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运动状态下人体局部非显性出汗率的差异以及人体各部位之间非显性出汗率的比例关系,首先对测量设备进行误差分析,对2种不同情况的曲线进行拟合;然后分别对环境温度13℃和相对湿度为35%下 3 种活动状态(坐、站、2 km/h低速行走)下人体背、腰、胸、腹、臀、大腿前、大腿后、小腿、上臂、下臂的非显性出汗率进行测量并比较局部值与最高值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人体各部位的非显性出汗率以及总出汗率在3种运动状态之间无显著差异,站立状态比坐姿状态高出8.56%;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 3 种状态下相对出汗率比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引入不可感知汗液和可感知汗液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出汗的定性测量、全身定量测量、局部总出汗测量以及局部非显性出汗测量方法,进一步介绍了体重差法、贴片汗吸法和通气汗囊法等3种目前常用的出汗量测量方式以及特点,最后对目前出汗率的测定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人体非显性出汗的测量研究对服装舒适性的评价及对皮肤烧伤或皮肤疾病患者皮肤健康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人体非显性出汗测量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常见的4种测量人体非显性出汗的方法——体质量差法、动态箱法、冷凝器室法和非通气室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Walter 暖体假人各个部位具有与真人类似的相对出汗强度,采用了硅胶涂层的方法制备了非均匀出汗皮肤。通过对不同组分和不同厚度的硅胶涂层透湿率的分析,确定了最佳涂层工艺,以此工艺制备了3 种具有自相似结构的硅胶涂层,通过对3种涂层的分形维数的计算和热阻,湿阻的测量,选择出最佳涂层结构。使用此涂层结构制备了整套非均匀出汗皮肤。实验测量了使用非均匀出汗皮肤和均匀出汗皮肤的暖体假人的裸态与着装状态的热阻和湿阻。结果显示:分形维数最接近黄金分割数的涂层方法可使非均匀出汗皮肤具有最佳热湿性能;所制备的非均匀出汗皮肤与原始均匀出汗皮肤对比,假人裸态和着装状态下的热阻、湿阻测量结果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丝绸》2015,(9)
系统地回顾了出汗暖体假人的发展过程,介绍出汗暖体假人的测量系统及其测试方法,着重分析代表目前出汗暖体假人巅峰的"Walter"假人的特点;还对出汗暖体假人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出汗暖体假人的发展趋势,即实现能够模拟人体非均匀出汗的出汗暖体假人、出汗暖体假人测量原理和方法的标准化、能够测量服装的局部热湿舒适性的出汗暖体假人、出汗暖体假人与服装之间的内气候、出汗暖体假人的皮肤。  相似文献   

6.
《美容院》2015,(1):51
你的健康"汗"先知运动时代,汗液成了最性感的体液。但是,你知道吗?出汗也是有讲究的,因为一个人如何出汗还显示着他的健康状况。什么时候出汗、怎么出汗、出多少汗才是健康的?哪些情形下出汗是值得警惕的健康提示呢?我们为什么会出汗?出汗是我们身体"自我冷却"的天然方式:为了让身体保持在正常的37摄氏度左右,我们需要通过出汗的方式释放掉体内多余的热量。当外部温度升高,人体阳气浮在体表,皮肤汗孔开放,就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把代谢垃圾排出  相似文献   

7.
挥汗如雨、汗流浃背……有些人稍微动一动就是一身汗。温度太高、精神紧张时手心、脚心会出汗;吃了刺激食物后脸上也会冒汗;当然,运动后也会导致大汗淋漓……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可对于爱出汗又很注意形象的人来说,这又是件让人烦恼的事。中医专家说,人体的“汗”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正常的出汗可以起到调剂体温、自然排毒的效果;身体不同部位的“异常”出汗,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  相似文献   

8.
张超  秦挺鑫  吴甦  王金玉 《印染》2014,(2):264-269
工业生产中的高温作业以及应急救援中的消防灭火等,对高温环境中的人体安全防护研究提出了需求。该文建立了将热生理反应理论计算与人体模拟实验相结合的高温环境人体安全评价方法。应用高温实验舱和红外热辐射板建立高温实验环境,应用理论模型实时计算出与热环境相对应的所需出汗率和体温的变化,应用NEWTON暖体假人模拟人体被动升温、显性出汗的交互过程。在热辐射温度为30~40℃的热环境中,研究人体体温、出汗率的变化,并从体温过高、出汗脱水两个角度判断人体所处的安全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生理响应,并对人体安全情况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较系统地概述国内外出汗暖体假人的研究状况和服装舒适性的表征方法;综述出汗暖体假人在日常服装、特种防护服装等研究中的应用,重点指出出汗暖体假人在皮肤非均匀出汗、局部服装舒适性测试及假人皮肤材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出汗暖体假人最迫切的发展方向,即服装舒适性测试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非接触式人体尺寸自动测量,提出用二维人体照片来预测青年女性的人体围度。首先使用相机获得人体的正面和侧面图像,通过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二值转化等处理以提取正侧面人体轮廓。然后通过识别人体特征点得到人体的宽度和厚度,研究了人体基本尺寸的提取方法。基于各部位的宽度和厚度值进行颈部、胸部、下胸部、腰部、腹部和臀部六个特征部位的围度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各个特征部位的回归公式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围度预测模型是有效的,为服装定制实现中的非接触式人体自动测量系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腰脊关节前屈、后仰、侧屈、水平扭转四个方向的运动,通过体表描线的方法,测量人体前身、后身、侧身的纵向皮肤形变率,并对全身各部位的皮肤形变率和腰脊关节运动角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腰脊关节运动与人体各个部位纵向体表尺寸变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鱼蛋白对皮肤水份、油份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鱼蛋白对人体皮肤水份、油份的调节作用,进行人体试食“鱼蛋白”45d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试食组的皮肤水份自身对照前后改变差别有显性,试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也有显性,说明“鱼蛋白”具有保持皮肤水份的作用。经对试食组的45d食用观察2,主我不良反应,客观上的各项体检和化验检查均未发现对人体靠官损害,证明“鱼蛋白”对人体健康无害。  相似文献   

13.
正汗"字由"水"与"干"组成,出汗表示身体内的水干了,水分干了就要主动补水。一、关于汗的知识出汗是人体基本的生理活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阿里·查维发表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论显示,汗液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化学物质,每一种成分都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一到夏天,人们就要出汗,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者出的汗更多,通常每个人一天要从身上流掉一升左右的汗,要是在太阳下或在高温车间里劳动,流掉的汗就更多了,高达15~20升.大量出汗会使人体损失很多的水分和盐分,水分和盐分的减少,就会影响到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还会使血液浓缩,增加心脏  相似文献   

15.
赵蒙蒙  宋晓霞 《纺织学报》2017,38(10):94-97
为研究高温环境中降温服装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通过出汗暖体假人实验和真人着装实验分别研究了通风服的热湿性能以及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通风量为0.012 m3/s 时,通风系统的引进使服装的湿阻减小58%。男性受试者穿着通风服在25℃、相对湿度50%的环境条件下运动,其局部皮肤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均比风扇未打开时低;其中,胸部和腿部皮肤温度降低幅度最为明显;打开与关闭风扇两种实验条件下,受试者的局部皮肤温度以及平均皮肤温度有显著性差异。运动20 min 和休息20 min后,风扇打开时的平均皮肤温度比未打开时分别低2.4、0.9 ℃;研究表明该通风服装可用来作为改善人体热舒适的服装雏形。  相似文献   

16.
郭婷婷  田宏 《辽宁丝绸》2021,(2):60-61,24
通过设计人体衣着医用防护服时人体的相对湿度分布情况测试实验得到人体在模拟室温和一线防护人员一天运动量相同的情况下,人身体排汗部位所出汗量的多少.根据所得数据统计分析并总结出各部位汗量分布情况,为改良医用防护服的透气散热情况提供设计思路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人体测量方式可分成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分别介绍了两种测量方式的原理和优缺点。采用文献查阅方法概述了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的分类;分析了国内外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在服装行业的主要运用;指出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技术的发展思路,为服装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具有内热源和内湿源的圆盘装置,以模拟人体皮肤出汗及出汗皮肤与被测织物间的微气候;运用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测量技术,研制了纺织品热湿传递性测试装置。文中介绍了该装置的基本结构、测试方法和测试性能。与其它热湿传递性测试法相比,该测试装置设计合理,准确高效,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对润湿状态下织物热阻的研究,能更好的了解人体显性出汗后服装热阻的变化。根据化工热力学中平壁热传导理论,研究了润湿棉织物热阻的变化。通过理论得知,局部润湿织物的总热阻的倒数等于润湿部分和未润湿部分热阻倒数之和,这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对着装后润湿服装热阻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手臂活动角度对衣下间隙局部分布及服装局部散热性能的影响,利用三维扫描仪量化了出汗暖体假人在6种手臂姿势下,12个体段的衣下间隙体积及接触面积,提取了表征人体活动空间大小的物理指标,测量了服装各体段的局部热阻。结果表明:手臂的前伸角度与衣下间隙体积呈负相关性,而与接触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性,人体的活动空间随着手臂前伸角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各体段的局部有效热阻呈现出非均匀的分布状态,局部衣下空气层体积越大、接触面积越小的体段,其有效热阻越大。服装的有效热阻可用衣下间隙体积与接触面积百分比共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