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浙江省横店镇万盛街改造整治项目为例,从城市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层面,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指出找准地域文化介入的切入点,挖掘和提炼街区所在城市的地域文脉属性及特征并加以利用,把地域文脉要素融合到街区的保护及更新中,才能促进城市和历史街区在发展和变革中的协调融合。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街巷、院落、建筑及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是基于文化生态及有机更新等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层面进行的保护和更新。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全面复兴,探索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蒋楠  杨红波 《建筑与文化》2011,(11):120-121
基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念的解读,以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探讨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并从街区、建筑、环境等方面提出有机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沿江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在城市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城中,强调地域文化战略,通过建立文化场所网络、保护历史建筑及营造特色的街区空间、规划混合功能的文化区、建设文化设施与文化产业以及强调政策引导与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达到延续街区传统文脉,恢复传统街区活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谷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刚 《城市规划》2001,25(10):41-45
通过对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 ,运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尝试 ,试图从中探索一种关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佳 《山西建筑》2009,35(5):28-29
以月湖南部地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为实例,以保护历史文脉为前提,寻找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探讨了新世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式,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城市环境整治、功能整合等手段,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品质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Z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中山市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了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方法与内容,并对编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希望对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规划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曾峥  杨静 《规划师》2015,(1):81-85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中山市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了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方法与内容,并对编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希望对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规划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李欢 《山西建筑》2009,35(5):30-31
分析了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历史街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从历史街区文脉的继承、经济的可持续和公众参与三个方面论述了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保护与更新,从而处理好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已从传统的控制性保护逐渐转变为关注街区功能的复兴及文脉的传承。该文以磁器口后街概念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街区文脉的研究,提出坚持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尊重街区历史人文环境的基础上,从空间规划、建筑设计、配套提升三方面提出基于文脉传承的更新策略,以推动街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保存欠佳型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具有其特殊性,其更新改造的比重大于保护整治的比重,对原有街区居民的生活将造成较大影响。如果不从居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忽略居民行为、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简单化地按照常规套路编制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将难以满足居民的要求。基于此,研究结合北京长辛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提出一种以居民行为、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来决定规划方向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路网骨架、建筑形态的运用,从宏观上保存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从微观上为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生活场所。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6,(10)
本文通过回顾过去和分析当下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结合"新常态"概念,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从大规模拆建改造向小规模分阶段有机更新发展;同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开发机构、社会团体和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的保护模式;更注重历史街区内文脉的保留与延续,注重保护历史街区内的社会结构以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在回顾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形成原因;同时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指出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建筑保护更新的几个问题;最后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我国历史街区的规模范围核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7,自引:3,他引:107  
阮仪三  孙萌 《城市规划》2001,25(10):25-32
在回顾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形成原因 ;同时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 ,指出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建筑保护更新的几个问题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我国历史街区的规模范围核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街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明确历史街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异同。同时,探讨了历史街区规划的类型学方法,将类型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肖清  王晓 《山西建筑》2010,36(29):1-2
以湘潭市城正街为对象,从聚落、宗教、邻里、遗迹修复几个方面对城正街的地域文化进行整合和重塑,提出了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要尊重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保护街区的整体环境和人文社会网络,保障体现地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载体,发展文化经济,才能保持历史街区特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邓国安  陈平  王继彪 《规划师》2007,23(9):34-35
珠海路历史街区是北海历史文化的象征,拥有众多的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被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目前,珠海路历史街区存在传统风貌遭到破坏、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应从历史保护和旅游发展角度出发,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产业配置、保护传统文脉、繁荣地区经济等措施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护历史街区,提高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强化历史街区实践的特色与典型性,研究通过分析与回顾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理论和实践进展,从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阶段划分、关注的核心问题、关键的技术与模型及实践模式四方面展开综述和总结,并提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戴俭  沈盛楠 《城市住宅》2021,28(7):81-8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直是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经历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后,逐渐转向以维系历史文脉、留住真正历史文化为导向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重在保护,保护建筑肌理的同时更需维系片区的生活方式,突出多重历史价值.更新进程不仅需注重硬件设施的提质,更需考虑其社会结构、情感依恋等人文方面,使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