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石油焦的特性研究及配煤炼焦试验,考察其对配煤黏结性能及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石油焦会引起煤的黏结指数下降,加入石油焦配煤炼焦会降低焦炭灰分,提高焦炭硫分,降低焦炭冷强度,提高焦炭热强度。  相似文献   

2.
添加炭素物料改善焦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向炼焦配煤中添加石油焦、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并炼焦处理,研究了添加炭素物料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少量炭素物料有效地提高了焦炭强度并降低了焦炭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添加石油焦改善冶金焦铸造焦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志坚  靳瑛 《煤化工》1997,(1):37-40,46
本文论述了国外添加石油焦提高焦炭质量的研究动向。指出在强粘结性煤中添加一定量的细粒石油焦能减少焦炭的裂纹和孔隙率,降低焦炭的反应性,增加焦炭的机械强度和反应后强度,提高焦炭的块度,可满足铸造焦和冶金焦的质量要求。表明石油焦的添加量和粒度对焦炭性能有较大影响,并对石油焦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在炼焦煤短缺或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有几家炼焦厂在炼焦煤中添加石油焦。与国内或进口焦煤相比,石油焦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配煤添加石油焦生产焦炭的质量取决于配合煤性质、石油焦的特性及添加量。本研究旨在探索配合煤中添加石油焦所产焦炭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预处理不黏煤对配煤炼焦特性的影响,利用小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了预处理不黏煤与未处理不黏煤配煤对配煤变质程度、黏结性能、小焦炉炼焦焦炭冷热强度及光学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不黏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由0.46%上升到1.20%,其根本原因是处理后含氧官能团含量降低;预处理后不黏煤仍没有黏结性,但配煤黏结性的下降幅度减小。小焦炉炼焦试验表明,添加不黏煤的焦炭冷热强度降低,在相同配比下添加预处理煤的焦炭强度降低幅度更小,在配比3%时,预处理不黏煤的焦炭转鼓强度上升了0.5%,反应后强度降低1%;而未处理不黏煤的转鼓强度和反应后强度分别降低了1%和4%,其主要原因是焦炭光学组织中中粒镶嵌结构增加,焦炭各项异性指数提高7.7%~15.8%。  相似文献   

6.
商铁成 《洁净煤技术》2012,(6):39-43,48
以华北地区某焦化厂炼焦用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础煤样和添加剂性质分析,说明各煤样及添加剂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配煤方案,得到了配合煤及焦炭的性质。依据煤岩学观点和共炭化炼焦理论,以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替代部分强黏结煤,或以焦粉、石油焦作为瘦化剂炼焦,通过与基础炼焦煤配合后进行炼焦试验,对添加剂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是较为理想的黏结剂,配入量以3%~5%为宜;无烟煤最佳配入量为5%;无烟煤、焦粉、石油焦是常用的瘦化剂,其中无烟煤提高焦炭耐磨强度作用显著,焦粉降低配合煤挥发分作用突出,石油焦在降灰及提高焦炭块度等方面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刘军 《煤化工》2010,38(3):45-47
为优化焦炭质量,扩大炼焦煤资源,对加拿大煤进行了单种煤炼焦试验和配煤炼焦试验,通过不同级别的试验,优选出最佳配煤方案并运用于生产中。研究发现:该加拿大煤稳定性好,配加10%可在保持焦炭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部分替代优质主焦煤,并有效降低焦炭灰分、硫分。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主焦煤资源短缺而气煤储量相对丰富的资源特点,采用气煤为主焦化煤种,配用焦粉做瘦化剂,并添加一定量的沥青作粘结剂,通过系列配煤方案制备铸造型焦,获得可制备一级铸造焦的优化配煤方案为45:50:5。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煤和沥青配入量减少,焦炭的M40提高,气孔率Ps降低,焦炭显微结构越趋向于致密化。在实验配比条件下,沥青添加量降低对于焦炭强度提高的影响较气煤显著;而气煤配比减少对于焦炭气孔率降低的影响较沥青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低阶煤在配煤炼焦中的配入比例,以低灰低硫低阶烟煤为原料,通过热改性预处理工艺得到提质改性煤。将低阶煤与改性煤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成炼焦用煤,通过5 kg焦炉试验,研究了改质低阶煤对配煤及炼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低阶烟煤配入比例由小于3%提高到5%,5%以后焦炭质量明显劣化;改性煤添加比例为6%时,混煤黏结性最好,反应后强度增加约4%,而冷态强度变化不大。采用型煤技术可使改性煤配入量达到7%~10%,由于提高了混煤的密度,使炭化过程中半焦化阶段的收缩降低而使焦炭裂纹减少,煤中黏结组分和惰性组分的胶结作用得到改善,提高了煤的结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矿物质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9种金属氧化物按干煤量0.5%、1%、3%、5%添加到马钢配煤、芦岭煤、古交煤中炼成坩埚焦后,测定焦炭的显微强度、结构强度、焦炭反应性。结果表明:PbO、B2O3、V2O5使焦炭强度显著下降;SiO2、TiO2使焦炭强度略微下降;MnO2、Al2O3、CuO、ZnO对焦炭强度无明显影响。过渡金属对焦炭反应性起正催化作用,硼族元素对焦炭反应性起负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配入粘结剂生产优质焦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配煤炼焦原理、煤的成焦特性及粘结剂的性质,结合宣钢煤源情况,进行了在单种煤、配合煤中配入粘结剂的炼焦实验室研究、半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与配粘结剂前相比,冶金焦冷强度、热性能指标得到大幅改善,取得了提高焦炭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40kg焦炉上进行了多方案的配煤炼焦试验,并对单种煤及配合煤炼焦的焦炭热反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种焦煤炼焦时25JM的反应后强度最好;配合煤中控制主焦煤的配入比例,适当配入14SM、1/2ZN或26FM后,焦炭的热反应性比单种焦煤炼焦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焦化固体废弃物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焦化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5kg小焦炉上进行配煤炼焦实验,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分别用2.0%的焦油渣、焦粉、活性污泥替代肥煤、瘦煤、肥煤炼焦。通过正交实验,找出配煤比固定时废弃物的最佳添加量。添加1.0%焦粉、2.0%焦油渣和1.0%活性污泥时所炼制的焦炭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焦炭强度与热性质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kg小焦记上进行了11种单种煤和8种配煤方案的炼焦试验,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单一的煤质指标与焦炭强度的关系不明显,多因素指标进行焦炭质量的预测效果较好;焦炭反应性与单一煤质指标中Vd、^—Rmax^0、Ad之间有较好的关系,且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 2 0 kg实验焦炉上进行的焦粉回配炼焦工艺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在生产设备中添加适量的焦粉进行炼焦是可行的 ,并分析了焦粉的粒度和焦粉的配入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最终认为在炼焦生产中配入3%~ 5 %的焦粉是一种可行的工艺。  相似文献   

16.
黄书明 《煤化工》2012,40(4):36-38,45
介绍了JN43-80型焦炉由顶装炼焦改为捣固炼焦的改造工程,对比了改造前后炼焦用煤质量指标、配煤煤种和比例、用煤量、焦炭质量指标、化工产品回收率等。顶装炼焦改为捣固炼焦具有减少主焦煤配入量、增加气煤的配入量、提高焦炭产量等优势,通过改造,可使焦化企业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7.
齐婳 《煤化工》2007,35(5):34-37
针对济钢焦化厂6#、7#焦炉焦炭M40下降约2%,相关部门对槽内煤质、配煤准确度、焦炉热工操作及配煤指标等系统进行了排查,确认了配用的瘦煤G值低导致配合煤黏结性不足是本次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配煤结构、提高配合煤黏结性、延长结焦时间等措施,使焦炭质量恢复到M40 84.0%的正常水平。并提出要建立焦炭质量波动预警机制,提高焦炭质量过程控制能力,加强操作、管理水平,以确保高炉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黄剑平 《煤化工》2021,49(1):68-71
为实现生产控煤任务,进行了水煤浆气化装置的掺焦运行实践。研究了石油焦掺加比例对煤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及生产运行表明,掺加石油焦后,煤浆浓度提高,黏度降低。针对生产中掺加石油焦后水煤浆气化炉、渣水系统、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工艺调整和优化措施,实践表明,水煤浆气化装置掺加石油焦运行,在完成控煤任务的同时,保证了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乔宏芳 《煤化工》2013,(6):57-59
在配合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煤沥青,进行了40 kg小焦炉试验,确定了煤沥青最佳配入比例为3%;在此基础上,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确定了改质沥青配入量为3%的工业焦炉试生产配煤方案。大容积顶装焦炉工业试生产结果表明,配入适当比例的沥青,在焦煤和肥煤总配比减少、贫瘦煤和不黏煤增加的情况下,可有效保证焦炭质量,拓宽炼焦煤资源,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利用焦炭反应性装置对在2kg焦炉上实验所得的废塑料配煤炼焦焦炭进行热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废塑料的配入量为1%~5%时,各配煤样品所得的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用废塑料代替3%以内的瘦煤炼焦,所得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废塑料代替其他煤种炼焦所得焦炭的热性能指标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