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铁》2016,(4)
首秦1号高炉自2015年9月4日检修后送风以来,结合检修前后送风系统及操作炉型变化,在强化原燃料管理、出铁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上下部调剂的合理匹配,实现了大渣比下重负荷冶炼。2015年12月份为限制产量,风口面积缩小11.38%,通过合理选择送风参数,保持了煤气分布的稳定,同时进一步加重焦炭负荷至6.01,在平均渣比433.30kg/t的条件下,燃料比平均499.17kg/t。  相似文献   

2.
《炼铁》2017,(1)
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在重负荷冶炼条件下保障高炉稳定顺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提高和稳定原燃料质量,搭建合理的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优化渣系,及抓好炉内操作和外围管理等措施,京唐高炉焦炭负荷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在重负荷、大煤比条件下的稳定顺行。2015年以来,京唐.5500m~3高炉在焦炭负荷5.5左右情况下,单月最低焦比达到276kg/t,最高煤比为203 kg/t,最低燃料比为488kg/t,进一步降低了铁水成本。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生产成本,莱钢炼铁厂6#1000m3高炉采取了钛球护炉、风口加衬套、加强原燃料管理及铁口维护、监控造渣过程、适时调整送风制度、合理控制煤比和提高煤气利用率等措施,保证了高炉的安全生产和长期稳定顺行,煤比达到187.87kg/t,平均燃料比为507.3kg/t。  相似文献   

4.
滕召杰  陈建  郭宏烈  郑凯 《炼铁》2019,38(5):38-41
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内压差长期处于190kPa以上,严重制约高炉强化冶炼。为降低压差,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矿石角差、拓展矿焦平台,改善煤气流分布;调整送风参数,提高鼓风动能,增加风口长度,活跃炉缸状态;优化出铁制度,控制合理的铁水温度,保证渣铁及时出净;保证入炉原燃料质量稳定。炉内压差由190 kPa以上降低到160kPa后,1号高炉基本实现稳定顺行,焦炭负荷5.5,焦比291kg/t,煤比188kg/t,燃料比498 kg/t。  相似文献   

5.
针对扩大风口面积后炉缸活跃性下降、煤气流不稳、炉况稳定性差、燃料比上升以及缩小风口面积后实际风速过大、中心过吹、燃料比上升的现状,采取优化送风面积、优化高炉操作、稳定和改善原燃料质量等措施改善炉缸活跃性,改进后燃料比由518kg/t降低到512kg/t。在现有原料条件下,适宜的高炉送风面积在0.4035~0.4130m2,实际风速在280~290m/s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4038 m3高炉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后出现的风量萎缩、顺行变差,尤其是高炉休送风恢复过程中炉缸活跃性差、煤气流中心通道打不开、频繁崩滑料现象,提出采取合理匹配上下部调剂、组织好炉前渣铁排放、小焦布料制度以及改善休风料结构等措施.实践后,高炉实现了中块焦比为90 kg/t情况下的长期稳定顺行,休送风恢复未出现超时现象,适应了高比例使用中块焦炭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对崇钢505m3高炉配吃高硫块矿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保持合理炉型、提高上部煤气利用、适当提高炉渣碱度、保证焦炭质量条件稳定(尤其是降低焦炭中硫含量)、加强筛分改善人炉粒度组成、选择适宜的送风参数保持炉缸长期均匀活跃、提高工长操作水平等是提高脱硫效率的主要手段。通过选择恰当的原燃料配比、适当的风口面积、重视高炉日常调剂操作、提高焦炭质量等手段应对。  相似文献   

8.
李志明 《炼铁》2019,38(3):40-42
邯钢5号高炉在限产护炉阶段因气流失常而引发炉凉,在紧急减风过程中又造成全部风口灌渣事故,被迫休风19h。简要阐明了炉凉的征兆,并重点对炉凉事故的处理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堵风口送风、及时出铁出渣、严控开风口进程、调整焦炭负荷等措施,高炉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恢复正常,日产量4515 t/d,燃料比519.5 kg/t。  相似文献   

9.
对崇钢505 m3高炉配吃高硫块矿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保持合理炉型、提高上部煤气利用、适当提高炉渣碱度、保证焦炭质量条件稳定(尤其是降低焦炭中硫含量)、加强筛分改善入炉粒度组成、选择适宜的送风参数保持炉缸长期均匀活跃、提高工长操作水平等是提高脱硫效率的主要手段。通过选择恰当的原燃料配比、适当的风口面积、重视高炉日常调剂操作、提高焦炭质量等手段应对。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冶金》2015,(6):12-15
对酒钢2号高炉开炉后装料制度调整过程进行了总结。通过确定适宜的料线、合理的布料模式、布料矩阵和批重,使上部装料制度和现有的送风制度相匹配,稳定上部煤气流分布,维持了高炉稳定顺行。通过后期逐步调整风口布局,下部改善送风制度,上部稳定优化装料制度,使上下部调剂相合理,形成合理的操作炉型,实现了高炉长时间稳定顺行,取得较好的生产指标,燃料比降至555 kg/t。  相似文献   

11.
首钢京唐1#(5 500 m~3)高炉在总结长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稳定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及送风制度、适当提高富氧水平、强化低硅冶炼等措施,提高炉内焦炭负荷,提高煤比。通过优化实践,2017年1~4月高炉焦炭负荷稳定在5.5以上,焦比280 kg/t,煤比193 kg/t,高炉产量维持在13 000 t/d以上,实现了高炉重负荷大煤比冶炼。  相似文献   

12.
张波  李晓东  杨波 《云南冶金》2022,(6):166-173
针对高碱、高锌负荷下,高炉存在透气性差、气流不稳、风口小套上翘、炉温和炉况波动大、产量低、消耗高等问题,通过精料控制降低入炉有害元素负荷,调节两股煤气流合理分布和强化渣铁排放提升碱、锌负荷排出效率,合理控制炉温、富氧率促进高炉稳定顺行,高炉在54.30%左右的入炉品位下,利用系数提高到3.60 t/m3·d,燃料比、焦比分别降低至555 kg/t和400 kg/t左右。  相似文献   

13.
陈永明  徐辉  朱勇军 《炼铁》2019,38(2):1-5
宝钢4号高炉大修投产后,面临喷涂料维护难、适应新炉型转变及炉料结构调整次数多等问题。通过采取控制适宜的冶炼强度、探索不同炉料结构下合理的气流模式、维护好操作炉型稳定炉体热负荷、优化各矿石品种搭配,提高入炉品位等措施,4号高炉保持较高的煤气利用率和较低燃料消耗。2015—2017年,4号高炉煤气利用率保持在51%~52%,煤比为176. 86 kg/t,燃料比为482.01 kg/t,高炉工序能耗为364. 19 kg标准煤/t。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煤气流分布对高炉冶炼的影响,针对韶钢8号高炉煤气分布特点,2012年下半年从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炉缸状况、原燃料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后,高炉煤气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煤气流分布稳定合理,形成了稳定的平台漏斗料面结构,炉缸工作状态进一步得到改善.高炉煤气利用率由48%提高到49.5%以上,燃料比由520kg/t.Fe下降到500 kg/t.Fe,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良好,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5.
凌明生 《炼铁》2020,39(5):10-14
对马钢B高炉高钛负荷下维持炉缸活跃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受原料条件限制,入炉钛负荷一直处于偏高水平,偏高的钛负荷对高炉炉缸的活跃性造成较大影响。在入炉较高钛负荷条件下,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强化炉前出铁等措施,炉缸工作状况趋于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相应改善,焦炭负荷最高至4.74,燃料比维持在495 kg/t。  相似文献   

16.
风口焦炭取样研究对高炉操作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首钢4号高炉风口焦炭取样的数据,分析了回旋区焦炭带的长度与实际风速、风口焦炭粒度及焦炭质量的关系,探讨了煤比与渣量及回旋区焦炭带的长度的关系;探索了高炉透气性指数与实际风速、煤比、风口焦炭粒度及高炉布料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炉缸径向煤气压差分析对高炉焦炭负荷、上下部制度的合理调整提出了建议。相关建议实施后,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龙凤山800 m3高炉专门用于铸造用生铁的冶炼。在采用现有原料(铁矿含钛量不做严格要求)条件下,通过采用低焦比操作,调整高炉炉渣碱度、送风温度、装料制度和热制度,优化煤气流分布,提高风口燃烧温度,缩小风口面积和增大炉顶压力,改善炉渣性能等措施,实现了C05L和C06L低硅、低钛和低硫高纯生铁的稳定生产,同时高炉燃料焦比下降了12 kg/t,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对首秦1号高炉(1200m~3)炉役后期重负荷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1号高炉设计寿命10年,截至2016年6月30日,高炉已运行13年2个月,单位炉容产铁量9908t/m~3。在适当降低高炉冶炼强度前提下,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结构性能、规整高炉炉型、合理的操作制度引导中心和边沿两股气流的合理分布、降低入炉碱负荷和锌负荷等措施,1号高炉实现连续42d焦炭负荷保持6.0和连续两个月燃料比低于500 kg/t,比2015年年均燃料比降低30 kg/t。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7,(1)
对马钢A高炉如何稳定操作炉型的生产管理进行了阐述。在原燃料质量波动大的情况下,A高炉的操作炉型不断变化,相对稳定性较差,通过对炉料结构、送风制度、煤气流分布、热制度与造渣制度、冷却壁与漏水和炉前出铁的调整与优化,操作炉型逐步合理,实现了炉况的稳定和生产指标的逐步改善。燃料比由最高的511 kg/t降至最低的492kg/t,煤比由最低的117kg/t提高至159kg/t,利用系数由最低的1.953提至最高的2.3。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罗源闽光1号高炉出现炉况失常,恢复进程曲折、反复等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入炉铅锌负荷高、炉墙结厚炉型不规制、风口结瘤导致送风不均匀;原燃料条件恶化等使煤气流分布失常引起炉况恶化;高炉长期休、慢风率高、高Al2O3炉渣、频繁烧小套又造成炉缸堆积。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处理风口结瘤,调整布料矩阵及下部送风装置、增加出铁次数、加萤石和锰矿洗炉、精细化操作等措施后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