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嘎 《中外建筑》2009,(5):195-197
弹性地基梁理论在工程中应用很广,但其地基反力系数的确定很不容易。在改进Vlasov双参数地基模型基础上,通过拟合处理,得到了弹性地基梁法中地基反力系数的解析表达式,从理论上阐述了其与地基和梁的特性、及梁的挠曲变形相关的性质。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地基反力系数与梁的长细比、地基刚度以及地基厚度密切相关:对于长梁(λL≥4),地基反力系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复合地基形式共性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复合地基的内涵与外延,并在分析了复合地基与地基处理,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础的区别和联系之后,并对复合地基进行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3.
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CFG桩+水泥土搅拌桩构成二元复合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后,可以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二元复合地基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汇睿  刘子健 《市政技术》2010,28(5):108-111
采用CFG桩、载体桩两种桩型复合地基对桥头高填路堤的地基进行处理,并通过在两种不同桩型复合地基和天然地基上布设沉降观测断面来观测和分析复合地基对沉降的控制效果。观测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或载体桩复合地基对沉降的发展以及后期沉降的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发青 《建筑》2012,(7):67-68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高度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更好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需要我们从地基勘察做起,以科学的地基勘察和地基处理技术来确保建筑的使用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状况下的地基勘察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赵龙  穆鹏华 《建筑施工》2022,44(1):37-41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工程建造中,红黏土地基工程难以避免。为确保工程质量,基于具体工程,对红黏土地基工程的勘察及地基处理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红黏土地基的勘察重点和地基处理要点,以期为红黏土地基工程的实施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建筑地基勘察任务要求以及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地基处理试验、地基加固技术、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机械碾压法四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建筑地基勘察设计及处理措施,旨在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基处理设计水平的提高、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施工设备的更新,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对于各种不良地基,经过地基处理后,一般均能满足建造大型、重型或高层建筑的要求.由于地基处理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地基处理项目的增多,用于地基处理的费用在工程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因而,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木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以木桩复合地基在某清水池中的应用为例,就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沉降及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木桩复合地基能有效解决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够、沉降量过大等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当浅层软土地基及不均匀沉降地基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地基变形允许值的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根据现行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将地基处理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单一地基,也称均质地基;第二类为复合地基。笔者在近几年的工程检查工作中发现,在一些地基专项处理方案中。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搞不清楚夯填度与压实系数的概念,混淆了夯填度和压实系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山西建筑》2008,34(7):78-80
结合住宅底层设计的现状,通过分析住宅建筑底层空间设计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目前常用的几种底层处理手法,提出在住宅底层设计时应该遵守的原则,为住宅底层的设计提出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建筑地基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优化的关系 ,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角度探讨了地基基础设计优化的理论基础、技术经济分析 ,并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建筑地基勘察、地基基础设计优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设计风格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室内造型元素的地面设计不应只是满足功能的需求,更应充分考虑室内设计的整体风格及其所运用的装饰材料,合理地进行地面的创意设计.达到与室内空间性质、装饰氛围相协调的目的。本文从地面的形态设计,材质、色彩的运用度设计创意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以求为室内地面设计与创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维数字地面模型的优势,介绍了数字地面模型在道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数字地面模型应用到公路设计中,可降低设计成本,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公路设计自动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砂井地基固结概率特性的近似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砂井地基固结度概率特征值。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确定性参数变异性对砂井地基固结概率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砂井地基固结概率分析的近似方法 ,并探讨了近似方法的精度。推导了砂井地基固结度期望值和方差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 ,砂井地基固结度的概率特性对水平固结系数的不确定性最为敏感。提出了只考虑水平固结系数不确定性的砂井地基固结概率特性的近似分析方法。误差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近似方法的实用性。砂井地基固结概率设计方法用设计系数将概率设计与常规设计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颁布的标准审查大纲(SRP)第3.7.1节对核电站设计地震动时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是目前核工程领域确定结构抗震分析所需输入地震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针对美国NRC-SRP3.7.1中关于核电站设计地震动时程的验收准则,分别从“种子”地震动时程的选取、设计地震动时程的相关性、持时参数、速度和位移特性以及结构非线性分析对设计地震动时程的特殊要求这五个方面,将不同版本SRP3.7.1(1989、2007和2014)对核电站设计地震动时程的规定进行了梳理,并对SRP3.7.1中的单组时程法(方法-1和方法-2)以及多组时程法进行了论述、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数值算例,利用基于小波函数的地震动反应谱拟合方法合成了满足所有版本SRP3.7.1中第一种单组时程法要求的设计地震动时程。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中美两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地震波选择的相关条文,列举了工程实践中常用的选波方法,并对选出的地震波反应谱特性进行了比较。中美两国规范中建议的选波方法均要求选择能与规范的设计反应谱相一致的地震波,不同之处为中国规范是将地震波峰值加速度调幅至规范规定值,而美国规范是将某一周期范围内地震波反应谱调幅至与设计反应谱接近,调幅后的地震波峰值加速度无明显规律。按照中美两国抗震设计规范分别设计了两栋相似框架 核心筒结构,建立了两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模型。根据中国规范建议方法选择出7组地震波,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应于中国8度罕遇地震的多组地震波作用下,中美两国规范设计方案在地震作用初期地震响应基本一致,在后期由于结构配筋形式与配筋数量等差异,结构损伤程度不同;按中国规范设计方案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按美国规范设计方案的1.03~1.17倍,连梁最大塑性变形为按美国规范设计方案的0.67~0.98倍,剪力墙应变沿层高的分布接近,美国规范设计结构纵筋的屈服应变是中国规范设计方案的1.2倍,按中国规范设计方案的剪力墙损伤程度重于按美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  相似文献   

18.
底层地面的传热过程及热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高琳  杜高潮 《建筑科学》2007,23(2):44-46
准确分析底层地面的传热过程对底层地面的热工设计和居民的健康与舒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应用三维稳定传热模型计算出室内单层材料地面的热流密度、然后应用一维非稳态模型计算出多层材料地面的热流密度,并应用三维稳定传热模型计算出的室内单层材料地面热流密度的一阶导数,说明室内地面热流密度与室内地面所处点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的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地面热工设计规范,对地面热工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青岛地铁中山公园暗挖岩石车站开挖出现地表变形过大问题,结合现场施工监测动态信息,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车站在各施工开挖步后产生的地表沉降、洞室收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车站地表沉降达50 mm左右,洞室直墙处收敛值较大,车站整体有塌陷的可能,实际监测地表最大沉降为45 mm,与模拟值较为吻合。施工中掌子面穿过断面一定距离后,该断面地表沉降速率变小,表明支护结构的施作对地表沉降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加强支护控制过大变形方案优化方法,对修改后的支护设计方案数值模拟表明,采用新设计方案的车站地表沉降量减少44%,最大地表沉降为28 mm,且中导洞开挖引起的位移沉降量占总沉降的60%左右,能保证地表变形控制在允许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对于工业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地坪厚度、配筋规格、地基土的处理,目前基本上无标准的计算模式和理论,设计随意性很大.工程实例中地坪开裂、起鼓、下沉现象较为频繁,有的还很严重,甚至危及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该文就地面活荷载在30kN/m2≤P≤100 kN/m2范围内的工业建筑地坪结构设计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