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筛选得到的霉菌,进行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离子研究。结果表明:在Cr(Ⅵ)、Cd(Ⅱ)质量浓度分别为300mg/L时,菌种生长良好。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的最佳条件:pH值5.0,时间1h,温度10℃。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由回归方程得到Cr(Ⅵ)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14mg/g;Cd(Ⅱ)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52mg/g。对菌种吸附低温水体中两种重金属离子时pH值变化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证明该菌可以有效地去除低温水体中Cr(Ⅵ)、Cd(Ⅱ)离子。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浒苔处理含Cr(Ⅵ)废水,对浒苔进行了盐酸改性,通过间歇吸附试验研究了pH值、盐酸改性浒苔投加量、吸附时间及温度对盐酸改性浒苔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盐酸改性浒苔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Cr(Ⅵ)的方法是可行的,酸性条件有利于Cr(Ⅵ)的吸附,当pH值为1、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去除率可达99.7%;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颗粒内扩散阻力比外部传质阻力的影响更显著;吸附等温线数据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而吸附焓变为正值,盐酸改性浒苔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DTMA改性天然斜发沸石,制得HDTMA改性沸石,进而研究HDTMA改性沸石对废水中Cr(Ⅵ) 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HDTMA改性沸石对Cr(Ⅵ)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饱和吸附量为10.99mg/g,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但温度、pH值和干扰离子对HDTMA沸石吸附C...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覆铁石英砂(iron-oxide coated sand,IOCS)对水体中不同价态As的固化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IOCS对As的吸附去除效率随IOCS表面Fe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量和固液分配系数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准二级反应模型能更好地描述As在IOCS表面的吸附行为。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reundlich的拟合效果较好,指数1/n随着IOCS表面铁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说明经高浓度铁盐处理过的IOCS对于As具有更强的约束能力。此外,不同浓度的IOCS对As(Ⅲ)、As(Ⅴ)的吸附容量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温度对As(Ⅲ)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相对于As(Ⅴ)更显著。经各浓度铁盐处理过后的IOCS在不同pH值条件下吸附去除As(Ⅲ)、As(Ⅴ)的效果明显好于未经处理的砂质介质,但都呈现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甘蔗渣进行了吸附去除水中Cr(VI)的模拟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pH、甘蔗渣用量、Cr(VI)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其吸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温度50℃,pH为2,甘蔗渣粉用量为2g/100mL,震荡时间1h,Cr(VI)初始浓度50mg/L下,Cr(VI)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甘蔗粉对水中Cr(VI)的吸附符合动力学二级反应,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Langmuir模式较好地描述。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凹凸棒对水中As(Ⅲ)的吸附能力,以七水合氯化镧、凹凸棒土(ATP)为原料,通过浸渍法制得载镧改性凹凸棒土。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了最佳改性条件,并进行了改性材料对水中As(Ⅲ)的等温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时氯化镧的最佳浓度为0.6 mol/L,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0.3 g,最佳反应pH值为6;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氯化镧浓度为0.61 mol/L、pH值为6.8和吸附剂投加量为0.38 g,此时载镧改性凹凸棒土对As(Ⅲ)的吸附量为166 μ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模型,吸附过程为自发且吸热过程,准二级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其吸附动力学过程,表明该吸附过程中化学吸附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模拟水样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6~2.5 mm花生壳作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流量为3 mL/min,吸附后水样中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08%,Cr(Ⅵ)质量浓度为0.184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对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花生壳饱和吸附容量为9.4 mg/g。从动态吸附穿透曲线中可见,219 min时达到吸附穿透点,1312 min时达到吸附衰竭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和活性炭负载壳聚糖对高锰地下水进行静态吸附试验,利用颗粒活性炭进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静态条件吸附剂投加量、pH值、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动态条件下浓度和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吸附剂吸附效果相差不大,相对而言粉末活性炭效果最好,颗粒活性炭效果与粉末活性炭较接近;静态试验中,当水中Mn2+的浓度为5mg/L时,水温25℃,pH值为6.8~7.0状态下颗粒活性碳的处理效果最好,最佳投加量为0.02g/L,即0.4g(GAC)/mg(Mn2+);动态条件下,锰离子浓度的增加、流速增大都会使初始穿透点提前。  相似文献   

9.
采用氯化铁改性后的沸石对溶液中的铬(Ⅵ)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铬(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吸附铬(Ⅵ)的速度比天然沸石快,1h内可达到吸附平衡;溶液pH值在偏酸性时更有利于吸附进行;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R=0.9999),可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实验条件下计算的最大吸附量为1.18mg/g.  相似文献   

10.
研究硝酸改性对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和镉在改性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温度、pH、有机物(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硝酸改性能显著提高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酸性基团的含量,降低pH_(PZC)值,对Cd(Ⅱ)的吸附作用显著增强。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H~0和△S~0均为负,整个温度范围内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改性活性炭纤维对Cd~(2+)吸附环境的最佳pH值应控制在6~8;一定浓度的有机物对Cd~(2+)的吸附有明显的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静态试验,对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和粘胶基活性炭纤维进行吸附比较,同时对经过简单预处理的活性炭纤维的除硼效果及吸附时间、pH、温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吸附效果最佳;其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式,以物理吸附为主;最佳吸附时间为1h;p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均较大,最佳pH约为6,温度为17℃;采用不同再生剂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进行再生试验,3%NaOH溶液效果最好,再生后吸附效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12.
为了去除工业废水的六价铬,采用工业废渣——锂渣来做吸附试验,探讨p H值、温度、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经过实验发现,去除Cr6+的最佳p H值范围是3.0~4.0,并且随着Cr6+逐渐被吸附,溶液的p H值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一级速率方程、准二级速率方程对Cr6+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的相关较好,以温度为40℃最优,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达13.785mg/g。结果表明:锂渣中Fe O的含量下降了0.2%,Cr3+和Cr6+的含量分别提高了0.2022%和0.0309%。说明锂渣对酸性Cr6+的吸附包含了还原与吸附两个作用,锂渣中的Fe O充当了还原剂,降低了Cr6+的浓度,随着锂渣的吸附作用,将Cr3+从水中去除。将吸附Cr6+的锂渣与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加水成型试件,养护3个月后测试出Cr6+的溶出量均满足我国地表水III类和地下水III类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砂样钢渣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去除废水中Cr6+的工艺条件和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pH值0.8~1.5,温度为20℃~25℃,钢渣投放量为5 g,废水初始体积以150~200 mL为宜。铬去除量与钢渣水溶液静置时间呈线性关系,且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一级和二级速率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较大,属于单分子层的吸附方式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通过机理分析可知,砂样钢渣对Cr6+的吸附过程分为还原(降毒)、水化、沉淀、吸附等4个阶段,钢渣最大吸附量为45.872 mg/g,占砂样钢渣的比例较小。钢渣完成吸附铬后,仍可用来配制砂浆、混凝土等。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活性炭对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椰壳、桃核、木质和煤质四种活性炭中,桃核活性炭对DON亲和性与吸附容量最高;中性偏碱性的pH环境更利于DON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同温度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升温不利于DON的吸附;热力学参数ΔH<0,ΔG>0表明活性炭对DON的吸附属于非自发的放热反应,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吸附剂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简称ACF)在环保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ACF液相吸附作用尤其是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水中存在的μg/L级有毒致癌有机物氯代烃作为吸附质,采用四种ACF材料研究了ACF液相吸附作用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理论模型和反应条件(如pH值和起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考察了吸附剂  相似文献   

16.
特定污泥对铬(Ⅵ)的吸附容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接种了高效菌种A、B的驯化污泥在前期的生物滤床系统中体现了良好的铬(Ⅵ)去除效率,为了解决系统放大后污泥再生与使用周期等问题,对污泥的铬(Ⅵ)吸附容量进行了测定,测定项目包括一次连续吸附总量、营养添加前后吸附容量的变化等。以铬(Ⅵ)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废水进行实验,得到该污泥吸附最佳时间为40min,此时污泥对铬的吸附能力为污泥自身干重的14 94%。一次连续吸附总量为27~28mg/g干污泥。营养液的加入使得污泥吸附能力提高了29 68%。  相似文献   

17.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超高交联树脂NDA-66对邻苯二甲酸(ο-PA)的吸附性能及吸附行为,同时优化了NDA-66处理增塑剂DBP生产废水吸附-脱附工艺参数。经过初步筛选发现,NDA-66树脂对ο-PA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温度为15℃、30℃和45℃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吸附平衡数据,ο-PA在NDA-66树脂上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树脂吸附最佳工艺参数是:pH 2.0~2.4,温度30℃,流速为1.5 BV/h;树脂脱附最佳工艺参数,脱附剂用量及组成为1 BV 8%NaOH+2 BV H_2O,脱附温度为55℃,脱附流速为1.5 BV/h。  相似文献   

18.
针对排放酸性含铬废水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纳米FeS,用于处理酸性含铬废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纳米FeS的最佳制备条件,并讨论了反应时间、pH值和Cr(Ⅵ)初始浓度对纳米FeS处理酸性含铬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纳米Fe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波频率40 kHz、超声波处理时间10 min、制备反应温度15 ℃,在此条件下Cr(Ⅵ)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为81.03%、63.40%;当反应时间达到50 min后,纳米FeS对酸性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趋于稳定,酸性条件能促进纳米FeS对Cr(Ⅵ)和总铬的去除;随着Cr(Ⅵ)初始浓度的升高,纳米FeS对Cr(Ⅵ)和总铬的单位去除量逐渐增大,当Cr(Ⅵ)初始浓度为300 mg/L时,Cr(Ⅵ)和总铬的单位去除量分别可达486.65和383.55 mg/g。可见,超声波制备的纳米FeS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铬离子,为今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对含苯胺废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pH值、盐效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动态条件下苯胺浓度和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吸附穿透曲线。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苯胺吸附效果良好,当溶液pH值接近中性时吸附率较高,溶液中的含盐量会影响吸附效果,在苯胺浓度一定的情况下,100 mL废水最佳吸附时间为4min;动态条件下,苯胺浓度增加、流速增大都会使初始穿透点提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中含磷的危害及通过比较选择吸附法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的除磷方法,吸附剂及其特点和金属类氧化物、黏土矿石类、活性炭吸附材料的吸附原理。详细阐述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共存离子对矿石黏土类物质和铁锆化合物吸磷过程的影响:反应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分子热运动从而影响到吸附材料吸磷效果;对任何吸附材料吸磷都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来达到最佳效果;反应pH值主要通过影响溶液中离子浓度、种类及吸附材料表面所含的离子与其反应从而影响到吸附材料吸磷效果;共存离子的存在可能会提高库仑力和磷酸盐活性部位竞争力。同时也阐述了吸附剂用量、磷的初始浓度、电解质、吸附材料粒径对吸磷效果的影响。今后对吸附磷材料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改性材料及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