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再热除湿多联式变制冷剂流率(VRF)的实验系统,对6种工况下VRF系统的除湿量进行了实验考察,并对再热电子膨胀阀(EVW)开度和再热器换热面积对室内机出风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VRF系统应用并联式再热器能有效提升除湿量,室内机1#和2#的再热除湿量分别增加了11.7%~40.4%和10.5%~28.9%。EVW开度存在最优值,使得再热提升温差取得最大值,最优EVW开度随着室温Ti的降低而增加。为了实现等温除湿,室内机1#和2#所需的EVW开度分别为9.6%~9.9%和6.5%~7.0%。为了实现升温除湿,所需的EVW开度随室温Ti的降低和再热器面积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溶液除湿空调除湿性能研究的实验装置,并分别以LiCl溶液、CaCl2溶液及二者等比例的混合溶液为除湿剂,实验研究了空气流量、溶液流量及除湿剂种类对溶液除湿空调除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汽车余热空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培毅  程林 《流体工程》1993,21(6):54-59
  相似文献   

4.
吸附除湿制冷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吸附除湿制冷循环产生的背景、循环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吸附除湿制冷进行了一些综合和分析。由于吸附除湿制冷空调在能源利用、环境上是传统压缩式空调无可比拟的,所以其发展前景很可观。  相似文献   

5.
梁玉红  裴清清 《制冷》2012,31(3):1-6
本文介绍了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广州地区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和低温低湿三种典型室外工况下对机组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风机组在高温高湿工况时能效比最高,实验数据为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以氯化锂为吸湿剂的吸附除湿空调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空调系统再生空气的最佳温度为90℃;空调工况下制冷系数COP在41~51%之间;如果再生空气温度低于80℃,则COP低于20%.并且还讨论了该空调系统各个操作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取得的实验数据为吸附除湿空调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郑旭  邓帅  王如竹 《制冷学报》2019,40(5):109-117
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新型固体除湿空调技术,可有效克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升温除湿的不足,并能充分利用大量略高于环境温度的工业废热(30~60℃),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本文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固体除湿空调技术,从干燥剂材料、热湿传递过程和系统性能3个方面,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面临的相关科学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梳理。高吸附、40℃低温再生且无腐蚀干燥剂的研制是提升该技术的前提,针对不同干燥剂种类考虑其与空气间的热湿传递过程机理是该技术的关键。基于制冷空调或材料学科的发展趋势,给出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该新型固体除湿空调技术在工业余热利用、环境湿度处理、新风机组和空调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转轮式除湿空调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轮式除湿空调由低品位热源驱动,依靠干燥剂除湿和蒸发冷却原理工作,可以实现温湿度的独立控制,与传统制冷空调相比,具有舒适、节能、环保等优点.文章从高性能干燥剂材料的研制、系统形式的优化和太阳能及其它低品位热源的利用三个方面对转轮除湿空调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了转轮除湿空调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太阳能集热、溶液除湿和水蒸发冷却技术结合的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工厂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有着独特的优点:环保、节能、可方便的储存能量,可应用于传统空调所不能胜任的工厂和车间,有着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节能循环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串联系统高压发生器排烟温度偏高,存在一定的余热资源浪费这一实际问题,采用并联增加一个低压发生器的方法,对原有系统进行改进,形成的一个新型循环系统。对该新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循环流程进行了介绍;就第二低压发生器排烟温度分别为160℃,140℃,120℃和不增设第二低压发生器这四种情况对机组进行设计研究,得出相应排烟温度下机组的制冷量、热力系数和各换热设备的换热面积及外形尺寸,并绘制出排烟温度与制冷量、热力系数及机组总换热面积之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双级液体去湿冷却空调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双级液体去湿冷却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的吸湿和再生性能、热损失及火用效率.较单级系统而言,双级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与节能效益,在使用低温热源上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空调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余热制冷空调技术、风力制冷空调技术及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这三种新型车用空调技术的应用研究作了阐述;根据国内新型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殷少有  张宁 《制冷学报》2017,(3):96-100
利用基于中空纤维膜的液体除湿技术去除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防止除湿溶液与湿空气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传统除湿方式造成的空气夹液飞沫污染问题。本文搭建了除湿膜组件的性能测试实验台,研究了不同的空气流量、温度、压力和溶液流量对除湿组件的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湿膜组件具有20%~60%的除湿效率,与传统的直接接触式填料塔的除湿效率接近。在高温或高湿的空气运行工况下,膜组件的除湿量高达800 g/h。此外,膜式除湿技术还具有较强的空气制冷能力,最大制冷量接近700 W。因此利用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技术对空气除湿特别适合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的夏季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4.
汽车空调余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减少汽车的油耗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根据现有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采暖系统及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系统的特点,结合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性能,提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由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气缸体、气缸盖组成,将溴化锂溶液直接充注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空腔内,从而实现了用一个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系统替代现有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采暖系统及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系统的方案,结构简单.应用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方法,对现有汽车空调系统和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汽车空调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比较,得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结构非常紧凑,对未来汽车空调的开发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余热驱动的吸附式汽车空调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吸附式制冷的环保特点进行了论述。对汽车发动机的运行进行了能量分析。设计建造了用于发动机排气余热能量回收的吸附式制冷系统,该系统用燃烧器排出的烟气模拟发动机的排气,采用活性炭/氨作为工质对。对该制冷系统进行了分布参数的仿真计算,并进行了实验。该系统的COP可以达到0.11,可以有效的回收发动机排气的余热。  相似文献   

16.
液体除湿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种传统除湿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液体除湿的原理与优势;对液体除湿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重点论述,进一步指出液体除湿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了除湿技术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热泵型溶液除湿(HPLD)新风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新风温度、湿度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风温度升高1℃,系统COP平均下降率为0. 9%;新风含湿量增加1 g/(kg干空气),系统COP平均下降率为3. 6%,新风湿度增加导致HPLD系统COP大幅下降,系统新风湿度变化的适应性差。为扩大HPLD系统适应范围,提出了冷却除湿与HPLD组合式除湿系统,以组合式除湿系统COP为评价指标,得到组合系统级间新风参数最优状态:温度为21℃,含湿量为14. 1 g/(kg干空气)。夏季典型工况下,组合式除湿系统COP为5. 40,比单一HPLD系统COP提高87. 5%。最后,根据HPLD系统设计参数制作了实验样机,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制冷空调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为机载人员的舒适安全和机载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环境保障,制冷空调系统非常重要。本文归纳了飞机飞行的环境特点、负荷特性、制冷空调系统功能要求、热力学原理和系统流程等;对比了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基本循环、二轮升压、三轮升压、四轮升压和逆升压等)、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及组合制冷系统的构成与性能特点,以及高压分水器与低压分水器的优缺点;阐述了热电制冷和环路热管技术等环控系统中先进制冷空调技术以及加湿、舱内气压控制等技术发展现状;总结和展望了未来飞机制冷空调系统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