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三氯化铁为原料,通过络合反应,对螺旋藻多糖(SP)进行结构修饰,制得有机铁化合物〔螺旋藻多糖铁(Ⅲ)配合物SP-Fe(Ⅲ)〕。采用FTIR、DSC、TGA、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等5种方法和MTT(四唑盐)法分析了SP和SP-Fe(Ⅲ)的抗氧化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制备的SP-Fe(Ⅲ)中Fe(Ⅲ)质量分数为16.42%±1.17%。采用5轴蛛网图对SP-Fe(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P-Fe(Ⅲ)相比SP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模拟人工胃液消化后,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在pH=6.8的人工肠液中释放出的Fe(Ⅲ)质量分数达到83.64%;在31.25×10–3 g/L的质量浓度下,与SP相比,SP-Fe(Ⅲ)配合物对淋巴细胞增殖提高了44.35%。  相似文献   

2.
采用昆布、螺旋藻、石花菜3种海藻制备粗多糖,研究了其抗氧化、吸湿保湿、抗紫外线等护肤功效.结果表明,粗多糖中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昆布(37.90%)、石花菜(39.87%)、螺旋藻(24.53%).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昆布(3.65%)、石花菜(2.95%)、螺旋藻(26.78%).3种海藻粗多糖均可透过皮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螺旋藻多糖润肤露的保湿性能、抗紫外线效果和螺旋藻多糖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测试,评价了螺旋藻多糖在润肤露中的应用功效。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润肤露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等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RH 43%的较干燥环境下,添加螺旋藻多糖质量分数为2%的润肤露与质量分数为5%的甘油溶液,24 h内的有效保湿率接近;相同条件下,螺旋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对超氧自由基及脂过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优于VC;在波长280~320 nm,添加螺旋藻多糖质量分数为0.3%~1.0%的润肤露抗紫外线效果的SPF为10~15。  相似文献   

4.
不同苦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佳  张静 《广州化工》2010,38(5):87-90
从总还原能力、体外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体外清除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能力、对Fe2+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这五个方面对6种苦瓜多糖(即:苦瓜粗多糖、0.1mol/L NaC l溶液洗脱苦瓜多糖、0.3 mol/L NaC l溶液洗脱苦瓜多糖、硫酸化的苦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种苦瓜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其中苦瓜粗多糖MCP的总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Fe2+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它五种苦瓜多糖。硫酸化后的苦瓜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硫酸化前有所提高,并呈量效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苦瓜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得到的组分、硫酸化苦瓜多糖均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黄柏中多糖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研究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黄柏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黄柏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葡萄糖浓度在0.0159~0.03582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4);黄柏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7.85%。黄柏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清除率呈量效关系。结论苯酚-硫酸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黄柏多糖的含量测定,同时药理活性实验证明黄柏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韦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以石韦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石韦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石韦多糖的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27 g·m L-1、提取时间为110 min、提取温度为76℃,在此条件下石韦多糖的得率为3.96%,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50)为0.445 mg·L-1,与阳性对照维生素Vc比较,石韦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雪峰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DPPH自由基分析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考察了雪峰虫草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活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雪峰虫草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均表现出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显示雪峰虫草胞内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优于胞外多糖,其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4.43%、62.70%和60.56%。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两种多糖均存在糖的特征吸收峰,且胞内多糖存在典型的甘露糖吸收峰。这些数据证实了雪峰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其综合开发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茶多糖的抗氧化和抗癌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凝胶过滤法从江西省婺源县出产的粗老绿茶叶中提取、纯化茶多糖,通过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试验、DPPH有机自由基清除试验及没食子酸自氧化作用产生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试验,研究该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并采用人体结肠癌细胞(HCT-15、Caco-2)增殖抑制模型(MTT法)研究该茶多糖对人体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 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研究同时发现茶多糖在本实验条件下对不同人体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茶多糖对HCT-15细胞在较低浓度下(7.0 μmol/L)便显现良好的增殖抑制活性.结论 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龙胆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龙胆多糖的果胶酶法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龙胆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果胶酶用量4%(以龙胆草质量计)、料液比1∶40 (g∶mL)、提取温度62.98℃、提取时间5.25 h、pH值1,在此条件下,龙胆多糖提取率达到17.69%;龙胆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黄芪-葛根药对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葛根药对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7∶1(mL∶g)、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7℃,在此条件下,黄芪-葛根药对多糖提取率为13.78%;黄芪-葛根药对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黄芪-葛根药对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后,可以有效改善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水-乙醇介质中,以寡聚酸钾与硝酸铈反应,合成寡聚酸合铈(Ⅲ)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V水∶V乙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V水∶V乙醇=1∶3;温度50℃,时间6 h。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均显示,Ce3+与寡聚酸配位,寡聚酸合铈(Ⅲ)配合物中金属配位方式为双齿配位。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寡聚酸钾和寡聚酸合铈(Ⅲ)配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配合物与寡聚酸钾相比,对.OH有更高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2.
山楂核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山楂核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与抗坏血酸、芦丁对比,利用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Fe3+法测定山楂核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山楂核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按料液比为1∶25(每克山楂核加入25 m L提取剂,下同),加入体积分数50%的乙醇,在60℃下用250 W超声辅助提取40 min,山楂核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7.89%。经过纯化的山楂核总黄酮提取物对·OH和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力且对Fe3+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黄酮纯化物的抗氧化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强于芦丁而弱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3.
刘京萍  李金  葛兴 《化学世界》2004,45(5):235-238
合成了半胱氨酸与铜( )、铁( )、锰( )三种金属离子的配合物,铜( )-半胱氨酸、Fe( )-半胱氨酸和Mn( )-半胱氨酸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用差热分析(DTA)测定了热稳定性;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初步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利用改进核黄素光还原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测定了三种配合物催化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反应的活性。研究表明:合成配合物结构稳定,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SOD样活性,在医学及生物学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8):1680-1683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薤白中的生物多糖,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了薤白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20∶1 m L/g,薤白多糖提取率(5.26±0.014)%。薤白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但活性低于同浓度的Vc,其中薤白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IC50值为1 591.7μg/m 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以Fe3+溶液与壳聚糖合成了壳聚糖铁(Ⅲ)配合物,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Fe3+含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优化合成条件为:pH值为1.8的3% Fe3+溶液和1.0 g壳聚糖在65℃下反应6 h,此时壳聚糖对Fe3+的吸附量达75 mg·g-1.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壳聚糖铁(Ⅲ)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中,在催化剂与苯酚的质量比为1∶100、苯酚与H2O2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最高达22.88%,选择性最高达99.67%.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芦荟多糖超声提取工艺,以芦荟多糖对二苯代苦味酸(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是温度为43℃,时间为41 min,功率为72%,液料比为60:1,芦荟多糖的提取率为11.9%。芦荟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与多糖质量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说明芦荟多糖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薤白中的生物多糖,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了薤白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20∶1 m L/g,薤白多糖提取率(5.26±0.014)%。薤白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但活性低于同浓度的Vc,其中薤白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IC50值为1 591.7μg/m 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刘梦  卓婷烨  林强 《化学世界》2019,60(5):271-277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大孔吸附树脂(HP2MGL)的分离纯化试验,以赶黄草提取组分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指标,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和提取乙醇质量分数为95%,与质量分数为25%乙醇洗脱物、质量分数为50%乙醇洗脱物、质量分数为75%乙醇洗脱物相比,无水乙醇的大孔吸附树脂的洗脱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对照试验表明,在一定抗氧化剂浓度范围内,优化得到的赶黄草中植物活性物质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槲皮素、没食子酸,小于抗坏血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Q Exactive质谱(HPLC-MS)技术对最佳洗脱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化合物的种类较多,未知化合物较多。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声波提取相思藤多糖,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作用时间对相思藤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实验结果和Fe3+还原实验结果来评价相思藤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相思藤干粉1g,蒸馏水60mL,提取温度60℃,超声功率180 W,作用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相思藤多糖的提取率为13.30%。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相思藤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以及对Fe3+的还原能力都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其抗氧化作用与浓度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相思藤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相思藤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药食兼用植物夜寒苏粗多糖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夜寒苏粗多糖,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提取率;测定夜寒苏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寒苏多糖提取率为1.56%,多糖含量为63.23%,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55.21±1.05 mg/m L,6.09±0.33 mg/m L,对Fe~(3+)的还原能力为(0.66±0.08 mmol FeSO_4)/g,抗氧化活性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但活性弱于维生素C (Vc);夜寒苏粗多糖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且表现浓度依赖性。研究表明,夜寒苏粗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开发夜寒苏的食用、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