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高放射性物质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岩性当中,因此,采用常规的自然伽马测井在储层解释当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在自然伽马测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层中钍、铀、钾的含量,结合钻井取心资料,准确估算泥质含量,以进行更加精确的储层分析评价。本文通过对不同岩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分析,讲述高放射性储层的识别方法。以吐哈地区A井为例,讨论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识别高铀储集层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杭锦旗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具有岩性复杂、储层物性差及气水识别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将现有9口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应用于储层划分和物性判断、岩性识别以及储层含气性判别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归纳总结出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识别气水层的判别标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该地区的成功应用为正确评价杭锦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成岩储层评价中岩性识别、有效层划分、地层对比工作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难点,在分析自然伽马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以三塘湖盆地ND地区火成岩储层为例,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火成岩储层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火成岩测井系列优化及储层评价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页岩的地球物理特征研究表明,页岩的地震特征主要表现在页岩地震响应的复杂性、各向异性和相干性;页岩的地球物理测井响应特点则包括常规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特殊测井响应特征。页岩的常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表现为高伽马、高声波时差、高电阻、低密度、井径扩大等,而特殊测井响应特点则表现在能够更准确的识别页岩,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基础数据来计算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5.
页岩的地球物理特征研究表明,页岩的地震特征主要表现在页岩地震响应的复杂性、各向异性和相干性;页岩的地球物理测井响应特点则包括常规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特殊测井响应特征.页岩的常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表现为高伽马、高声波时差、高电阻、低密度、井径扩大等,而特殊测井响应特点则表现在能够更准确的识别页岩,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基础数据来计算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岩芯、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运用储层沉积学、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等相关理论,详细总结了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了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成岩作用决定了砂岩内部储集空间特征和储集性能主要表现在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砂岩的原生孔隙很少得以保存,而溶蚀作用有条件地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微裂缝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岩的渗透性,但也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此研究基础上,从沉积相、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渗特征等方面优选地质评价参数,在目的层划分出4类储层,其中I类高产层主要是河道砂体复合带,其具有自然伽马曲线低值、自然电位曲线显著负异常等测井响应特征,碎屑颗粒粗.储层岩石表现为石英含量高,以残余粒间孔或粒问溶孔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窑南区长6段储层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层位,优化目的层位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及确定储层有效厚度下限,能对储层特征进行定量评价和避免有效厚度漏失。本次研究通过薄片鉴定、取芯、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长6储层发育高自然伽马砂岩,其在测井响应特征方面与邻近常规储层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分别对常规储层和高伽马储层建立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油层参数的解释模型,提高了储层参数计算精度;并结合试油及测井资料确定了长6油藏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孔隙度为10.4%,电性下限声波时差为218μs/m,电阻率为10Ω·m,为王窑南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仪(SGS)是通过TCC编码传输到地面计算机处理得到钍(Th)、铀(U)、钾(K)三种元素的含量,以及总伽玛和去铀伽玛。仪器结构由探头和电路两部分组成,其内部设置了两个相关的温度稳定控制系统。根据现场测井及实际解释应用得出: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能有效地识别岩性、区分粘土类型、识别高放射性储层和识别钾盐,对钻井工程和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明柴达木盆地构造形态、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及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等,对柴达木北缘地区进行煤田勘探.伽马测井时发现,该地区侏罗系煤系地层自然伽马放射性呈现高异常.针对此异常现象,对该地区地质背景、放射性异常层物性特征、沉积环境、异常成因机制等做简单分析,认为这里正在发生放射性矿物成矿作用,通过应用煤田地球物理中的测井方法,可以对该地区铀、镭等放射性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过程做简单分析研究,这对于进一步指导这类盆地的找矿及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测井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页岩气藏一般发育在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及其间所夹砂质、粉砂质岩类地层中,页岩气储层识别与划分以及矿物组分计算,是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关键内容.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中,一般采用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能谱测井(ECS)、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S)和岩性密度测井等资料来计算页岩的矿物组分.它们不仅为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对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场油田不同储层水淹特征不一致。采用电阻率下降法、交会图版法、可动流体分析法定性识别水淹层,王场油田油层水淹后,以自然伽马曲线数值变低、声波时差增大、电阻率测井值降低、含油饱和度下降为主要特征。通过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等参数实现水淹层的定量解释与评价,对王场油田新钻7口井中的14层进行试油跟踪,经投产验证,解释符合率87.5%。  相似文献   

12.
藻灰岩在柴达木盆地跃西地区第三系湖相地层中广泛分布,是该区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一类油气储层.该类储层储集性能优良,单井获高产工业油流,是跃西地区近期一个新的勘探领域.但由于藻灰岩厚度薄,且与多种岩性互层沉积,加之藻灰岩本身具有多样性,导致了该类储层识别难度的加大和评价精度的降低.从藻灰岩测井响应特征入手,在应用岩性测井曲线与声波测井曲线重叠,刻画识别储层的基础上,再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识别藻灰岩,效果较好,为识别此类复杂储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深对盆地深部和浅部高自然伽马异常特征综合分析研究,揭示高自然伽马异常地质成因,从而 促进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开发研究,针对收集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及其他相关成果,绘制并分 析了相关成果图。研究中遵循从单孔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到典型剖面研究,并按层对高自然伽马的平面分布特征 进行分析研究。化验测试结果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成果研究表明,在本区,自然伽马异常增大主要是由于铀的 活化和聚集,导致铀元素增加而引起。相关研究表明,盆地深部和浅部的铀异常具有一定的关系,盆地历经的沉 积环境变迁是铀元素富集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对储层的识别过程中,除了依据钻井、录井、取芯之外,还必须依靠测井曲线。在未取芯或无井漏、放空的井段,利用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电阻率测井曲线与上下井段的突变关系及测井曲线值的大小范围来确定不同类型的岩溶储层。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储层的裂隙发育程度与储层的地球物理测井响应特征相关,通过对沁水盆地郑庄区块80余口井测井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地质构造作用及裂隙发育对测井特征的影响,认为研究区识别煤层气储层裂隙的敏感参数依次为体积密度(DEN)、深侧向电阻率(RD)、声波时差(AC)、井径(CAL)、自然伽马(GR)、中子孔隙度(CNL)等,通过判断深、中、浅三个电阻率值的差异识别裂隙发育程度,建立了夹矸层RD≥3000 Ω·m、3000Ω·m>RD≥1000Ω·m、1000Ω·m>RD≥500Ω·m、RD<500Ω·m、及CNL> 45%等几种类型的测井响应参数,给出了相应的测井响应示例,为建立研究区的裂隙发育展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储层含气性识别是该区致密砂砾岩气勘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据储层试气结果,以常规测井曲线和通过偶极子声波测井计算的岩石弹性参数作为储层含气性识别的技术资料,分别利用敏感曲线交会、主成分分析、多参数判别分析3种常用的线性方法和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识别研究区储层含气性,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优选出最适合研究区的储层含气性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从技术资料角度,岩石弹性参数识别该区气层、差气层和干层的效果优于常规测井曲线的识别效果;从模型方法角度,非线性方法识别气层、差气层和干层的效果优于线性方法的识别效果;核Fisher方法最适合研究区储层含气性识别,经反复验证,基于常规测井曲线的核Fisher模型的符合率达到70.7%以上,基于岩石弹性参数的核Fisher模型的符合率达到81.7%以上.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识别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含气性是可行的,该方法对其它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具有典型的缝洞性储层特征.常规测井响应受其影响较大,直接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计算孔隙度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的具体地质特征,在详细讨论缝洞对三孔隙度曲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用Pe(U)法或三孔隙度曲线交会法准确识别岩性基础上建立计算模型求取孔隙度的思路.经实际资料验证,孔隙度计算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受到储层岩性和孔隙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利用传统复杂的流体识别方法对油水层识别困难、识别效率低。基于传统的图版法、重叠法和测井法等识别方法综合测井响应特征,能够充分利用基础地质数据、测井资料以及油水关系识别流体性质。但是,致密砂岩储层性质不稳定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导致识别效率低、人为主观性强,限制了识别效果。以盐池地区长8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决策树对致密储层流体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区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储层流体特征,结合电阻率、声波时差、中子和密度等测井数据计算出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值,最后根据决策树原理计算出基尼指数,依据基尼指数越小准确度越高的原则建立决策树模型,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决策树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90%,与试油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对致密储层预测具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苏北盆地中部致密砂岩储层属于典型的非常规致密油气藏。相比常规油藏类型特征,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常规测井曲线识别流体特征不明显。为了解决流体识别难题,本文基于测录井资料对致密油藏的流体识别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录井资料能够提供反映地层真实流体特征的气测、地化及定量荧光等信息,是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评价的直接手段;引入对流体敏感的录井参数,优选能反映储层含油性的录井参数,如总烃含量、烃类灌满系数、全烃相对幅度、油性指数及含油浓度等,结合测井资料对流体性质识别,能更为准确地提高解释符合率;通过对苏北盆地QX3井进行实际处理解释,结合测试结论来证明基于测井资料下的能量系数图版法和地化录井识别方法对致密储层流体识别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层属于致密砂岩气层。因其低孔低渗以及气层测井响应不明显,增大了气层识别、评价的难度。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含气性等特点依托测井资料,建立测井解释参数模型;用曲线重叠法,孔隙度差比值法和无阻流量与多测井参数的交会图得出的有效气层下限值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对盒1段有效气层进行识别。该方法提高了对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干层识别的准确率和有效性,为进一步评价致密砂岩气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