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自制的悬浮电解去污装置对碳钢/不锈钢模拟污染样片进行电解去污。去污结果表明:H2SO4-Na2SO4体系的悬浮电解去污配方对碳钢/不锈钢模拟污染样片能有效去污。在电解电压6V时,碳钢模拟污染样片经过2h去污,表面放射性活度可降低到本底水平;不锈钢模拟污染样片经过3h去污,去污系数可以达到180。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电解去污配方能有效防止阳极极化,并且在电解去污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管的电解去污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属球导电法对不锈钢管进行电解去污,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和温度以及电极间距等对电解去污效率的影响,并与常规槽式电解法进行了比较。钚污染模拟样的电解去污试验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大于0.2A/cm^2时,对5%H2SO4电解液,电解5min可实现对污染表面的去污。该方法对不同形状的金属部件均可实现有效去污,也可用于退役核设施的去污。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去污技术对放射性污染金属进行了现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前期研究得出的电解液及工艺参数下,电化学去污技术与去污剂擦洗、酸液循环两种常用去污方法相比,可快速、高效地对放射性污染金属表面进行去污;电化学去污技术对于不同污染类型、不同污染程度的金属设备均能有效去污,在电解5 min内,放射性水平可降至仪器探测限以下;在电化学去污过程中,金属的污染水平随电解时间增加呈对数下降趋势,去污系数DF值成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核设施退役与三废治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表面被沾污的不锈钢金属部件,作业环境和人员将面临潜在的放射性污染和受照剂量问题。针对不锈钢金属表面的60Co污染问题,设计了手持式电化学试验装置对不锈钢表面污染进行合理有效的原位去污;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电解液浓度、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等电化学工艺参数,并对不锈钢表面60Co污染进行去污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电化学原位去污方法具有去污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在电解时间为30 s、电解液为10 mol/L硝酸、电流密度为0.3 A/cm2、电极间距为0.4 cm的条件下,此方法对不锈钢表面60Co污染的去污效率可达99.9%以上,腐蚀深度大于10 μm,可使污染降低至环境本底辐射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不锈钢管道内壁的去污问题,开展了金属管道内壁电解去污试验装置的研制。试验装置由阳极转动系统、阴极移动系统、电解液循环系统、试验阳极、试验阴极等组成,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20%(wt)NaNO_3溶液。试验结果表明,本装置运行平稳,操作简单,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干法后处理技术是我国核燃料循环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有发展前景的熔盐电解法在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对元素进行准确地监测以保障安全运行。传统离线检测方法程序复杂、数据分析延迟,而在线监测方法因可以获得实时数据而备受瞩目。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熔盐电解法中不同元素的在线监测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调研分析了电化学法中的循环伏安法、安培法、脉冲法以及光谱法中的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在各种元素的在线监测中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前景,以期对熔盐电解中在线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吸液材料的吸排液综合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及操作性能等材料性能试验,并对垫式柔性电解去污的电解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流密度和极间距,研究两者变化对电解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纤维类是最适于垫式柔性电解去污的吸液材料;电流密度和极间距的变化,对金属腐蚀速率、电解液利用率、连续电解维持时间、电解起始电压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吸液材料相匹配的电解参数建议为:电流密度不大于0.3 A/cm2,极间距不大于4 mm。  相似文献   

8.
核电站放射性系统水介质传输管道经过长期运行,部分管段会出现放射性物质沉积的现象。为了提升管道冲洗去污效果,国内部分核电站开始尝试引入在线超声去污设备,这种设备可安装在管道外侧,通过将超声振动传递至管道内,使内壁沉积物剥落,从而提升管道冲洗的去污效果。在线超声除垢设备在核电站的应用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其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本文主要介绍国内某CPR1000堆型核电站开展管道在线超声去污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分别在60.33 mm、88.9 mm管径管道开展了试验,其中在88.9 mm管径管道试验中选取了松散污染沉积和固定污染沉积两种不同污染类型的管道,试验证明该技术在松散污染沉积管道有较明显的去污效果,具有推广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泡沫去污是将含有去污成分的发泡剂与气相混合,产生的泡沫作用于待去污表面,从而实现将放射性污染物去除的目的。通过充泡或鼓泡法,研究稳定剂和发泡剂浓度、气流量等对去污泡沫性能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剂浓度是泡沫持液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其加入量为2g/L左右,不宜超过3g/L;发泡剂浓度和气流量是去污泡沫性能的次要影响因素,推荐适宜的发泡剂质量浓度和气流量分别为8g/L和7.0m3/h。建议优化设计,以期获取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放射性污染的不锈钢钝化层难以去污的特点,首先模拟不锈钢钝化行为,然后利用臭氧的氧化性改变不锈钢钝化层结构,使放射性核素易于去除,从而提高去污效率。实验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在4mol/L硝酸钝化液中浸泡6h,可得平均厚度26μm的钝化层;利用7.47mg/L的臭氧水,对钝化后的不锈钢污染样片进行氧化120min,可使钝化膜消失;钝化的不锈钢模拟污染样片去污因子随着臭氧水浓度和氧化时间升高而升高,但超过一定时间会到达去污平台,去污因子不再上升。臭氧水的氧化作用可使去污剂的去污因子提高约7.7倍。  相似文献   

11.
The electrolytic separation factor between hydrogen and deuterium was examined using mercury or else platinum cathode immersed in IF NH4Cl in 10v/oD2O water containing cobalt sulfide powder in suspension. Several other kinds of powdered materials in suspension were also studied. In the case of mercury pool electrode, the materials added in suspension we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hydrogen/deuterium separation factor, but powder suspension was ineffective on platinum plate electrode. The powdered material added in suspension served as catalyst on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t the mercury cathode. The influence of the applied potential on the separation factor was studie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5°~80°C. The results provided an indication of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s governing the electro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btained for the separation factor and activation energy gave an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of the hydrogen evolution at the working electrode.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去污对基体材料不锈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电化学去污期间1Cr18Ni9Ti不锈钢试样单位面积质量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及去污前后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变化。结果表明:伴随着失重,试样表面变得光滑;电化学去污对材料抗腐蚀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氚污染手套箱内壁及金属采用擦拭去污和可剥离膜去污。擦拭去污后,手套箱内壁残留氚污染水平降低到20Bq/cm2以下。对氚污染水平高处采用SO42-/TiO2固体超强酸掺杂可剥离膜或聚乙烯醇(PVA)可剥离膜去污,去污因子高,而氚污染水平低的金属通过可剥离膜去污后残留氚为20Bq/cm2。  相似文献   

14.
可剥离膜的研制和去污实验验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涉及自行研制的可剥离涂料在实验室和现场工程应用中的去污效率。由测试、实验和应用的结果可知,这种在基本配方中加人了纳米碳酸钙的可剥离涂料对大部分表面松散型浮尘类污染(实际遇到的大都是类似污染源)的去污效率为80%~90%.且各项指标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乙异羟肟酸(AHA)浓度、酸度、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Ru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酸度为0.2 mol/L时,0.2 mol/L AHA为预处理试剂在80℃保温预处理3 h,Ru在ψ=30%TBP/煤油中的分配比(D(Ru))约降至预处理前的1/3.在选定的上述预处理条件下进行模拟铀纯化循环2D槽串级实验,结果表明,Ru的去污因子(DF(Ru))为1.82×103,较不进行料液预处理时的DF(Ru)提高近6倍.  相似文献   

16.
甲苯/triton-X-100闪烁液广泛运用于各类含水样品中氘浓度的测量,其需求量越来越多。如能将测量用过的闪烁溶液去污、回收,供重复使用,则是极其有益的。本文给出了用NaOH对甲苯/triton-X-100乳化闪烁溶液进行去污,回收的方法。 1.试材 甲苯/triton-X-100闪烁液(甲苯:triton-X-100=25:1(V/V))PPO 6g/l,POPOP 0.5g/l;NaOH AR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