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SUMT算法的机车转向架调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转向架调簧是改善机车轮重、轴重分配均匀性的有效方法.从分析转向架支承结构出发,通过建立一系弹簧高度调整计算模型,提出采用SUMT算法对转向架一系支承调整垫片厚度进行优化计算,实现机车轮重、轴重的均匀分布.对SS8型机车转向架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收敛快、调簧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钢车轮淬火加热炉的实际状况,建立了车轮淬火加热过程温度场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规格车轮的淬火加热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应用在线测温系统对该规格车轮淬火加热过程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实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模拟发现,该规格车轮现行加热时间过长,有很大的压缩空间。  相似文献   

3.
高速动力车车轮强度分析的工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国际铁路联盟相关标准确定了高速动力车车轮强度分析的计算载荷工况,提出了一套建立车轮有限元模型和模拟运行状态下的车轮应力分布规律、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数值分析方法,为车轮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满足工程技术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具有轴对称结构的车轮使用轴对称模型进行强度分析的可行性,根据国际铁路联盟标准UIC510—5规定的计算载荷和载荷工况,建立铁道机车车辆车轮轴对称模型与三维模型,对其强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轴对称模型与三维实体模型在车轮辐板区域的von_Mises应力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96~1.045,且用轴对称模型算出的应力值大于用三维实体模型算出的应力值,用轴对称模型分析车轮的应力分布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城市轨道车辆标准型面车轮与标准型面钢轨相匹配,建立不同轨底坡的车轮与钢轨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根据计算得出的接触斑面积、接触应力等结果分析轨底坡对钢轨磨耗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轨底坡时,车轮与钢轨的接触位置总是靠近钢轨内侧,导致钢轨内侧磨耗严重;随着钢轨轨底坡的增大,轮轨的接触位置逐渐向钢轨外侧移动,接触应力也发生变化,1/40轨底坡下轮轨接触应力较小,钢轨磨耗较慢;单独增大内轨轨底坡对减缓钢轨侧磨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6.
铁道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车轮踏面磨耗呈现下凹趋势,这种凹形磨耗称为下凹磨耗.为了表征踏面下凹磨耗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针对某一地铁车辆建立了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3种磨耗工况下列车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安全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轮踏面下凹磨耗深度的增大,列车稳定性、平稳性变差,且在一定程度的磨耗范围内这种下凹磨耗的趋势有利于列车曲线通过.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分析中的静力子结构技术,在考虑轮轴过盈配合接触非线性情况下,利用有限计算资源,应用有限元方法快速完成车轮的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以更加真实而准确地反映车轮在多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四角燃烧的SG-1025t/h实际锅炉炉膛为实例,完成了炉膛三维流动、燃烧、传热模型耦合计算及热负荷分布计算.在这次耦合计算中所采用的流动模型在湍流模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燃烧模型中.针对实际的大容量锅炉提出了三维计算方法;在传热摸型中采用了改进的Monte-Carlo,方法.并考虑了任意平面的能束随机发射和不等分网格,对本文的计算值已进行了实测验证.图14表5  相似文献   

9.
"天梭"号机车车轮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胜清 《内燃机车》2004,(12):18-20
介绍了用ANSYS软件计算"天梭"号交流电力机车车轮强度的情况,包括车轮结构,计算模型简化,结构离散化处理,载荷处理,约束处理以及计算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修改发动机多维CFD计算程序KIVA-3V,建立了内燃机压缩过程冷态流场的大涡模拟(LES)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内燃机压缩过程中缸内流场的水平速度及湍流动能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网格密度对内燃机缸内流场大涡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k-ε模型计算时,网格的精细程度对流场结构影响不大;在相同的计算网格下,与采用k-ε模型计算相比,采用LES计算显示了更为复杂的湍流结构,而且LES所能捕捉到的涡团结构范围要大于k-ε模型,计算得到的湍流动能也要低于k-ε模型;同时,网格越精细,这种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