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纺纱张力和成纱中示踪纤维的平行伸直的测定分析,证明在摩擦纺纱中逆向引纱的成纱强力约比顺向引纱高1~2cN/tex;同样在逆向引纱中,输棉管道的倾角对成纱强力有显著影响。当管道倾角为25°~28°时,逆向引纱成纱强力最高,纺纱也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输棉通道位置对纤维在纺纱通道中运动的影响,文章以直径42 mm转杯为例,采用Ansys软件中ICEM-CFD建立三维抽气式转杯纺纱通道模型,在Fluent商用软件中计算连续相气体流场,根据连续相计算结果拟合离散相纤维运动轨迹。保持边界条件不变,比较输棉通道位置不同时(Y=13 mm、Y=9.75 mm、Y=6.5 mm)转杯纺纱通道内气流分布特征及纤维运动轨迹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Y=13 mm(工况a)时,输棉通道内气流速度与压强变化梯度最大,有利于伸直纤维;工况b时,转杯凝聚槽负压最大,纤维进入转杯能较好地凝聚汇集,有利于纤维紧密凝聚成纱;输棉通道位置过低(工况c),转杯内部涡流分布不均,不利于转杯高速平稳转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三孔探针针摩擦纺输棉管道的流场进行测定,以矢量形式展现出气流运动状态,揭示了流场的分布规律。指出涡流场的存在是影响成纱结构和质量的主要因素,递增的气流速度分布有利提高成纱质量。输棉管道的形状不同,流场分布亦不同。本文中提出的较为合理的输棉管道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HT1—6型火警探测器江苏省江阴市纺织电器专件厂研制的HT1—6型红外火警探测器.安装于输棉管道系统监控火警,效果良好,深受用户欢迎。该火警探测器由探头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探头有6对12只,安装在抓棉机到凝棉器输棉管道上及豪猪开棉机到凝棉器输棉管道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棉纺厂普遍使用的环行式自动抓棉机,由于中心轴上方输棉管道连接处属静与动配合,多年来普遍存在上下管道偏离中心,造成管道磨坏停台,影响正常生产。为此我厂对抓棉机输棉管道连接部分作了如下改进。采用5mm厚橡胶板做成外径400mm、内径200mm的圆环...  相似文献   

6.
对新型纺纱方法——管道纺纱中的气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对梳棉、剥棉、凝棉、输棉、加捻过程中气流流动以及纤维的相应运动情况进行了论述。通过更好地了解管道纺纱过程各个步骤中的气流情况,可为进一步对纺纱的结构参数及其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输棉管道中棉流阻塞对气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就测试结果对输棉管道气压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自行设计的三种形式不同的输棉管道,对摩擦纺纱的成纱过程中纤维状态和加捻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点改善成纱质量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输棉通道的几何形状以及输棉通道与转杯的空间位置关系对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纤维在输棉通道内的伸直状态。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输棉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特征,并讨论了输棉通道特征数和空间位置角对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特性及纤维伸直状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梳棉通道负压从出口到入口呈现先平稳增加,后急剧增加的趋势,特征数越大,该趋势越明显;输棉通道内部速度差随着特征数增大而增大;空间位置角α增加,输棉通道轴向负压先减小后增大,而输棉通道轴向速度差增大;空间位置角β对输棉通道静压和速度的分布影响较小,它主要改变纤维与转杯的初始接触位置。  相似文献   

10.
我厂有清花机两套,成卷机六台,原用沟道除尘,金属网罩滤尘,过滤面积180米~2。在过滤过程中,金属网面上凝聚纤维膜后,过滤阻压大,输棉管棉流流动不畅,经常堵塞,尘笼凝棉失常,灰尘返扬车间,工作区  相似文献   

11.
梳棉机喂棉方式有棉卷、输棉管和棉箱三种型式,棉纺以输棉管为多但仍有种种问题。困棉块大小不同,比重有差异而沉降速度也有差异,离喂入部分近的和远的棉片中棉块大小也不同。特别是比重不同的纤维相混合的场合有重的纤维偏向于近的输棉管内  相似文献   

12.
梳理机凝聚辊缠棉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凝聚辊缠棉是杂乱式梳理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系因凝聚辊的针面负荷过重而引起。不同纤维的缠棉程度不相同。通过提高凝聚率,可以改善不同纤维的缠棉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上棉卅一厂大搞清钢工序的改造,大面积推广简易式高产化纤清钢联合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厂部分车间清钢工序改造的技术特点是“五个化”,即布局合理化、生产连续化、结构简易化、输棉气流化、控制电子化。 1.布局合理化:原来清棉机械排列布局很不合理,棉包和棉卷运输不便,浪费人力物力。通过改造后,机械重新排列,清棉机掉头,成套机器大搬家,并整齐合理地安排了各条输棉管道,解决了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其主要优点是:进棉包的运输线和清钢联输棉管道路线都大大缩短,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2.生产连续化:清钢连接的工艺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清钢联管道基本规律的分析,采用了以红外发光二极管、硅光敏三极管为传感器的管道棉流量检测仪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清钢联有回棉管道棉流量监控系统,并将该系统置于工广试用。实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对管道棉流量进行监控,且能改善由于管道输棉不匀和由此引起的其它因素对生条不匀的影响,为生条的均匀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非织造布罗拉梳理机金属针布握持、转移纤维能力,避免在梳理过程中出现不抓棉、掉网、飞花、内凝聚辊缠棉的问题,分析研发的3类高转移率金属针布齿条的齿形结构及型号,并在浙江、安徽使用不同梳理机对不同品种纤维进行试纺。结果表明:高转移率金属针布齿条齿形设计基本合理,对纤维的抓取、控制能力增强,梳理和转移效果提高,适用于包卷中道夫、道夫、工作辊和外凝聚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计算机检测技术,通过引入随机过程概念,对气流输棉管出口处运动纤维的状态进行了量化处理,从而说明了纤维流状状态和各有关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凝聚槽类型对转杯内气流场的影响,采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转杯纺纱通道的几何模型,应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纺纱通道内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纺纱通道内气流场的分布,包括压力场分布和速度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以U型槽为例,转杯内静压绝大部分处于-8 287.91~-2 370.92 Pa之间,输棉通道出口与凝聚槽交汇处存在一小部分高压区;输棉通道内的气流呈加速运动,并在出口处达到最大值,约为220 m/s;在相同工艺条件下,V型槽内的速度与静压均高于U型槽,凝聚须条纤维间抱合力较U型槽更紧密,捻度更易于传递,所纺纱线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TC-1A型清棉金属探除器是无锡江宁机械厂生产制造的新产品。该设备主要安装在棉纺厂前纺清花工序中抓棉机与混棉机上的凝棉器之间的输棉管道上。用来检测和清除混入棉花、纤维中的金属杂物,以防机械损坏及火警事故的发生。1988年12月,TC-1A型金探仪安装于上海第十五棉纺厂。现将两年多来的生产实践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该厂有一套精梳落棉直接喂入梳棉机的连续生产线,如图所示。在每台精梳机的背面装有落棉吸斗。它们与总输棉管相通。总输棉管借电子——气流阀与凝棉器连接。每台精梳机的输棉管也有阀门。精梳机的落棉断断续续地被输送到凝棉器A,而后到达给棉机储棉箱。给棉机储棉箱中的棉量由一检测器进行控制。当储棉箱棉量达到饱和点时,则纤维输向另一  相似文献   

20.
狄剑锋  赵书林 《纺织学报》1993,14(12):18-20
本介绍了中细特摩擦纺纱机的分梳装置、输棉管道、尘笼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