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阜新矿区八个煤层底板比压的测试资料,从底板岩层的临界比压出发,对各煤层底板比压与压入量的关系曲线对照岩层力学性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底板分类的具体数量指标。文章还介绍了以允许比压为依据,选择支护允许承载力、支护密度及穿鞋面积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徐州大黄山煤矿单体支柱工作面底板比压测定结果,对底板极限比压、刚度和底板抗压入强度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控制支柱钻底,如支柱穿鞋等是改善底板承压条件的有效途径,在软底工作面中,应注意避免底板积水和炮崩动力破坏。据此对本矿区工作面煤层底板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霍州矿区各煤层底板比压、岩石强度和浸水崩解度的测定,研究了该区的煤层底板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强调崩解度对霍州矿区应是一个主要的分类参考指标,水可使该区底板降低1~2个类级。文章最后提出了预防单位支柱钻底的措施,并介绍了使用新产品空心柱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霍州矿区各煤层底板比压、岩石强度和浸水崩解度的测定,研究了该区的煤层底板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强调崩解度对霍州矿区应是一个主要的分类参考指标,水可使该区底板降低1-2个类级。文章最后提出了预防单体支柱钻底的措施,并介绍了使用新产品空心柱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大黄山矿主采煤层底板比压测定与底板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徐州大黄山煤矿单体支柱工作面底板比压测定结果,对底板极限比压、刚度和底板抗压入强度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控制支柱钻底,如支柱穿鞋等是改善底承压条件的有效途径,在软底工作面,应注意避免底板积水和炮崩动力破坏,据此对本矿区工作面煤层底板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6.
对桑树坪煤矿主采煤层底板比压的测定和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有利于类似煤层底板比压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顶山矿区煤层瓦斯地质特点,采用钻孔抽采瓦斯的方法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根据作业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建立抽采成本分析模型,分析平顶山矿区钻孔抽采煤层瓦斯的治理成本,研究了影响钻孔抽采治理瓦斯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平顶山东部矿区的瓦斯治理成本为73.8元/t、西部矿区的瓦斯治理成本为28.2元/t;平顶山矿区瓦斯治理成本各部分中,岩石巷道掘进费用占比最高,为46.06%。  相似文献   

8.
淮北矿区三软合并煤层大采高液压支架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淮北矿区三软合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工艺及液压支架选型,针对矿区煤层赋存特点,提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开采方式,针对三软合并煤层的特性对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护帮机构、稳定性以及底板比压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在三软合并煤层上实现了大采高开采.  相似文献   

9.
针对平顶山矿区构造煤发育、瓦斯危害严重的现状,为探讨分压合排技术在平顶山矿区瓦斯地面抽采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平顶山矿区首山一矿四2、二1煤层分压合排的产气效果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四2、二1煤层分压合排产气效果不佳的原因。结果表明:首山一矿四2、二1煤层的储层压力及压力梯度、渗透率、煤层顶底板岩石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差别不大,对分压合排的效果影响不大;而较大的煤层间距、二1煤层相对较小的临界解吸压力和四2煤层松软的煤体结构,严重影响了分压合排的效果,造成产气效果不佳。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适合对首山一矿四2、二1煤层采用分压合排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鹿洼煤矿3#煤层底板比压的现场实测,计算出可靠的底板抗压入强度(底板极限比压)为7.60MPa,底板容许比压为5.7MPa;按照3个测区底板比压平均值计算,其底板容许比压为5.19MPa,从而为3#煤层采场的支护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储式煤仓主要适用于薄煤层及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厚煤层,比传统的单仓或双仓(煤仓和矸石仓)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解决了单仓煤矸混存和双仓运输环节复杂的弊端,从根本上实现煤矸分离,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的整体概况及发展目标,重点探讨了煤炭检验在煤质管理中的应用,指出煤炭检验在山西焦燥集团煤质管理中可发挥预防、控制、监督、服务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加强营销人员的煤质专业水平、发挥煤质在合同中的重要作用及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探讨了煤质技术在煤炭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指出完善的煤质指标、合理的煤质奖罚、妥善解决煤质纠纷、规范供需双方在煤质方面的合约、约定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等可强化煤质技术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确保煤炭市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煤设备滞煤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乃松  秦强 《煤矿机械》2001,(12):55-56
分析滞煤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潘一矿的工作实践 ,介绍对滞煤现象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煤矿企业在采矿之前,首先要对其技术和工艺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工作过程的安全程度。基于此,本文将对煤矿井下的采煤工艺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结合出口煤品牌管理实践,从开展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东滩矿选煤厂在实施科技创新、锻造出口煤品牌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煤矿地面储存方式筒仓和加盖储煤场的对照分析,并结合近10年来煤矿地面生产系统建筑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封闭式多行多点回煤的矩形储煤场6个方面的有利因素,认为目前煤矿地面原煤及产品煤的储存方式采取封闭式多行多点回煤的矩形储煤场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对火力发电厂所燃用的神华混煤和准格尔煤的煤灰熔融性等煤质特性做了初步分析,并对未掺烧前发生的因煤灰熔融温度低而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及提出应对策略。同时,利用神华混煤与准格尔煤性质稳定的优点,通过对掺烧后的入炉煤干基灰分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进行实验统计和分析,提出以入炉煤千基灰分对煤灰熔融性进行监控和掺烧煤配比的调整,实现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古书院矿选煤厂末煤系统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原煤煤质分析、重介车间厂房布置及工艺、煤泥水浓缩系统、压滤及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阐述了改造后的末煤跳汰系统、浓缩和压滤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