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用好梳棉机用金属针布,稳定梳理质量,介绍金属针布的类别和特点,分析其纤维与针布、杂质与针布摩擦是导致针布磨损的原因,从金属针布磨损部位的修复及影响磨损的因素方面强调针布维护注意事项,并从合理设计齿条齿形、表面处理技术等方面提出减少金属针布磨损的措施。实践表明:应对不同的金属针布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方能够保持其锋利度,提高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充分发挥金属针布梳理纤维、降低棉结、减少纤维损伤和短绒的功能;根据纤维特性,合理设计制造金属针布用齿条,优化配置梳理工艺,加强针布管理,可有效减少针布的磨损、钝化,稳定纤维梳理质量,实现梳棉机高速、高效、高产、低耗目的。  相似文献   

2.
梳理针布的磨损及其与梳理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青 《棉纺织技术》1997,25(9):10-16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针布磨损作了大量观察和研究,根据摩擦磨损理论对梳理过程中纤维与针布间的磨损机理作了论述,并从梳针对纤维的梳理作用分析了针布磨损对梳理质量的影响和磨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延长梳理机用金属针布的使用寿命、提高梳理质量,从针尖角均匀度、针后表面粗糙度、针尖磨损均匀度和底布开裂程度方面分析弹性盖板针布状态并对其磨损进行判别,从齿条齿尖状态、针布表面状态和齿条齿型方面分析金属针布状态并对其磨损进行判别。通过介绍梳理机用针布接针部位及表现,分析锡林针布与弹性盖板针布、刺辊针布、道夫针布、固定盖板针布及清洁器、罩板以及刺辊—预分梳板接针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指出:针布接针主要因为基础件精度和平面度不良,各梳理元件间隔距突变、走动或失控以及操作不当或较大杂物进入等;实践中要保证梳棉机安全稳定运行,宜采取合理的工艺设计、针布配置及正确的维护方式,避免接针造成针布损伤、爆裂、报废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高速高质量纺纱需求,分析影响金属针布梳理效果的因素,通过优选金属针布材质、齿条齿型、优化齿尖几何尺寸、进行锥齿化处理和复合涂层处理等方法,开发出具有硬度高、表面粗糙度Ra值小、使用周期长、防腐蚀性能高以及免维护等特点的新型复合涂层金属针布齿条;以纺OE T 28.1 tex, CJ 14.6 tex和R 11.8 tex纱为例,对比分析普通金属针布与新型复合涂层金属针布成纱质量及磨损情况。指出:新型复合涂层金属针布齿条齿部硬度比普通齿条提高了20%~30%,表面粗糙度Ra值达0.06μm,齿顶宽较普通金属针布齿条减小约60%,具有耐磨性好、棉结清除率高、短绒增长率低、使用寿命长、适纺范围广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金属针布的新旧状态对非织造布单网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锡林和道夫更换金属针布前后的纤维单网质量情况分析 ,论述了针布新旧状态对纤网质量的影响 ,分析了原因 ,针对针布在长期使用后发生的磨损和轧伤现象 ,提出了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费青 《纺织器材》2002,29(2):25-27
详细介绍了电子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袖珍显微镜在针布维护使用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针布磨损及其对棉结,梳理的影响和针布磨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全新 《纺织器材》2012,39(4):26-29
为了提高金属针布的包卷质量,保证在后续使用中充分发挥其工艺作用,从包卷方法入手,对主机的要求、包卷前的准备、包卷的主要工艺、包卷过程的监控和包卷后的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①金属针布齿条的设计、制造、包卷和使用、维护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相互促进、相互配合;②包卷前要认真检查滚筒直线度、径向跳动、动平衡及斜磨量等符合要求,将包卷平整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③包卷过程应时刻注意机械稳定性、工艺正确性和针布齿条的平整性,并注重包卷后处理。强调金属针布的包卷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优良的金属针布齿条必须包卷后状态良好,才能为后续使用发挥梳理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缪定蜀 《纺织器材》2013,40(4):28-35
为了降低纺织企业使用针布成本,生产高品质纱线,并适应高产梳棉机的需要,介绍了国产针布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了国产针布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针布齿形参数、上机工艺配置、设备基础工作、磨砺及隔距、包卷质量、维护周期管理6个方面阐述了国产高产针布的使用体会。指出:高端优质国产针布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基本能达到国外同类针布的品质及生产效果;好的针布仍须有好的检测手段和精细管理制度来保证,即全面系统地从针布上车前精心准备至针布使用全过程的科学管理维护与使用,包括梳棉机本身加工精度及装配质量、针布的选型与配套、针布工艺上车与准确性、针布的包覆效果与磨修周期等应真正做到位,在高产条件下,生条棉结数及去除率能长期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达到进口高档针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金属针布的使用寿命,开发高耐磨金属针布齿条,介绍目前国内对金属针布磨损机理研究以及研究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几种不同材质新型金属针布齿条的微观形貌;通过对涡流纺和静电纺用分梳辊金属针布齿条进行电镜微观形貌观察和磨损量测定,推断磨损机理;根据耐磨度、材质、金相组织和表面粗糙度等,分析影响金属针布磨损的因素。提出:在常规纺纱中,金属针布的磨损是以软磨料反复冲击疲劳和氧化腐蚀相结合为主的磨损,但也存在硬磨料犁耕磨损;在静电纺纱中,分梳辊金属针布的磨损为电化学腐蚀;在化纤纺中,除软磨料冲击疲劳对金属针布的磨损外,还存在化学腐蚀磨损;影响金属针布磨损的主要因素有齿条表面氧化皮、表面粗糙度、钢材成份、金相组织、梳棉机高速高产以及小隔距、强分梳纺纱技术和高温高湿的纺纱环境等,为研究金属针布齿条选材、制造工艺和表面处理,延长金属针布使用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梳棉梳理专件选型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介绍了梳棉梳理专件选型方法、更换周期和保养中的注意事项。结合原棉特性和梳棉针布状态,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实践证明:通过采取调整梳棉有关工艺参数,合理梳理专件配套使用,按照使用周期更换针布,严格控制盖板磨砺周期等措施后,可以有效地稳定并提高成纱质量。认为:强化梳棉梳理专件管理和优化梳棉工艺参数配置是保证梳棉生条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刺辊金属针布使用寿命和梳理效果,分析刺辊金属针布梳理特点及不同磨损部位的状态;从材质优选、齿形合理设计、齿体锥齿化处理、齿顶宽优化、热处理工艺优化以及表面强化涂层处理等详述高耐磨刺辊金属针布设计原理;通过不同梳棉机梳理不同纤维实际案例,分析其性能和纺纱效果。表明:纤维对刺辊金属针布齿尖、齿前面、齿侧面、侧棱的摩擦磨损以及化学锈蚀磨损,会导致针布梳理效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高耐磨刺辊金属针布齿条表面光洁,针布耐磨度、锋利度、平整度和淬火均匀度均大幅提升,具有梳理效果好、纤维损伤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探讨梳理器材对差别化纤维的梳理效果。通过试验,对比介绍了不同的锡林针布、盖板针布、道夫针布及附加分梳元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梳棉工艺和不同的纤维,确定了较好的工艺参数以及针布使用保养周期。在差别化纤维梳理器材的选择上,在保证有效梳理的同时,要保证纤维的顺利转移,针布密度一般偏大控制。  相似文献   

13.
《纺织器材》2001,28(2):61
瑞士立达公司Textile System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如何使针布质量稳定可靠维修少。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他们研制的自动磨针布机RGS系统和在ITMA99展出的TOP系统是不行的。   使用立达公司的针布可使条子质量稳定,从技术角度讲,不再需要精细的维修工作。这种针布研磨机RGS系统和TOP系统均是自动运行,生产不被中断。   目前,工艺部件如锡林和盖板针布只能使针布质量稳定在一定程度。定期地对针布的抛磨会使条子质量高低波动,要保持纱线的质量稳定,只能靠错开班次在并条机上认真分类并条。这种靠消耗原材料来保持最低的纱线质量水平,在成本上是不划算的,而且,针布的性能也没有充分的发挥。梳理质量的高低90%取决于梳理区的优劣,如锡林和盖板的性能,这对机器的稳定性和制造精度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立达公司技术人员认为,梳理质量的逐渐下降,其原因是由于针布钝化所致,一种办法就是使梳理区隔距变小。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在生产中存在着其它后果,所以有一定的风险性:受热会使梳理区隔距变的更小,导致锡林膨胀,这更进一步加剧了隔距变小,使针布温度进一步升高。这样会导致针布脱裂,维修成本上升。   要实现稳定梳理,就要始终保持锡林和针布的锐利。   立达公司的集成IGS磨针布系统在5年前就成为磨针布产品的标准。1999年89%的针布都配有IGS磨针布系统。约有1 000套RGS磨针布系统正在世界各地“服役”。据报道,使用了RGS磨针布系统后,针布梳理质量稳定提高。而且,针布寿命大大延长。   RGS磨针布系统操作十分简便。 在每一研磨周期,位于梳理区外的研磨石会对锡林针布研磨一次。其中400个研磨周期是在面板上输入生产定额数值后自动完成的(如500 t)。在针布使用寿命初期其研磨周期长,而到针布使用寿命末期,研磨周期自动缩短,这样可以补偿因研磨石的磨损和压力减少引起的研磨表面区域的增大。如果针布的使用寿命为一年,那么,在使用初期其研磨周期为每周一次,而到了使用后期,其研磨周期为每天两次!   每天研磨一次锡林到底划算否?尽管有人不断提出这样的疑问,但是包括立达公司在内的针布供应商都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除非是在对梳理质量要求不严格时。   盖板表面研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梳理质量的好坏。因此,如何实现这一过程的自动化成为技术的关键,IGS针布自动研磨系统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整个盖板在其使用寿命内要研磨100~150次左右。视针布梳理产量的高低,每周要进行一到二次,每次约20 min。研磨时,系统有一个经磨料处理过的硬鬃毛刷子,当刷子在其下面经过时,盖板被抬起或下压在刷子上进行研磨,通过特殊设计,盖板齿条被交替研磨,短硬鬃毛刷子在齿尖研磨,而长细鬃毛刷子在侧面研磨。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磨后齿条的齿尖和几何形状得到修复,可见,研磨针布是保持针布高性能的重要条件。除了锡林和盖板针布外,梳理间隙的大小也是影响针布梳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如果使用RGS自动磨针布系统,当梳理产量达到150 t时,系统会自动检查并做必要调节。电子盖板测量系统会对梳理表面的宽度和长度做出精确测量。另外还可从立达公司订购CCS针布梳针定位系统。 苏丁仓译自《亚洲纺织》2000(7).  相似文献   

14.
盖板踵趾面磨损及辅机加工不良对分梳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梳棉机分梳质量,介绍了活动盖板踵趾差设计的目的及对分梳质量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活动盖板踵趾面磨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磨损后的表现,通过对辅机加工因素的分析,指出活动盖板踵趾差的设计是为了盖板平面针布与锡林圆弧面针布更好配合,趾端入口隔距大,踵端出口隔距小,使分梳柔和、减少冲击.当踵趾面磨损、踵趾差改变或磨盖板辅机状态不良时,将使盖板针面磨后呈"V"形面,从而影响自由分梳作用和棉网质量,提请人们重视并建议梳棉机大修时,应修磨盖板骨踵趾面,以保证自由分梳区针布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确保棉网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浅谈影响梳理机针布状态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机针布状态是直接影响非织造布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梳理机理入手,就针布的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诸方面全面地分析了影响针布状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产针布和国外金属针布对比,存在易磨损,品种少,硬度低,金相组织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提高质量的需要,上海针布研制小组从材质加工工艺、几何形状设计、磨损机理、正确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同时倪合锡林针布研制了五种新型号盖板针布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新型针布的选型与配套(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青 《纺织器材》2010,37(4):51-55
为提高纺织厂针布选型和配套水平,介绍了梳棉用新型针布的特点、规格、梳理效果及迅速提高梳理和成纱质量的措施。分述弧形变角齿尖和组合齿尖道夫针布的设计与应用、新型通用型金属针布的特点以及新型针布的优良纺纱效果,并介绍高产、细号纱、化纤及高含杂低级棉用金属针布的特点,讨论了新型针布的"五度"及其配套问题。指出:新型针布选用配套时应综合考虑加工纤维性质、梳棉工艺、纺纱条件、各梳理器材间技术参数的相互影响及针布的使用寿命五方面因素;通用型金属针布科学地协调了梳理过程中针齿对纤维的分梳与转移的核心矛盾,实现了梳理功能从单一纤维向多种纤维的飞跃;新型针布"五度"是由制造质量、材质和包卷维护决定的,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基础,制造厂和使用厂须共同努力发挥其优质高产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梳棉机各针布参数的回归方程,不同品种、不同产量针布配套的建议及棉纺针布配套选用表。  相似文献   

18.
金属针布的磨损及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影响金属针布使用寿命的因素较多,主要有通过纤维量,梳理纤维的种类和性质、梳棉机的工艺(速度、负荷、转移率、梳理力等)、针布的规格和耐磨性能。除此之外,还有轧伤的意外因素。随着梳棉机产量和速度的增加,齿尖磨损和锐度衰退迅速加快,产量10公斤时,磨针周  相似文献   

19.
费青 《纺织器材》2010,37(5):54-59
为提高纺织厂针布选型和配套水平,介绍了梳棉用新型针布的特点、规格、梳理效果及迅速提高梳理和成纱质量的措施。分述弧形变角齿尖和组合齿尖道夫针布的设计与应用、新型通用型金属针布的特点以及新型针布的优良纺纱效果,并介绍高产、细号纱、化纤及高含杂低级棉用金属针布的特点,讨论了新型针布的"五度"及其配套问题。指出:新型针布选用配套时应综合考虑加工纤维性质、梳棉工艺、纺纱条件、各梳理器材间技术参数的相互影响及针布的使用寿命五方面因素;通用型金属针布科学地协调了梳理过程中针齿对纤维的分梳与转移的核心矛盾,实现了梳理功能从单一纤维向多种纤维的飞跃;新型针布"五度"是由制造质量、材质和包卷维护决定的,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基础,制造厂和使用厂须共同努力发挥其优质高产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梳棉机各针布参数的回归方程,不同品种、不同产量针布配套的建议及棉纺针布配套选用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金属针布的包卷、磨砺与保持金属针布的耐磨性关系,分析了金属针布轧伤、轧坏原因,并从管理、维护和使用三个环节提出减少针布轧伤、轧坏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