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上,13家化纤联盟企业以合力之势联合参展,除了企业各自的特色产品外,此次联盟企业将重点展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302800)——"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的系列原液着色产品,如原液着色色母粒、纤维及原液着色的纺织服装产品,旨在进一步推进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的市场化应用,促进原液着色产品的推广,扩大  相似文献   

2.
正"十三五"期间,来自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17家单位,为加速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的发展共同发力2月19日,科技部网站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3月9日,针对专项中,2016年启动的37个子任务中"化纤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所涉及的"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  相似文献   

3.
正在2016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16家成员单位参展,以"高品质原液着色科技"为主题,推广联盟的"逸绵"品牌。展品包括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及纺织品、超仿棉聚酯纤维及纺织品,全产业链展示  相似文献   

4.
正从色母粒的制备到有色纤维直至成衣制作,有效保证了各环节的高品质与可持续发展9月25日-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8.2馆,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化纤联盟")再度集结13家纺织化纤企业亮相2019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本次联展上,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参展重点依旧是逸绵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计划——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科技内涵、高端应用是此次联盟参展的核心。将展现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包含色母粒与色浆制造技术,纤维柔性化制造技术,纺织品设计、加工与标准等。  相似文献   

6.
色丝潮起     
<正>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瞄准色丝发力,打造"色丝时代"出品过"超仿棉"的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一个目标是做强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7月14日在浙江萧山召开了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阶段重点工作研讨会,吸引了涤纶、锦纶、粘胶、腈纶等4大领域30多家企业。联盟理事长赵强在会上表示,化纤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4月19日,由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技术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审议会在京举办。会上,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处长蒋志君介绍了项目评估相关管理规定,编制实施方案的5项核心关键,特别强调了项目牵头单位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均高于2016年度考核指标5月1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302800——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进展情况汇报会在北京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举行。据介绍,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均高于2016年度考核指标。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处长蒋志君,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李秋小,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宇,化纤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1日-13日,2017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2017中国国际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等四大专业展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拉开帷幕。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CTA)+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结5.1馆C112展位,带来了希赛尔、聚乙烯防弹背心、三维编织数据线、铜离子抗菌防霉纤维、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产品等创新科技产品。据悉,拥有60余年历史,纺织行业最大的产业技术研发基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以整体形象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2年进入化纤领域,午和(江苏)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午和纤维")就从未缺席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今年,企业一系列的差异化涤纶产品又为展会带来了一抹新绿。在环保法规不断趋严、水资源匮乏、排污处理要求更高的形势下,午和纤维的原液着色技术受到了市场高度关注。据午和纤维总经理乔智介绍,在当前环保政策越加严厉的大背景下,原液着色技术能省去织物后道染整环节,既节省成本,也更加环保;而原液着色纤维因其后加工污染小、能耗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技术应用"获批立项。  相似文献   

12.
正高品质、高功能原液着色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环保压力的增加对于印染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传统工艺需要经过纺丝、印染、后整理等多个环节才能得到有颜色的最终产品,而原液着色纤维顾名思义就是在纺丝溶液或熔体中加入着色剂,经纺丝过程后便可得到的有色纤维,也称为无染纤维或纺前染色纤维,从而避免了印染废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非织造布生产与化纤的技术革新紧密相关。具有阻燃、抗菌、亲水、抗静电和其他性能的纤维 ,异形、双组分、三组分纤维 ,高弹和低弹、易染色表面的和原液着色的纤维 ,低熔点纤维 ,高吸附性纤维 ,高强纤维 ,弹性纤维 ,超细 (小于 1 .7dtex)和超粗 (大于 1 0 0dtex)纤维 ,高模量纤维 ,耐热、耐光、保温纤维和其他许多新纤维的出现 ,结合现代生产方法 (纺粘法 /熔喷法、水刺法、化学加固法和热加固法 )生产非织造布 ,近年来形成了高速发展的非织造布行业。西欧 63家公司正努力生产多种多样的纤维品种 ,这些品种适用于干法、湿法、水刺法、热加固…  相似文献   

14.
《网印工业》2012,(7):57
2012年6月29日,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携同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和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联合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恒田企业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发起的"中国绿色无染纺织创新联盟"正式启动。据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介绍,该联盟致力于原液着色纤维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的研究,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成创新,共同突破无染纺织技术发展瓶颈,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旨在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5.
正奖项包括科技进步奖7项、专利奖1项2019年12月6日,在"纺织之光"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上,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所属公司共获得8项奖励,其中7个项目获得科学技术奖之科技进步奖,包含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1项专利优秀奖。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的"高值化聚酯纤维柔性及绿色制造集成技术"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纺院牵头承担的"熔体直纺高品质深染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和"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应用技术开发"项目,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卫材专用竹炭粘胶纤维及其水刺非织造布关  相似文献   

16.
综述生物质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3类绿色纤维的研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生物质化学纤维包括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物理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原液着色纤维的常见品种包括原液着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等。通过分析各纤维的优势与研究现状,为纺织企业提供更多从原料到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液着色对所用水性色浆的性能要求,以及黏胶纤维、莫代尔纤维、Lyocell纤维等不同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液着色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生产工艺优化情况。提出了提升原液着色用水性色浆与纤维纺丝原液的相容性、降低色浆粒径分布、规避环境安全风险、避免颜料颗粒对原液着色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优化纺丝工艺等推进该技术应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入选理由:凭借着高效环保的工艺技术路线以及项目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等优势,"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了2016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时,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超细、原液着色、细旦长丝开发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其超细聚酰亚胺纤维单丝纤度已达0.5~0.8dtex,且已经实现了规模化量产;全球首创的干法原液着色聚酰亚胺纤维的量产技术也已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9.
<正>各种天然彩色纤维在我国普通大众的心目中尚属新奇的产品。诸如"棉花还有绿色的"、"蚕茧还有黄褐色的"之类的惊叹。无染纤维主要分为天然彩色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两大类。天然无染纤维主要包括彩色棉花、彩色兔毛、彩色蚕丝等;原液着色纤维又称色纺纤维、纺前染色纤维,主要包括无染聚酯纤维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原液着色纤维,将棉型纤维通过纺、织、后整理特种加工技术,生产出具有细腻绒面风格、色彩丰富的毛型风格面料,最终实现色织产品高质化与高值化的集成技术。该技术为原液着色纤维的推广应用以及色织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整个色织行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了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