综合利用测井、测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受到储层岩性和孔隙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利用传统复杂的流体识别方法对油水层识别困难、识别效率低。基于传统的图版法、重叠法和测井法等识别方法综合测井响应特征,能够充分利用基础地质数据、测井资料以及油水关系识别流体性质。但是,致密砂岩储层性质不稳定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导致识别效率低、人为主观性强,限制了识别效果。以盐池地区长8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决策树对致密储层流体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区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储层流体特征,结合电阻率、声波时差、中子和密度等测井数据计算出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值,最后根据决策树原理计算出基尼指数,依据基尼指数越小准确度越高的原则建立决策树模型,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决策树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90%,与试油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对致密储层预测具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