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啤酒工业废弃物麦糟为原料,采用一步快速酯化改性法制备高效重金属离子吸附剂酯化改性麦糟。研究酯化改性麦糟对Pb(Ⅱ)的吸附行为、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较宽的pH值范围(4~8)内,酯化改性麦糟表现出对Pb(II)良好的吸附性能。由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计算得到该吸附剂对Pb(Ⅱ)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393.7 mg/g,高于文献报道的大多数吸附剂的吸附量。吸附反应很快在15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活化能的计算表明吸附为活性化学吸附。酯化改性麦糟吸附Pb(Ⅱ)主要是羟基和羧基中C—O基团的氧原子与Pb(Ⅱ)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改性竹炭对钯(Ⅱ)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竹炭对钯(Ⅱ)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平衡吸附量为18.0 mg/g;竹炭对钯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描述,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2.39×10-4/s,表现吸附活化能Ea=40.9 kJ/mol;钯在竹炭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温度升高,吸...  相似文献   

3.
通过吸附实验研究纳米TiO2对Cd(Ⅱ)的吸附行为,考察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4~7范围内,纳米TiO2对Cd(Ⅱ)的吸附率均超过97%,吸附于纳米TiO2上的Cd(Ⅱ)可用7.0 mL 0.1 mol/L HCl于70℃恒温水浴中定量洗脱;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16 kJ/mol,粒子内部扩散过程是其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但液相边界层向粒子表面的扩散过程亦不能忽略;等温吸附数据与Langmuir和D-R等温模型拟合较好。在室温下,纳米TiO2对Cd(Ⅱ)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34 mg/g,平均吸附能为11.54 kJ/mol;吸附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均为正值,自由能为负值,说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u(Ⅲ)在巯基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298 K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106.9 mg/g树脂,用15%硫脲与1 mol.L-1盐酸的1∶1混合溶液作解吸剂解吸率可达92.60%。等温吸附遵循Freundlich经验式;测得在298 K时,吸附速率常数k298=5.23×10-5s-1;吸附活化能Ea=16.23 kJ.mol-1;吸附反应热效应ΔH=27.8 kJ.mol-1。用饱和容量法测定巯基树脂吸附Au(Ⅲ)的配位比均接近1∶1。红外光谱测定表明:树脂功能基-SH中硫原子与Au(Ⅲ)形成了配位键。  相似文献   

5.
用FTIR、XPS、TEM等表征方法对溶液中大肠杆菌吸附钯(Ⅱ)的机理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与大肠杆菌和钯(Ⅱ)间静电作用有关,在pH为2.0时吸附量最大,可达120.08 mg/g;对大肠杆菌进行化学修饰,FTIR结果表明细胞表面的氨基、羧基可能为吸附钯(Ⅱ)的主要基团,涉及到表面络合机制;TEM及XPS结果显示吸附6 h后菌体内有尺寸为5~15 nm的钯纳米颗粒生成,说明该吸附过程还存在还原反应。大肠杆菌对钯(Ⅱ)的吸附过程是静电作用、表面络合、氧化还原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氨性浸出方式处理吸附Cd(Ⅱ)之后的零价铁材料(Fe≡Cd),使表面吸附的Cd(Ⅱ)脱附同时对材料改性,获得了一种新的改性铁基磁性材料(MFe)。基于紫外光谱、溶液化学和量子化学分析,证实了Fe≡Cd上的Cd(Ⅱ)与游离NH3结合形成Cd-NH3配合物从而实现脱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NH4)2SO4和NH3·H2O浸出可以有效脱附Fe≡Cd表面的Cd(Ⅱ)。脱附改性后材料的结构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成了大量吸附活性强的铁(羟基)氧化物,且—NH2基团成功修饰在材料表面,为Cd(Ⅱ)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改性磁性材料(MFe)对Cd(Ⅱ)的吸附量较Fe0(Qe=23.5 mg/g)明显提升,达47.0 mg/g,且循环再生性能良好,可高效循环6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利用嗜酸混合菌在尼日利亚闪锌矿和方铅矿中生物浸出Zn(Ⅱ)和Pb(Ⅱ),研究pH值和铁离子对闪锌矿和方铅矿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闪锌矿和方铅矿中Zn(Ⅱ)和Pb(Ⅱ)的氧化物在pH值分别为2.1和2.7时浸出效果最好。用模拟的琼脂糖培养基使细胞分泌出含铁离子的外聚合物,以此加强氧化。闪锌矿和方铅矿达到氧化平衡分别需要3和4d。闪锌矿和方铅矿在1d内的浸出率分别为38.3%和34.2%,5d内Zn(Ⅱ)和Pb(Ⅱ)分别还原92.0%和89.0%。使用XRD研究两种矿物的未浸出的剩余产物,闪锌矿的组成为S、ZnSO4和少量Ca3Al2O6,方铅矿的组成为S、PbSO4和少量的Pb(S,Ge)(O,OH)4和Pb8Co(Si2O7)3。  相似文献   

8.
周小华 《贵金属》2019,40(1):25-29
用静态法研究了8-羟基喹哪啶螯合树脂在酸性溶液中吸附和解吸Pd(II)的性能,分析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0.6 mol/L HCl的介质中,树脂对Pd(II)的饱和吸附量为99.46 mg/g,吸附率为94.7%,解吸率达到95.6%;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Lagergren方程更适合描述此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
橘子皮化学改性及其对Cu(Ⅱ) 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橘子皮为基体,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以Ce4+为引发剂将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到橘子皮上,再经过皂化制备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研究溶液pH、吸附时间和Cu2+初始浓度对生物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5,Cu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该生物吸附剂对Cu2+去除率为94.6%,吸附容量为24.41 mg/g.Cu2+在该生物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该生物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优于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将该生物吸附剂用于含Cu2+ 5.8 mg/L的电镀废水,Cu2+去除率可达97%.通过红外光谱表征该生物吸附剂的结构,说明羧基和羟基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引起该生物吸附剂对Cu2+的吸附.该生物吸附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4次以上.  相似文献   

10.
改性橘子皮对铜、铅和锌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橘子皮经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处理,得到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SCOP)。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法对其形貌和特性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pH、起始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改性橘子皮SCOP吸附Cu2+、Pb2+和Zn2+的影响。等温吸附结果表明,SCOP对Cu2+、Pb2+和Z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的SCOP对Cu2+、Pb2+和Zn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0.73,209.8和56.18mg/g。根据静态吸附实验结果,用动态柱吸附实现了水溶液中Pb2+和Zn2+的分离。吸附过程中离子交换发生了重要作用,重金属离子与吸附剂中的Ca2+离子发生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1.
季铵盐对钴(Ⅱ)和锰(Ⅱ)的萃取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季铵盐从含氯化钠接近饱和的溶液中萃取分离二价金属离子钴、铁、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以含少量异辛醇改性剂的季铵氯化物的煤油溶液为萃取剂 ,萃取时尽管有 15 %~ 2 0 %的二价锰和钴一起被萃取 ,但通过两级洗涤可将负荷有机相中的锰降低到 0 .0 2 g/L以下 ,经三级洗涤除锰即可达到钴、锰分离。钴的回收率可达 98% ,负荷有机相中钴锰含量比大于 30 0。  相似文献   

12.
利用嗜酸混合菌在尼日利亚闪锌矿和方铅矿中生物浸出Zn(Ⅱ)和Pb(Ⅱ),研究pH值和铁离子对闪锌矿和方铅矿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闪锌矿和方铅矿中Zn(Ⅱ)和Pb(Ⅱ)的氧化物在pH值分别为2.1和2.7时浸出效果最好。用模拟的琼脂糖培养基使细胞分泌出含铁离子的外聚合物,以此加强氧化。闪锌矿和方铅矿达到氧化平衡分别需要3和4d。闪锌矿和方铅矿在1d内的浸出率分别为38.3%和34.2%,5d内Zn(Ⅱ)和Pb(Ⅱ)分别还原92.0%和89.0%。使用XRD研究两种矿物的未浸出的剩余产物,闪锌矿的组成为S、ZnSO4和少量Ca3Al2O6,方铅矿的组成为S、PbSO4和少量的Pb(S,Ge)(O,OH)4和Pb8Co(Si2O7)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改性海泡石作为吸附剂从酸性溶液中回收Pd(Ⅱ)的吸附特性和机理;通过等温模型、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分析改性海泡石对Pd(Ⅱ)的吸附特性;利用SEM-EDS、TEM和XPS技术研究改性海泡石对Pd(Ⅱ)的吸附机理。Langmuir模型表明,当温度为30°C时,改性海泡石对Pd(Ⅱ)的最大吸附量为322.58 mg/g。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改性海泡石对Pd(Ⅱ)的吸附过程,化学吸附为改性海泡石吸附Pd(Ⅱ)的控速步骤。当Pd(Ⅱ)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1 g/L改性海泡石可吸附99%的Pd(Ⅱ)。吸附-脱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是一种可高效且经济的Pd(Ⅱ)回收材料。  相似文献   

14.
谭玲  董海刚  何佳  徐航  刘新星  谢建平 《贵金属》2016,(Z1):105-109
将普罗威斯登菌作为吸附剂来研究其对钯(Ⅱ)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菌体活性和离子交换机制。结果发现,pH和离子强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很大,菌体表面的钙、镁和钾等阳离子和钯(Ⅱ)离子发生了非化学计量的离子交换。另外,生物吸附与菌体活性无关,吸附过程中绝大部分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改性竹炭对银(I)的吸附性能与机理.研究表明:竹炭对银(I)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平衡吸附量为45.2 mg/g;竹炭对银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描述,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3.29×10-4 s-1,表观吸附活化能为:Ea=36.1 kJ·mol-1;银在竹炭上的吸附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线,吸附系数KL(298 K)为24.427 L·mg-1,饱和吸附量Q∞为62.7 mg/g;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为:ΔH= -40.9 kJ·mol-1,ΔG=-36.6 kJ·mol-1,ΔS=-14.46 J·K-1·mol-1.机理研究表明:竹炭对银(I)的吸附主要为还原吸附.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SQD-85树脂对镱(III)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探讨溶液pH、镱(III)初始浓度、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QD-85树脂在pH5.5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对镱(III)的吸附效果最佳,测得树脂在308K时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47.6mg/g;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SQD-85树脂吸附镱(III)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动态实验结果符合Thomas模型。当用1.0mol/LHCl作解吸剂时,解吸率可达97.3%。因此,使用SQD-85树脂可以有效地去除和回收水溶液中的镱(III)。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铬(Ⅲ),通过树脂选型确定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14.5对铬(Ⅲ)吸附容量最大,用所选的001×14.5树脂研究铬(Ⅲ)的吸附性能。静态吸附实验表明:转速大于120 r/min时,对树脂吸附的影响可忽略,即外扩散基本消除,pH=7.0时,吸附最佳,铬(Ⅲ)吸附率随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001×14.5树脂吸附铬(Ⅲ)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曲线,且为优惠吸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23.4 kJ/mol,颗粒内扩散为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用1 mol/L的硫酸对吸附后的饱和树脂进行脱附再生,脱附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壳聚糖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吸附铜离子的性能,分析了pH、吸附剂投加量、温度、铜离子初始浓度和时间对铜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铜离子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此外,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吸附剂比空白吸附剂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整个吸附过程符合朗缪尔吸附模型(R2=0.994),最大吸附量为100.70mg/L。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实验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线性相关指数大于0.999。吸附剂能在0.1mol/LNaOH溶液中被成功解吸。  相似文献   

19.
张启伟  王桂仙 《贵金属》2013,34(2):40-43,47
对普通竹炭进行了表面化恘处理,并研究了此竹炭对Au(III)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炭对Au(III)的吸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且吸附过程从以物理吸附为主转化为以化恘吸附为主。如果条件控制得当,吸附率可达97%以上,说明处理后的竹炭可以有效回收水相中的Au(III)。红外图谱和元素分析对改性前后的竹炭表征的结果表明: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且含氧基与含氮基与Au(III)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了不同w(Zn)/w(Sn)的Mg-Zn-Sn(ZT)合金,研究了其铸态下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Zn和Sn质量分数总和为8%时,随着w(Zn)/w(Sn)的增加,合金晶界粗化,晶界上第二相或共晶数量增加。合金力学性能随w(Zn)/w(Sn)的增高先增加后降低,其中w(Zn)/w(Sn)为5/3时合金强度最高,抗压强度为296MPa,w(Zn)/w(Sn)为3/5时,合金压缩率最高,为21.5%。此外,还分析了Zn、Sn及w(Zn)/w(Sn)对Mg-Zn-Sn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