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阳极泥预处理脱铜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铜阳极泥预处理过程中有价元素Cu、Te、As的分布状况及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铜阳极泥预处理过程工艺优化方案。结果:一,中间物料如吸收后液、银过量还原后液等得到充分利用,工艺过程试剂消耗为零。同时,脱铜渣含铜可稳定控制在6%左右,并回收了部分Au、Ag物料,提高了Au、Ag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从铜阳极泥提取金和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杨茂才  周杨霁 《贵金属》1997,18(4):24-28
用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铜银-水溶液氯化,溶剂萃取提取金-亚硫酸钠法回收部分银工艺处理铜阳极泥效果良好,直收率高,Au93.81 ̄96.20%,Ag96.50%铜铅锡综合利用好。  相似文献   

3.
高铅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高效回收高铅铜阳极泥中贵金属,改进阳极泥的现行生产工艺,采用XRD、SEM和显微镜等对阳极泥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泥的颗粒较细,成分复杂,贵金属主要为Au 0.33%、Ag 9.94%、Pd0.1%(质量分数);贱金属主要为Cu 16.35%、Pb 13.74%。主要物相包括金以及金铅合金、铜银硒化合物、硫酸盐、砷酸盐、锑酸盐以及氧化物。分析得知,金主要有单质金以及金铅合金两种物相,其质量比约为3:1。其粒度大小不均匀,最大粒度为15μm,最小粒度为0.1μm。单质金常常被包裹在硫酸铜里面,因而,在提取金之前要先脱铜。银以硒化银和铜银硒的形式存在,3种元素混溶形成固溶体。主要贱金属铜为单质铜、硫酸铜、铜银硒以及黄铜矿。铅为硫酸铅、锑酸铅、砷酸铅以及硫化铅;砷锑铋化合物主要包括砷酸铅、锑酸铅、砷酸铋和砷酸锑。结构特征分析表明:高铅铜阳极泥以硫酸铜为基底,氧化镍常包裹单质铜,砷酸锑常包裹黄铜矿,硫酸钡与硫酸铅常交互生长。  相似文献   

4.
国外铜电解阳极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微君 《贵金属》1993,14(3):60-66
专门介绍近年来国外对铜电解阳极泥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铜阳极泥的预处理,脱除Cu、Ni、Se、Te;湿法氯化处理回收金银等贵金属;改进的火法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6.
7.
8.
氰化浸出-电积法从铜阳极泥提取金和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铜--氰化浸出、电积提取Au和Ag--还原熔炼回收Pb、Bi、Sn和微量Au、Ag工艺处理铜阳极泥,具有流程简短,回收率Au≥99%,Ag≥99%,Cu、Pb、Bi、Sn综合利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从铜阳极泥中提取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采用苏打造渣法从铜阳极泥中提取碲的冶炼工艺流程,对造苏打渣制取二氧化碲,电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铜阳极泥中碲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产的碲元素主要来源于铜电解精炼工艺中的阳极泥,通常含碲2%-10%,绝大多数以Ag2Te、Cu2Te、Au2Te等形式存在。由于各铜冶炼厂采用的铜原料不同。铜阳极泥中碲的含量有较大差异。高的可达5%-6%。低的仅0.5%-0.8%。甚至更低。但大多数含量在1%左右。由于碲的化学性质比较特殊。具有较明显的两性特征。易分散。回收率较低。有鉴于此,各厂家从经济效益考虑,在工艺流程选择上存在差异,部分厂在铜阳极泥处理中增加了分碲工序来回收碲。同时也为了减轻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是对白银质量有较大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关通 《贵金属》2001,22(3):23-25
广东石碌铜阳极泥成份复杂,金、银含量低,属难处理的物料,作者采用预处理,再氰化的方法,可有效地回收各有价金属,特别是金、银的回收率高,消除了砷的环境污染。获得的试验指标如下:氰化的浸出率为Au97%、Ag94%,回收率Au96.6%、Ag93.3%。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该工艺适应性强,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张关禄  刘时杰 《贵金属》1989,10(1):8-13
1.前言冶炼厂处理硫化铜精矿或金精矿所产出的阳极泥以回收金、银、硒为主,含钯、铂不到万分之一,仅作为副产品.对这类阳极泥的处理,技术上较为成熟.大冶炼厂多使用火法流程——焙烧、蒸硒、浸出脱铜,熔炼多元合金电解得纯银,银阳极泥分银后熔炼金阳极电解得纯金,从电解母液中回收钯、铂.中小冶炼厂多使用容易见效的湿法流程——硫酸介质中鼓风氧化或加入氧化剂(高铁盐、二氧化锰、氯酸钠)或加压氧浸脱铜,然后水溶液氯化或先硝酸浸银再氯化,从氯化液中回收金、钯、铂.对一般含二氧化硅或硫酸铅高的阳极泥则可用选-冶联合流程,即先浮选分离铅、二氧化硅后再冶炼处理,分别回收贵金属.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从铜阳极泥中回收硒的原理、工艺和实践,介绍了提高硒回收率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铜阳极泥选冶富集金银的粗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阳极泥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和稀有元素,是提取贵金属的重要原料。对铜阳极泥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用自制的不同浮选捕收剂以选冶工艺流程分离富集贵金属,考察了不同条件铜阳极泥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采用自制药剂C,pH控制在2时进行粗选,粗选精矿中金、银的富集比接近4.5,银品位达到45%~50%,金品位由0.2%提高到0.8%~1.0%,可直接熔铸成板,节省了传统工序的贵铅炉熔炼并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5.
铜阳极泥含Au、Ag、Se、Te、Cu等多种有价金属,高效回收其中的稀贵金属不仅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而且可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铜阳极泥传统处理工艺存在环境污染大、金属回收率低等问题,卡尔多炉工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卡尔多炉工艺是铜阳极泥典型处理工艺,本文系统介绍了其原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阳极泥预处理、卡尔多炉熔炼及金银合金电解的工艺特点。针对卡尔多炉熔炼周期长、稀贵金属分离提纯工艺复杂及回收率低等问题,在综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阳极泥预处理工艺优化、熔炼效率提升及稀贵金属强化回收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铜阳极泥是资源综合回收的优选对象,分析各有价金属的分散情况对后续的回收有着指导性的方向作用。铜阳极泥选冶联合工艺较为成熟,具有不断外延拓展金属回收的空间。针对4000 t铜阳极泥物料的生产数据,考察了该工艺有价金属的走向,统计分析了金、银、硒、碲、铅、锑、铋、铜等在工艺流程中的分布率,摸清了有价金属主要分散情况。分析表明,金、银、硒、碲最大的分散点均为浮选尾矿,分别占分散总量的67%、37%、34%、58%,确定为重点管控对象。并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对提高金、银、硒、碲回收率及铅、锑、铋、铜的回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永斌  胡龙  李骞  殷维  徐斌  姜涛  饶雪飞 《贵金属》2017,38(1):60-64
采用硫代硫酸盐浸出脱铜阳极泥中的贵金属金、银和钯,研究氧化焙烧、碱预浸出和酸预浸出的预处理工艺对提高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方式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硫、砷、锑、铅等元素对浸出效率的影响,采用氧化焙烧-酸预浸出-硫代硫酸盐浸出的方案,金、银和钯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3.45%、96.32%和76.04%。  相似文献   

18.
利用Nd:YAG脉冲激光焊接机对镁合金进行对缝焊接工艺试验.以缝焊的最大抗拉强度作为评价焊接质量的品质特性,对影响焊接质量的六项关键工艺参数(保护气体、激光功率、工件移动速度、离焦量、脉冲频率和脉冲波形)利用田口法进行优化设计.依据田口法设计了18种工艺参数组合,每组工艺参数进行3次焊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和脉冲波形影响最为显著.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使AZ31B镁合金焊缝获得169 N/mm2的最大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9.
铜阳极泥处理过程中贵金属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有色金属公司在铜阳极泥回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铂、钯金属回收率低,金的直收率不够高等情况,应用物质流方法对其处理铜阳极泥中的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阳极泥处理工艺中,金、银的分布比较集中,粗金粉富集了阳极泥中近88%(质量分数)的金;97%左右的银集中于粗银粉中;铂与钯分布较分散,铂钯精矿、沉氯化银后液、析铂钯后液以及分银渣中都含有金属铂和钯,其含量都分别在53%、14%、26%和8%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芯片尺寸封装(CSP)器件的焊点可靠性,基于田口法,采用Garofalo-Arrhenius稳态本构方程和有限元法,对CSP器件焊点热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有限元模拟. 考虑焊点材料、焊点高度、芯片厚度、基板厚度四个控制因素,借助田口法,采用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研究发现影响焊点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焊点材料和焊点高度. 经过田口试验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方案组合为焊点材料Sn3.9Ag0.6Cu,焊点高度0.29 mm,芯片厚度0.1 mm,基板厚度0.17 mm. 该最优方案和原始设计方案相比,蠕变应变能密度降低65.4%,信噪比提高了9.22 dB. 结果表明,CSP器件焊点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