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与铁盐沉淀组合工艺处理草甘膦模拟废水,总磷去除率大于99%,对草甘膦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为1.5 mL/L,反应pH为7,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草甘膦的降解率为96.77%,无机磷的转化率为85.66%;次氯酸钠溶液氧化后再投加n(Fe~(3+))∶n(P)为1.2∶1的铁盐,沉淀pH为5,可将溶液中转化的无机磷及剩余的草甘膦沉淀去除,总磷去除率大于99%。推测次氯酸钠氧化降解草甘膦的产物为肌氨酸和磷酸。  相似文献   

2.
黄敬  刘旭  王春志  刘耀驰 《广州化工》2013,(11):184-186
对不同类型沉淀剂处理HPO酮肟高浓度含磷废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沉淀剂种类、溶液pH值和Ca/P比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小试研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处理量为1.0 m3/h化学沉淀除磷中试装置,确定了除磷最优工艺,当进水正磷酸盐含量为232.0 mg/L、1%石灰水与废水的比例大于1∶10时,磷去除率大于95%,出水磷含量低于10 mg/L,结合己有A/O生物处理,出水可达到0.5 mg/L的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静态实验探究了吸附剂用量、氯离子浓度、磷酸盐浓度对D301树脂吸附废水中草甘膦的效果影响,同时研究了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等温线。结果表明,废水中草甘膦氯离子和磷酸盐浓度越高,D301树脂吸附效果越差,草甘膦去除率越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层吸附,最大吸附量约为181.8 mg/g,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当D301树脂吸附草甘膦达到穿透体积时,草甘膦去除率为79.3%。  相似文献   

4.
用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处理高浓度磷化废水获得较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化废水磷酸盐质量浓度高达158 mg/L时,通过控制磷化废水的pH、絮凝剂的投加量及沉淀时间等参数,出水磷酸盐质量浓度小于0.5 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磷的去除率达99.5%,分别较氯化铁和硫酸铝等传统絮凝剂的磷去除率提高17.4%和15.2%;同时,磷化废水中的COD和SS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8.6%和83.6%,絮凝剂及其处理成本均明显低于传统絮凝剂,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草甘膦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在当前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机磷的废水,含量高达数十mg/L,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手段,减少甚至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采用混凝沉淀法对草甘膦生产废水中的二甲酯精酯废水和甲醇回收残液进行了处理,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反应pH及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和TP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投加新型高分子混凝剂聚铝铁比其他几种混凝剂处理效果更好,投资运行成本更低。在混凝剂聚铝铁投加量为0.7 g/L、反应pH为5、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对草甘膦二甲酯精酯废水处理效果最好。此时COD的去除率可在40%以上,TP的去除率可在65%以上。在混凝剂聚铝铁投加量为0.9 g/L、反应pH为4、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对草甘膦甲醇回收残液废水处理效果最好,TP的去除率可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生猪养殖污水磷排放量超标问题,制备了一种高效混凝剂聚硅硫酸铁,并开展对生猪养殖废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研究。实验分别制备聚合硫酸铁和聚硅酸并将其按不同物质的量比例混合制备聚硅硫酸铁,探究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以及pH值对生猪养殖废水中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Fe物质的量比为0.6的聚硅硫酸铁的混凝效果最佳,当聚硅硫酸铁投加量为30 mL/L,助凝剂投加量为25 mL/L,初始pH值为8时,磷酸盐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99.4%。本研究结果对实现生猪养殖废水中磷酸盐的高效去除和污水的达标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酸析-铁碳内电解预处理苎麻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酸析结合铁碳内电解法对苎麻废水进行了预处理,探讨了pH调节条件及铁碳内电解法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将废水pH调节至3.00时,COD cr可以从15789.47m g/L下降到11491.23m g/L,COD cr去除率达27.22%,色度去除率达83.58%;接着在pH=3.00,处理时间40m in,铁碳加入量:废水(质量比)=1:5,铁:碳=3:1,温度=300C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用铁碳内电解法进一步对废水进行了处理,COD cr可以进一步下降到6948.38m g/L,COD cr去除率接近55%,色度去除率达80%。  相似文献   

8.
以电镀废盐酸、铝酸钙粉为原料,采用酸溶一步法制备絮凝荆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了生活污水和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的处理试验,并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对比.结果表明,当PAFC投加量20mg·L-1,pH=8,搅拌强度250 r·min、60 s,20 r·min-1,10min,温度20~40℃时,对生活污水有最佳的絮凝效果,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7%和38.2%;当投药量为90mg·L-1,pH=9,沉淀时间为30min时,对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有最佳的絮凝效果,脱色率达86.5%.PAFC对生活污水的浊度、COD去除率和对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均优于PAC.  相似文献   

9.
苎麻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析结合铁-碳内电解法对苎麻废水进行了预处理,探讨了pH值调节条件及铁碳内电解法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将废水酸析处理pH值调节至3.0时,CODCr的质量浓度可以从15981降到11363mg/L,CODCr、色度去除率分别达28.91%、84.32%;接着在pH值为3.0,处理时间180min,铁碳加入质量为废水总质量的20%,铁与碳的质量比为5∶1,温度为3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用铁碳内电解法对废水进行处理,CODCr的质量浓度可进一步下降到6774mg/L,CODCr去除率为57.60%,色度去除率达96.8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凝沉淀、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3种方法对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降解实验研究,考察了单独方法和组合方法的实际降解效果,并寻找最佳处理效果的组合工艺。结果表明:高浓度抗生素废水,具降难解性,使用单一的物化处理法,去除效果均不佳,最大去除率为21.4%;采用两种组合处理工艺时,去除率最高提高13.9%;铁碳微电解反应结束后调节pH,COD的去除率更高。当原水COD为55 600 mg/L,经过混凝沉淀-铁碳微电解(调pH)-芬顿反应后,COD的去除率接近60%,该组合工艺具有去除率高,反应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处理双甘膦农药废水,考察进水pH值.反应时间、铁炭比、曝气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双甘膦农药废水的处理十分有效,当废水pH=3、铁炭比为1:1、HRT=1 h,曝气量=0.5 L/min时双甘膦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2.75%,甲醛去除率达到54.02%.  相似文献   

12.
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草甘膦废水至今无有效的回收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草甘膦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投加的锰盐与模拟废水溶液中草甘膦的摩尔比值为1.0~1.3,pH为4.2~5.6时,草甘膦与锰盐反应沉淀,沉淀率可达96%以上。继续向回收的草甘膦锰盐沉淀中加酸使pH小于2.0,沉淀将重新溶解形成草甘膦过饱和溶液,静置后草甘膦重新结晶,得到纯度95%以上的草甘膦晶体。该技术应用到实际草甘膦废水处理中时,废水的高盐度和复杂成分显著降低了草甘膦的沉淀及结晶效率,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其机理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电化学法、化学法除磷以及与生物法除磷相结合工艺处理难降解草甘膦生产有机磷废水,为草甘膦生产废水量身定制了一套有效的废水除磷工艺:有机磷废水经过微电解,氧化钙和PAM絮凝沉淀,fenton氧化,氧化钙和PAM絮凝沉淀,总磷去除率可达99%以上,化学除磷出水经过生物法除磷可以达到出水总磷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零价铁法处理Cu-EDTA模拟络合废水,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初始pH、沉淀阶段pH、零价铁投加量、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阶段pH为3、沉淀阶段pH为8~9、零价铁投加量为15 g/L的条件下,Cu离子去除率达99%以上。增大搅拌速率有利于零价铁处理Cu-EDTA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MDWR)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中还含有镁、钙等,可通过吸附、沉淀等方法去除水中的磷酸盐。当废水中总磷为807 mg/L,MDWR用量为10 g/L,硫酸用量为0.1%(质量分数),溶解时间为5 min,沉淀pH为10~11,沉淀时间为5 min时,磷去除率可达99.4%。MDWR在废水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絮凝技术处理模拟含磷废水,考察反应时间、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废水初始pH值、电导率以及曝气速率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浓度为10mg/L的模拟含磷废水,当反应时间为30min、极板间距为1cm、电流密度为2.54mA/cm~2、废水初始pH值为7、电导率为150us/cm时,磷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在此条件下对反应进行曝气,当曝气速率为0.125L/(L·min)时,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说明曝气有利于除磷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医药中间体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具有生物抑制性,废水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其进行了铁碳微电解联合Fenton氧化-混凝沉淀预处理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微电解过程中铁碳比、反应停留时间、pH、铁粉投加量等参数的优化,COD的去除率为29.1%。结合后续Fenton氧化与混凝沉淀试验,当H2O2投加量为8%,适当调节混凝pH,整个预处理系统出水COD去除率达45.0%,总磷的去除率达77.1%,盐度去除率为24.8%,色度去除率高达95%,可生化性提高至0.29,为后续综合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厌氧动态膜分离反应器与聚合硫酸铁(PFS)混凝技术的组合工艺可用于分离污水中的有机质,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实验考察了PFS投加量、反应体系pH、混凝时间与沉淀时间对污水浊度去除效果r1、溶解性有机物除去效果r2、氨氮去除效果r3以及正磷酸盐去除效果r4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条件优化。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FS投加量对有机质与磷元素回收有显著正效应;酸性体系可强化浊度与溶解性有机质去除效果;混凝时间与沉淀时间对r2及r4影响较小。响应面优化预测的结果指明,当PFS投加剂量为133.85 mg/L,反应体系pH为6.0,混凝与沉淀时间分别为5 min和34 min时,生活污水浊度去除率可达77.6%,溶解性有机质去除率可达85.9%,SOP去除率可达94.7%。  相似文献   

19.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去除超高盐榨菜废水中的磷,研究反应时间、初始pH、铁炭体积比和铁水体积比对溶解性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初始pH=6、铁炭体积比1∶1、铁水体积比1∶1、反应时间30 min时,进、出水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69.30、5.51 mg/L,去除率96.74%.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结果表明,反应后铁屑表面被沉淀物所覆盖,铁元素减少,磷和氧元素增多.  相似文献   

20.
对MAP法处理高氮高磷制药废水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物浓度、pH值、n(Mg):n(N)、n(N):n(P)和镁盐种类对MAP法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反应物浓度(以N计)1500mg/L,p H=9.0~9.5,n(Mg):n(N)=1.1~1.2,n(N):n(P)=0.95~1.0,反应沉淀剂为MgCl_2·6H_2O,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1h时,废水中氨氮、磷酸盐去除率可分别达96.7%、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