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JWF1618型转杯纺纱机纺纱质量,介绍该机功能优势及主要参数,分析转杯纺纱机原料选择及纺纱流程中设备工艺要求与器材选配,详述试纺OE 27.8 tex特纺纱、OE 27.8 tex纱和OE 36.4 tex纱配棉、纺纱工艺流程和成纱质量,并进行接头试验。指出:适应高速、纺细号纱是转杯纺纱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提高成纱质量的重要因素包含:合理配棉,优化各流程工艺,严控纺纱器材质量和选型,不断优化转杯转速、分梳辊转速、工艺排杂负压和接头时间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探讨R 14.8tex转杯纺针织纱的生产要点。采用清梳联及转杯纺生产R14.8tex针织纱。采用了3个厂家同规格粘胶纤维混配,对梳理元件的速度和隔距、针布型号、并合道数、转杯和分梳辊速度等工艺进行了优化,顺利纺制出了R 14.8tex转杯纱,较好地满足了针织用户的使用要求。认为:合理配置梳理器材、优选转杯纺专件、优化各工序工艺是纺好R 14.8tex转杯纺针织纱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从转杯纺纱的发展历史入手,针对转杯纺纱技术可以适纺各种纤维原料,且成纱均匀度好、杂质少、耐磨性好、伸长大等特点,重点论述了使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36 tex亚麻/棉混纺纱的工艺实践,分析了转杯纺纱机用纺杯、分梳辊、假捻头、喂给机构、输出机构和卷绕机构等关键器件的主要工作情况;指出合理选择转杯纺纱机各配件器材的材质及处理工艺,改善其各项性能,可以提高成纱质量及转杯纺纱机的稳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转杯纺纱强力指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清梳落棉和梳棉机车肚、斩刀花等落棉开发OEC 29.2 tex纱,介绍其生产工艺流程和原料特性,分析清花、梳棉、并条和转杯纺工序的生产工艺配置及车间温湿度的控制原则;详细探讨并条设备运转、并条牵伸工艺及转杯纺工艺和器材不良造成的纱疵原因及控制方法。指出:使用清梳等全落棉开发OEC 29.2 tex纱,应根据原料特性,通过调整配棉、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加强温湿度控制及设备维护保养等措施,实现稳定产品质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普梳色纺纱生产工艺的优化。针对色纺纱生产特点,从原料及生产全流程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并运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细纱工艺,最终较好地改善了14.6tex普梳色纺纱质量。认为:合理选用染色原棉,正确选择原料混和及混色方式,优选各工序工艺配置,严格控制色差,能够收到改善色纺成纱质量的良好效果,纺制出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用户要求的普梳色纺纱。  相似文献   

6.
TQF268型转杯纺纱机纺制涤棉混纺纱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转杯纺纱机上顺利纺制涤棉起绒纱,提高成纱质量,通过纺纱试验,对纺纱工艺进行了优化配置.通过在转杯纺工序优选纺杯型号、分梳辊型号以及合理配置纺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工艺负压等参数,使T/C 65/35 59.2 tex转杯纱成纱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为了顺利纺制JC/Modal 50/50 14.8 tex色纺纱,并降低成纱色结,优选了配色所需的着色纤维原料及纺纱原料的混和方式,对染色Modal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各工序选择适宜的纺纱专件以及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等,最终纺制出满足质量要求的小比例色纺纱.认为:选择Modal散纤维染色方案生产精梳棉Modal小比例色纺纱,成纱色结少,能得到较好的布面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新型涡流纺纱设备的优势,从数字技术、机械与电气自动化、自动接头装置、质量检测和分析系统等方面介绍870 EX型涡流纺纱机的技术创新点,从条干、毛羽、重量不匀率水平3方面分析其工艺优势;详述应用870 EX型涡流纺纱机纺R 19.7 tex麻灰纱的原料选用、工艺参数、测试仪器及标准,并与环锭纺和转杯纺进行成纱质量对比。指出:870 EX型涡流纺纱机技术先进,具有高产、高效、高速的工艺优势;纺R 19.7 tex麻灰纱的纱线毛羽少、抗起毛起球性好,满足针织用纱质量要求;纺纱速度达转杯纺的4倍以上,环锭纺的30倍以上,生产效率高且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转杯纺纱机纺制Lyocell 36.9 tex纱,介绍了前纺工序采取的工艺原则,对转杯纺纺杯直径、纺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及捻系数等工艺参数的配置进行了纺纱试验,通过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和转杯纺纱元件,保证了Lyocell转杯纱的顺利纺制及成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RFRS10型转杯纺纱机纺制麻棉混纺纱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苎麻落麻的性能特点、纺制苎麻/棉55/45 36.7 tex、30.9 tex混纺纱的工艺流程;根据原料特点,纺纱各工序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合理配置工艺,使苎麻棉混纺纱在RFRS10型转杯纺纱机上顺利生产,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1.
提高C 22.4 tex转杯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C 22.4 tex转杯纺针织纱的纺纱工艺。分析了C 22.4 tex转杯纺针织纱生产中的要点,通过选用合适的原料,清棉合理配置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控制短绒和棉结增加;梳棉采用"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提高梳理质量;并条合理牵伸分配;转杯纺工序选用适当直径和凝棉槽角度的纺杯,控制转杯、刺辊速度、选用合适的捻系数及接头时间参数等技术措施,使22.4 tex转杯纱条干均匀,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探讨R40型转杯纺纱机纺针织纱的工艺优化.通过对R40型转杯纺纱机纺针织纱时转杯直径、分梳辊速度、补风口位置及机械手参数设定进行试验和优选,并对转杯纱与环锭纱进行质量对比分析.指出:通过纺纱工艺的优化试验,正确配置转杯纺关键工艺参数,才能充分发挥进口设备的技术优势,生产出了满足用户需要的高质量的转杯纺针织纱.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生产C 14.6 tex转杯纱的技术要点。从原料选配、棉条质量要求、转杯纺工艺配置以及关键纺纱元件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试验优选,分析了原棉马克隆值的控制及搭配方案对原棉可纺性的影响,对比了转杯纺与环锭纺对棉条质量要求的差异,重点阐述了转杯、阻捻头、分梳辊的优选过程。生产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使C 14.6 tex转杯纱的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其成纱质量稳定且达到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探讨利用100%再用棉纺制超柔转杯纺84.4 tex纱的生产要点。展望了超柔转杯纺纱的市场前景,通过规范统破籽预处理,原料回潮预处理,优选异纤机参数,加强异纤机日常管理,优选清梳到转杯纺工序的关键工艺参数和专辅件配套,加强温湿度控制等措施,最终在较低原料成本前提下,成功纺制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超柔转杯纺84.4 tex纱。  相似文献   

15.
BT903EY型抽气式转杯纺纱机是BT902型转杯纺纱机的改进机型,速度高,纺纱质量稳定.以C36.5 tex、C 58.3 tex机织用纱为例,介绍了转杯纺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指出了BT903EY型转杯纺纱机在纺纱生产中纺杯的选择、接头参数与电子清纱参数的设置及使用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客户要求,介绍采用立达R37型转杯纺纱机纺制高强度、低捻度OE 58.3 tex超柔纱的原料选配和工艺流程,分析纺制超柔纱时车肚花预处理、梳棉机状态调整、转杯选择等技术要点;通过不同规格型号转杯试纺结果对比,选择S344/S-D型转杯可保证生产正常,且棉纱条干CV值优,满足客户布面丰满、色泽洁白、结杂少的要求。指出:采用立达R37型转杯纺纱机生产OE 58.3 tex超柔纱,应对车肚花进行严格的预处理,调整好梳棉机状态,并选择适合型号的转杯,以确保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BD480型转杯纺纱机上纺制C 18.2 tex的最佳工艺。在做好原料选配和工艺路线选择的基础上,对熟条定量、转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工艺负压、排杂负压等工艺参数进行优选,采用Burmaster MB2+电子接头技术,利用BD480型转杯纺纱机的一系列优势,成功纺制出满足用户要求的C 18.2 tex转杯纱。认为:纺制的C 18.2 tex转杯纱最优工艺为熟条定量24 g/5 m,转杯速度90 000 r/min,分梳辊速度8 000 r/min,工艺负压5 000 Pa,排杂负压1 100 Pa。  相似文献   

18.
探讨采用低配棉生产低捻度牛仔用转杯纱的工艺。针对转杯纺生产低配棉低捻度牛仔用纱时遇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根据原料特点,前纺工序以"多排杂,减少纤维损伤"为原则,合理调整工艺,合理选配转杯纺的关键元件,优化捻系数、卷绕张力等工艺参数,控制好车间相对湿度等,最终使转杯纺千锭时断头及机台生产效率达到较好水平。认为:用低配棉原料也能生产出让用户满意的转杯纺低捻度牛仔用纱。  相似文献   

19.
在对转杯纺工艺理论和试验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低配棉36.4tex转杯纺产品的工艺流程设计和各工序的主要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20.
转杯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根据本色粘胶和黑色粘胶纤维两种原料特性改进混色工艺,优化梳棉、并条及转杯纺工艺参数,使转杯纺色纺纱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