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000kV双回路钢管塔次应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第一基1000kV交流特高压双回路钢管塔(SZT2塔)进行了真型试验。用输电铁塔设计软件建立了SZT2塔杆单元桁架模型;在限元软件ANSYS平台上,建立了SZT2塔梁–杆混合桁架模型。将SZT2塔的杆单元桁架模型与梁–杆混合桁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其次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SZT2塔次应力影响最大的位置在塔身变坡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次应力影响随杆件长径比的增加而减小;SZT2塔身主材次应力最大已达到30%,在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1 000 kV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钢管塔具有负荷大、结构高耸、柔度大等特点,由于焊接的连续性、节点板和钢管刚性连接等原因的影响,结构在节点处易产生次弯矩和次应力,从而造成构件及节点局部应力不均。按传统桁架结构杆单元线弹性理论进行分析和设计,杆塔实际受力状态与计算结果存在差异,造成选材不够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梁杆单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与杆单元模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发现,梁杆有限元模型和杆单元模型计算所得钢管塔主材的轴力大小相当,下横担以下的主材弯矩较大,特别是塔腿、靠近塔腿的主材、变坡处和各层横担主材节点处。主材构件两端的强度应力最大,而稳定应力则主要出现在中部,采用梁杆单元模型进行精细化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同时各构件安全冗余度趋同,在塔材耗量相当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杆塔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我国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商业运行的特高压工程,该工程的正式投运证明了各系统部件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1000kV特高压交流大跨越线路的主要设计原则和特点,并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工程技术及设计原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降低1 000 kV特高压钢管塔横担发生破坏的概率,采用通用软件TTA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横担内力进行精细化分析,提出了横担空前和空后两种布置方式,研究了两种方式下耐张塔和直线塔的横担内力变化,并分析了引起内力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横担上平面在空前和空后布置情况时的内力均小于封满情况时,横担下平面交叉材比封满情况下内力大,直线塔整体受力小于耐张塔;横担上平面交叉材空前或空后时,建议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横担上平面空前或空后布置情况下的内力;横担上平面交叉材全封满时,通用程序TTA计算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摘要:与角钢塔相比,钢管塔的荷载以及自身的高度和跨度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如何设计钢管塔的节点是保证钢管塔结构安全的主要环节。选取1 000 kV淮南-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为工程背景,对典型十字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节点的力学行为、应力分布以及弹塑性的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可为钢管塔K型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规划中的1 000 kV苏通长江大跨越工程跨距大,耐张段长,通航要求高,选择合理的导线是工程可行的关键.从导线材料、导线结构、制造条件方面选取常规的6×AACSR/EST-500/230与8×AACSR/EST-400/180特强钢芯高强铝合金导线方案,对2种方案进行输送容量、电磁环境、机械特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6分裂导线方案优于8分裂导线方案.对AACSR/EST-500/230导线从材料和结构2个方面进行优化,提高钢芯的抗拉强度及适当降低铝钢截面比,导线优化后使跨越塔高度大为降低,减少工程投资.推荐1 000 kV苏通长江大跨越工程导线采用6×AACSR/UST-500/280超高强度钢芯高强度铝合金绞线.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李敏生 《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0,12(1):56-58
崖门大跨越塔是国内投运的第三高输电钢管塔,主材钢管规格国内最大,突破了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这里介绍大跨越塔的断面选择、管径与壁厚的确定、动力特性分析、风振系数计算、节点设计及试验等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