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文章重点剖析了世博公园景观空间的规划构思与空间特质以及多方面的解决策略。从中体现了设计师立足于城市设计的视角,通过景观设计手法,为上海黄浦江两岸滨水空间的重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介绍2010上海世博轴的设计与建造过程,分析了设计、研究与建造团队面对这个特殊而复杂的超尺度建构,在设计观念、研究、设计与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亩中山水——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设计单位: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北京易兰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地址:黄浦江南岸,世博会演艺中心以东,浦明路以北,水门广场以西总用地面积:2.7公顷 相似文献
5.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建筑师同场竞技的舞台。世博中心的设计体现着中国建筑师所独有的设计理念。文章将从中国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世博中心设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7.
演绎自然和谐之美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2010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通过高新技术和传统有效手段相结合,构建当今绿色节能趋势下大型综合性公共建筑的典范,成为紧扣世博会主题,力求充分体现“功能完善,形态庄重,节能环保“设计主旨的永久性场馆。 相似文献
8.
世博是个巨大的工程,当然它更应该是一幅气势恢宏的作品。但由于世博全球参与、全国出力、展期弥长等特殊性,使得很多参观者热衷于世博场馆夺人眼球的建筑外形、各式充满异域风情的展品甚至忙于世博护照盖章,而忽略了其最重要的生态理念和科技含金量。诚如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指出的,"看世博不是看热闹、看科幻,而是看我们未来的生活,并且向世界学习,学会欣赏各国多元的文化。"从通风的树阵形状到废旧的钢管沙发,从众多场馆不约而同的垂直绿化到钢渣透水砖,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去看、去品世博,就会发现上海世博会里一条无处不在的主脉——生态和低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1951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举办之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情形出发,通过对建筑师亲手绘制的施工图纸、历史照片以及相关著作的分析,重读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奠基者之一夏昌世的早期代表作——水产馆。文章以对水产馆施工图纸的存疑展开,逐步对水产馆的建造过程、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讨论了导致建筑现状与原来相去甚远的原因,呼吁关注对现代建筑优秀作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营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作者通过访谈设计团队,并结合实地建筑考察,从屋面系统的技术集成、立面构成的品质控制、室外环境的场所营造以及室内空间的细节雕琢等方面介绍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在外观及室内空间的设计及营建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功能与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城市快速扩张和不断更新,其中城市发展中的建筑更新与保护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对于一部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怎样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处理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河南郑州东史马村文化体验展示中心建筑方案为例,强调"城市舞台"的设计构思,提出"公共性"、"体验性"、"独特性"三个主要的设计方法来突显文化体验展示中心的开放性与多样性。设计中将原有建筑充分利用,使其与新建建筑在多方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新旧建筑在功能、形式上相互依存,恢复原有的场所精神,既发挥出原有建筑的文化价值,也使整体建筑成为该区域内新的活力点。通过介绍,为今后类似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设计与实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蜕变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从设计到建成,历经多次变更。本文试图考察中国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经历的若干重要变更,以反映其真实的设计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要介绍深圳南山文化(美术)馆的建筑方案,剖析其设计理念——文化舞台、城市客厅以及如何采取巧妙的设计策略来突显文化馆建筑的公共性、开放性;指出文化馆建筑应强化其与城市空间、城市生活对话与互动,以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建筑:设计与建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刚刚开幕,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加了展览,100多个展馆已经建成。上海世博会将不仅是全世界的盛会,也是建筑界的饕餮盛宴。《时代建筑》杂志在2003年、2005年和2009年曾编辑出版过3期有关上海世博会的专刊,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