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控制喂入时间及喂入速度,利用等线密度段彩纱纺纱方法,在多功能细纱机上纺制具有两种颜色彩段循环的段彩纱.根据错位循环原理,对不同分段时间和幅宽条件下的段彩纱针织物图案效果的形成规律进行了探究,发现段彩针织物在纬编循环中积聚成规律分布的色块,形成一定的图案效果,同时发现在织物幅宽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情况下,织物上会形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案;段彩纱线的彩段比例不同,形成的图案形状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环锭纺细纱机纺制段彩竹节纱,饰纱须条受双区牵伸作用,存在段彩竹节复合片段长度波动较大,彩节形态稳定性差,影响织物产品花式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区牵伸的两通道纺纱装置纺制段彩竹节纱新方法,并解析双区牵伸、单区牵伸纺纱方法对段彩竹节纱复合片段成纱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借助纱线图像连续采集装置,对段彩竹节纱复合片段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单区牵伸两通道环锭纺的段彩竹节纱,其段彩竹节片段长度稳定性和段彩竹节形态均优于双区牵伸环锭纺段彩竹节纱,20 mm短片段段彩竹节的长度变异系数由30.5%降低至16.3%,80 mm的中长片段段彩竹节的长度变异系数由10.1%降低至6.2%。  相似文献   

3.
段彩纱色彩丰富,面料立体感强,但纱线强度较低,花纹图案重现率低,因此难以大批量生产。探究了双色段彩纱单位长度上的色段数对纱线强度的影响,当50 cm纱线内色段数少于5个时,纱线的强度稳定性较好。通过纹织CAD模拟不同投纬方式下段彩纱的织物图案,并与实际织造的段彩纱织物图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分析了段彩纱循环长度、各彩段长度比例、投纬方式以及织物幅宽对织物图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识别规则竹节纱的外观参数,用扫描仪得到均匀缠绕在黑板上的竹节纱的黑白二值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旋转、拼接,组成连续的竹节纱图像。在读取竹节纱直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周期函数的相关性,确定竹节纱外观参数变化的周期。通过对若干个变化周期内竹节纱直径的频数分析,得出竹节纱的基纱直径和竹节直径。再以一定数量的周期长度的竹节纱段进行分析,找出基纱和竹节部分的分界位置,从而得到各基纱段和竹节段的长度,给出完整的竹节纱外观参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图像法测量竹节纱捻度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准确测定竹节纱的捻度,了解捻度在竹节纱基纱和竹节部分的分布情况,采用图像法及纤维示踪法对10种竹节纱样品的基纱和竹节部分的捻角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捻度分布与竹节纱规格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图像法和纤维示踪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竹节纱基纱与竹节部分的捻度;基纱和竹节部分的捻度的大小及分布受基纱号数、节长、节距及竹节倍数的影响.在竹节倍数增加时,基纱捻度增加而竹节捻度减少;在竹节纱循环周期内,竹节长度增大,竹节捻度增大,基纱捻度也增大,基纱与竹节纱捻度差减小;当竹节长度占竹节纱周期长度一半时,基纱与竹节纱捻度差又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竹节纱捻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规律,介绍了三通道数码细纱机纺制竹节纱的原理以及数码纺竹节纱的纱线结构。分析了竹节纱的捻度分布机制,借助于竹节纱杆件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基于数码竹节纱的螺旋状结构,测试了不同竹节倍率、不同设定捻度及不同竹节长度与基纱长度比值下的竹节两端每厘米内的捻回数,实验揭示并验证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规律,即竹节部分的捻回数小于设定捻度,基纱部分某一位置会出现较高捻度,然后趋于设定捻度。实验出发现:基纱部分容易出现过捻现象,因此竹节纱生产时,在保证竹节部分强力条件下,捻度应偏低设置。  相似文献   

7.
段彩纱是花式纱线的一种,对段彩纱织物图案的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嵌入式段彩纱纬纱起始织入位置、颜色和色段长度、色段间隔距离、打纬方式等的分析,表明段彩纱色段起始织入颜色的差别对织物图案的形成没有影响,但色段长度不同形成的织物图案也不同;相同色段数量的段彩纱,色段之间间隔距离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织物设计灵感来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段彩竹节纱的纺纱工艺。通过细纱机加装段彩竹节纱控制装置,成功纺制出不同竹节倍率的30 tex、40 tex和50 tex段彩竹节纱。测试了成纱性能并对喂入偏差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竹节倍率下,纱的断裂强度、伸长率以及有害毛羽数量随着号数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纱号下,纱的断裂强度、伸长率随着竹节倍率的增大而减小,而纱的有害毛羽数量随着竹节倍率的增大而增大。指出:该纺纱装置存在的喂入偏差会使彩段竹节纱形成粗、细过度段,对成纱的粗细分布及彩段比例等产生干扰,影响设计风格,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相似文献   

9.
朱洋  陈革  薛元 《纺织学报》2016,37(8):47-53
为提高花色针织物的设计水平和效率,基于数控环锭细纱机的耦合牵伸系统纺制多组分新型彩虹段彩纱。以织物幅宽、彩虹纱颜色数及纱线花型周期长度为基本要素,构建了竖向、横向、交错、点状及复杂图案形成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彩虹段彩纱构造针织物图案的机制。在此基础上,用Java语言开发出彩虹纱针织物图案设计仿真软件。软件包括文件操作、参数设置、正向推导、反向推导4个模块。正向推导从纱线段彩分布长度、织物幅宽、圈长等参数推导出纱线在纬编横机上织成的织物图案;反向推导是通过仿真软件设计织物图案,再分析计算出段彩长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过渡段在6cm以内的新型双色等线密度段彩纱编织纬编针织物时色段错位循环图案形成机制,通过实验试纺试织并结合计算机方格填色模拟,揭示织物上菱形图案受段彩纱总循环段长、色段段长比及织物幅宽用纱量的影响。当织物幅宽针数接近n/2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时,菱形图案的清晰度高;当幅宽用纱量以纱线总循环段长1/2的整数倍增加时,幅宽内菱形个数成1/2整倍数增加。并给出幅宽针数为n/2±(0~1/8)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内时纯色菱形块长宽高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0 tex 40/30/30粘胶/锦纶/棉半精纺竹节纱的基纱段捻度与竹节段捻度进行测试,分析讨论了半精纺竹节纱的捻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竹节纱的竹节倍率、竹节间距、竹节长度这3个结构参数对竹节纱捻度分布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环锭纺竹节纱捻度分布及其对强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环锭纺竹节纱在加捻过程中的扭应力分布状况,采用杆件扭转模型,建立了竹节纱加捻扭转的数学模型。借助这一模型分析了竹节纱的4个参数(基纱直径、竹节直径、竹节间隔以及竹节长度)对捻度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竹节部分的捻度总小于设计捻度,主要受竹节直径与基纱直径比值的影响,比值越大,减少越明显;基纱部分的捻度总大于设计捻度,主要受竹节长度与竹节间隔比值的影响,比值越大,增加越明显。在捻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竹节纱捻度分布对强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一般情况下,竹节部分的捻度下降对强力的影响不及竹节部分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增多的影响,因而竹节部分的纱线强力高于基纱部分的强力,竹节纱强力的大小与捻度和基纱捻度相同的普通纱强力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探讨段彩纱在色织物开发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等线密度段彩纱设计色织物的原理和方法;以两个分段时间为基础,设计了不同色段长度、配色及素色纱条件下的8种段彩纱织物;当色段长度不相同时,两种织物图案形状与颜色深浅差异较大;采用不同配色时,可以得到图案相同但风格不同的织物;利用不同的素色纱与段彩纱组合,可以突出段彩纱织物的新颖性。认为:通过改变段彩纱的色段长度、配色及素色纱,可以开发出多种风格的段彩纱织物,丰富色织物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EJM128K型细纱机上加装ZJ-5C段彩竹节纱装置研究其成纱质量,对所纺的段彩竹节纱进行毛羽和单纱强力测试。研究表明:段彩竹节长度增加时,有害毛羽增加,单纱强力降低;白纱长度增加时,有害毛羽有所减少,而单纱强力降低;增加单纱设计捻度时,单纱强力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郭明瑞  高卫东 《纺织学报》2022,43(11):41-45
为明晰基于环锭数码纺纱技术特点所纺数码纺纱线的特征分类,以及对后道织物结构与外观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两通道全二级牵伸数码纺技术原理,纺制一系列变化线密度和混纺比的多类变纱。数码纺纱线的特征参数可定义为:基准线密度、周期长度、混纺比(线密度)变化区间、周期内片段数(或片段变化梯度)。通过对数码纺纱线及其织物分析得到:混纺比(线密度)的变化区间越大,段彩(竹节)效应越强;周期长度决定织物横条的宽度,周期越长,横条越宽;一个周期中包含的片段数量多少对织物段彩(竹节)效应强弱有一定的影响,片段数量增多,段彩(竹节)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6.
环锭纺竹节纱捻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张梅 《棉纺织技术》2004,32(2):12-15
对纱线粗细不匀造成成纱捻度分布不匀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环锭纺竹节纱的捻度进行测试,分析了竹节长度、竹节间距和竹节倍数三个基本参数对竹节纱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节倍数和竹节长度对竹节和基纱的捻度变化影响较大,竹节间距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增加竹节长度来减少竹节纱的捻度不匀;竹节纱追加捻度后,竹节处捻度增加较少,不能有效提高竹节纱强力,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竹节纱规格参数来改善竹节纱强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EJM128K型细纱机上加装ZJ-5C段彩竹节纱装置研究其成纱质量,对所纺的段彩竹节纱进行毛羽和单纱强力测试。研究表明:段彩竹节长度增加时,有害毛羽增加,单纱强力降低;白纱长度增加时,有害毛羽有所减少,而单纱强力降低;增加单纱设计捻度时,单纱强力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竹节纱外观信号的观察,根据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信号奇异性检测的原理,识别出竹节纱竹节部分并实现竹节与基纱分界点的定位。为了提高定位的准确性,通过交替投影算法实现对竹节纱的信号重建,同时分析了纱线条干不匀和棉结对竹节识别的影响,设定阈值在算法设计中消除两者对竹节识别的干扰,最后设计出竹节长度、竹节间距、竹节倍率和基纱细度这4个外观参数的计算公式,为新型竹节纱检测仪器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纱线结构的研究,在细纱机上将段彩纱、竹节纱两种纺纱技术结合在一起,成功开发出半精纺竹节段彩纱。在研发过程中,对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探讨,经过多次试验,优化了参数配置,解决了生产中影响纱线质量的因素,成功开发出风格独特的半精纺竹节段彩纱。  相似文献   

20.
《毛纺科技》2021,49(6)
为丰富纱线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对服装材料多样化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支全毛短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将环锭细纱机前罗拉胶辊进行异形化设计,以100%澳毛为原料,以20 tex纱线为基纱,竹节长度分别设置为20、25和30 mm,竹节间距分别设置为90、95和100 mm,竹节倍率分别设置为基纱的2.0、2.5和3.0倍,纺制7组不同品种的平均线密度20~30 tex的高支全毛短竹节纱,分析成纱外观特征和性能,优化成纱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纺制的全毛竹节纱可以灵活控制纱线线密度和竹节长度,产品风格优异;一定范围内,高支全毛短竹节纱竹节过渡长度与竹节长度、竹节间距成正比,成纱强度、毛羽数量与竹节长度、倍率成正比,与竹节间距成反比;当高支全毛短竹节纱存在固定位置强力弱节时,竹节参数对成纱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