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纺纱牵伸波的产生机制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革  丁立宇  谭志银 《纺织学报》2009,30(7):112-115
针对纺纱牵伸过程中的牵伸波问题,分析在罗拉牵伸系统中短纤纱产生牵伸波的机制,认为纤维之间静摩擦因数大于动摩擦因数导致的黏滑运动是罗拉牵伸系统产生牵伸波的主要原因。提出对罗拉牵伸区的纤维束施加高频微幅波,使牵伸区的纤维之间产生高频的微小相对运动,且纤维之间总是处于动摩擦状态,显著降低导致牵伸波的纤维捆绑效果,从而避免黏滑效应,有效地消除牵伸波。这一设想通过实验得到验证。这种方法可应用于新型纺纱牵伸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董强  王辉 《纺织导报》2023,(2):46-48
文章以生产实践举例分析了差异化原料纯纺及混纺品种牵伸波分类、产生原因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结果表明:牵伸力过大造成的主牵伸波,可通过减小粗纱定量和捻系数,配合大的细纱后区牵伸隔距或大的后区牵伸倍数来改善;意外牵伸可能会造成多波段的牵伸波,也可能会造成长粗节、长细节或支偏疵点,一般可通过增加粗纱捻系数或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数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浅析牵伸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者波谱分析的经验,介绍了牵伸波的分不实例,供读者分析牵伸波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并条条干均匀是细纱条干均匀的基础。当前的并条机仍沿用罗拉作为牵伸部件,它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罗拉间的中心距必须长于最长纤维的长度,因此较短的纤维通过牵伸区时形成束状从而形成牵伸波,使成纱条干带来不均匀性。自从卡氏大牵伸发明后,细纱机逐步以双皮圈大牵伸代替罗拉牵伸的形式,随后粗纱机也采用了三上四下及双皮圈大牵伸,使牵伸时能良好的控制住短纤维,细纱条干均匀度得到显著改善。,但并条机如何改进及提高,仍是  相似文献   

5.
探究了牵伸倍数对弹力波纹线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牵伸倍数,设计了3种纺纱方案,纺制了几种弹力纤维波纹线,测试了纱线的线密度、捻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结果认为,在纺制弹力纤维波纹线的工艺中牵伸倍数对成纱细度、捻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都有较大影响,且影响规律比较一致。综合成纱外观效果和纱线的机械性能,牵伸倍数最佳选择为5。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细纱牵伸波对成纱中短片段条干的主要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化选工艺,从而提高精梳13tex涤棉纱的条干质量。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波谱图及三维波谱的作用,通过波谱分析的实例,介绍了用波谱图,计算公式分析和解决因设备状态不良等原因产生的机械波与牵伸波对成纱条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法国SACM研究的ITG300型气流纺纱机,其纺杯直径为55毫米的,转速可达70000转/分,直径为65毫米的转速为60000转/分,而直径85毫米的转速为40000转/分,后者在加工长纤维方面有它一定的特点。 SACM研究所在仔细研究了纤维在高速情况下被分解的情况后,发现在加工长纤维时,一般传统的沟槽罗拉与紧压皮辊结合的牵伸机构或是刺辊开松罗拉系统都不太适合于长纤维。 在通常的牵伸区中,所有被钳口握持住的纤维丛同时受到牵伸作用因而往往易于产生 “牵伸波”,特别是在气流纺纱时牵伸倍数较大的作用下,“牵伸波”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而进一步破坏了成…  相似文献   

9.
波谱分析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波谱图,判断机构波和牵伸波,计算其波长,找出缺陷部件,并有效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丁志荣 《纺织学报》1996,17(1):52-55
本文从更接近于实际出发,偷上探讨了正常纱条的波谱形态和牵伸波的形成机一时。正常纱条波谱图的谱峰应位于采样片段长度的2.695倍,跟纤维长度无关;大多数牵伸波是机械故障引起,为正确分析和认识实际纱条的波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棉的性能包括成熟度、细度、强力、长度等。由于棉花的品种、产地、生长条件各不相同,导致原棉在性能、含杂、短绒、疵点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影响着成纱的质量。下面简述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一、原棉性能与棉纱条干均匀度 1、长度 罗拉牵伸装置在牵伸过程中不能对各种长度的纤维均以有效控制,因而造成短绒纤维在牵伸区有一个失控的浮游过程,使变速度不稳定,从而产生不规律的粗细节,即牵伸波。波动的规律与纤维长度及其分布等因素有关。欲降低牵伸波的波幅,必须加强牵伸装置对浮游纤维运动的控制。短绒容易卷集聚  相似文献   

12.
我厂198。购进国营长岭机器厂生产的YG-131型条干均匀度仪,它是国产纱线质量检测的较新型仪器。通过几年来的使用实践证明,除了测试纱线的CV%值、棉结、粗节、细节外,还可利用波谱图判断纱线不匀的结构,发现纺纱各工序产生的机械波和牵伸波,进而查找产生机械波和牵伸波的工序及部位,对纺纱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细纱波谱图的分析找出影响条干不匀率主要工序及主要因素,分析机械波和牵伸波,改进机械状态和工艺,改善条干CV%值。  相似文献   

14.
细纱机后区压力棒牵伸的效果及牵伸倍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成纱质量,在细纱机的后牵伸区加装压力棒后细纱机的后区牵伸倍数需要改变。当后区牵伸倍数过小时,粗纱在后区不能有效牵伸,使成纱的粗节增多。如果后区牵伸过大,会引起牵伸波而使成纱质量恶化。测试、分析了细纱机后区加装压力棒后纺纱效果及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CV值、粗细节及棉结等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纺制捻系数为109、定量为0.545g/m粗纱的最佳纺纱条件是后区牵伸倍数为1.35、中后罗拉的握持距为51 mm。  相似文献   

15.
并条工序中棉条波谱图机械波、牵伸波、山形机械波和不匀曲线图周期波会直接影响后道工序的纱线质量。通过经验分析及使用专家分析软件,找到产生纱疵的设备隐患,及时反馈,以减少降等降级疵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采用高频微幅波消除短纤维柬牵伸波的设想,对高频微幅波改变纤维束纤维间摩擦因数的机制做了理论分析.高频微幅波的高频线性交变振动不仅改变纤维之间相对静止的状态,使纤维由静摩擦变成动摩擦状态(或动摩擦占优),还使纤维相互分离并形成了高压气膜,纤维间实际接触面积减少,从而使纤维束间的摩擦因数减小.通过对游浮纤维的受力和运动...  相似文献   

17.
刘运新 《现代纺织技术》2007,15(2):35-37,42
分析纺纱中圈条波、加捻波、卷绕波等特殊规律波的形态及其产生原因,同时提出要将“规律波”同“机械波”区别开来。探讨纤维通道、测试环境、设备器材、纺纱过程中的张力牵伸、工艺参数等对规律波的影响,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探讨消除新型精梳机棉条上波长为40 cm~50 cm渡的解决办法.分析了该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认为新型精梳机中某些机构的往复运动和交变载荷是造成该波的主要原因,该波应是机械波而不是搭接波.指出:在当前使用的新型精梳机上,这种机械波是消除不掉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峰值,而在新机设计中通过采用切断交变载荷对牵伸、圈条等机构的传动影响等设计,可消除该机械波.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 1997年开工的新厂 ,由于对波谱分析缺乏理性及感性认识 ,不能很好地运用乌斯特条干仪来解决设备及工艺因素带来的质量问题 ,先进的技术设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对解决机台上产生的各种机械波及牵伸波无从着手。肖国兰编著的《电容式条干仪波谱分析实用手册》一书对我厂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及加强设备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通过对书中波谱分析的理论学习及对照实例 ,我们掌握了分析疵病的基本方法 ,狠抓设备基础管理 ,找到了机械波产生的原因 ,并不断得到解决。在工艺方面 ,有效地解决了牵伸波的产生 ,最典型的事例是解决了细纱条干 1~ …  相似文献   

20.
DTM189型细纱机牵伸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DMT189型细纱机牵伸系统技术特点与性能。阐述了牵伸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细纱高倍牵伸存在的问题以及DMT189型细纱机牵伸机构的特点,并与SKF牵伸及V型牵伸进行了比较。指出:DTM189型细纱机通过采用后区VC型牵伸、前区延伸型长短双胶圈牵伸及其他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增强了牵伸区对纤维的控制,使总牵伸倍数提高到50倍~150倍。在总牵伸倍数大大超过一般细纱机的条件下,成纱质量主要指标达到了Uster 2007公报5%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