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4种不同性质的砂对干混抹灰砂浆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配合比条件下,细度模数2.8的机制砂抹灰砂浆不好施工(分层度大),但强度最高;细度模数1.6的细砂抹灰砂浆好施工(分层度小),但强度最低,收缩率最大;当河砂和混合砂细度模数均为2.3时,混合砂抹灰砂浆比河砂抹灰砂浆施工性更好,强度更高,这可能是混合砂比河砂的级配和表面性质更好的原因。结论是作为抹灰砂浆中砂应该级配良好并且细度模数在2.3左右为宜,并且混合砂比河砂更好。  相似文献   

2.
大理岩人工砂对大坝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理岩人工砂,考察其不同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对大坝混凝土力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并对石粉的颗粒级配对砂浆的性能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岩人工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整体上随人工砂细度模数的增大和石粉含量的减少而增大;极限拉伸值有随细度模数的增大和石粉含量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人工砂的石粉颗粒级配中,粗颗粒的含量较多时砂浆的流动性和强度均较高;随着人工砂细度模数增加和石粉含量降低,混凝土湿筛砂浆开裂风险降低。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可以减小细度模数及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柯  程玉雷 《四川建材》2012,38(4):33-35
研究了机制砂最大粒径、细度模数、含泥量对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同配比天然中砂砂浆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机制砂最大粒径由0.6 mm逐级增加到4.75 mm,砂浆表观密度呈现规律性减小,稠度增加,保水性降低,强度变化不明显.机制砂细度模数增加,稠度增加明显,砂浆保水性和密度、强度降低,且细度模数对砂浆强度的影响超过最大粒径对强度的影响.含泥量增加,砂浆表现密度不变,稠度略微降低,强度随含泥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在相同细度模数和级配的情况下,机制砂含泥量增加将导致砂浆干缩值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机制砂胶砂需水量比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岩性、细度模数、石粉含量、MB值等材料特性对机制砂胶砂需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的需水量比与母岩岩性密切有关;机制砂需水量比随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小,随机制砂MB值增大而线性增加,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或指数增加,其中吸附性高的含泥石粉对机制砂需水量比的影响作用显著大于纯石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机制砂不同于河砂的性能特征,结合C50管片的生产工艺,针对性地设计了试验配合比和蒸汽养护制度,研究了机制砂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和MB值对管片混凝土的脱模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掺入7%以下的石粉可以明显提高机制砂管片混凝土的脱模抗压强度和28d抗压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而提高。MB值的增大对管片混凝土的早期脱模强度有明显的提高,但对7d和28d抗压强度不利;MB值大于0.9时,则会大幅降低管片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铁尾矿、花岗岩、石灰石及再生骨料4种机制砂中粉体材性、比表面积及含量对MB值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铁尾矿、花岗岩、石灰石粉体细度及含量的增加,MB值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表明上述材性机制砂均对亚甲蓝有一定吸附能力,且铁尾矿较强而石灰石较弱;再生骨料机制砂中粉体细度变化对MB值影响不大;云母矿物的存在可能影响机制砂自身吸附能力;机制砂中含泥量变化对机制砂MB值测试结果影响显著;泥粉含量4%时,MB值可能达到或超过1. 4;当机制砂中同时存在石粉和泥粉时,2类粉体各自独立地对MB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计不同粗细和级配的机制砂,研究了机制砂细度模数和级配对湿拌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细度模数在1.2~3.0时,随着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增大,湿拌砂浆单方用水量减小,保水性下降,和易性和抗压强度呈先提高后降低,干缩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当机制砂公称粒径在0.315mm以上颗粒的分计筛余相同时,随着机制砂中小于0.315mm颗粒含量的增加,湿拌砂浆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干缩率先减小后增大。控制机制砂中小于0.315mm细颗粒含量为30%,机制砂中大于1.25mm颗粒含量超过30%时,湿拌砂浆拉伸黏结强度明显降低,干缩率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8.
杨泽尧 《建筑工人》2003,(11):23-23
昆明地区抹灰砂浆所用的砂子由于受当地条件的制约,近10多年来一直使用龙潭山砂。龙潭山砂的颗粒偏细,细度模数uf介于0.9~1.6之间,且90%以上属于特细砂,其粉尘含量大多超过10%。施工中因砂的颗粒偏细,经常出现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开裂、空鼓等现象,造成返工。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掺入10%~30%总用砂量的机制水洗人工砂水洗人工砂中,粗颗粒较多,细度模数一般在2.1~3.5之间,且经水洗后,粉尘含量基本没有或很少,恰好弥补了山砂的缺陷。掺入后,级配的混合砂料,其细度模数基本能达到细砂要求。掺入使用后,砂浆和易…  相似文献   

9.
依托华丽高速项目,使用机制砂制备C5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浇筑效果良好。研究表明,通过机制砂级配优化及采取水洗措施,对颗粒级配、MB值、石粉含量等监控,使水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6~3.0,MB值小于1.4,石粉含量小于5%,其表观效果、早期强度、耐久性能等指标满足T梁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机制砂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已在国内外预制桩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预制高强混凝土方桩中使用量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制砂替代河砂的掺量、机制砂的细度模数、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等对高强方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细度模数在3.1~3.5时混凝土工作性较好;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需水量越高,导致强度偏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8.5%时,对混凝土强度没有太大的影响;机制砂部分替代河砂可改善混凝土中的集料级配,适量的石粉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密实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机制砂原料和制砂工艺的特殊性,在预拌砂浆中使用时表现出与河砂等天然砂细集料不同的特点,对预拌砂浆性能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目前缺少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的技术规程或标准,结合实际生产施工经验,从机制砂的颗粒形状、粒径、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含水率以及石粉含量等方面分析了用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的特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对策,为编制预拌砂浆用机制砂技术规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旱砂含泥量、细度模数及取代河砂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砂各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的顺序为旱砂取代河砂量细度模数含泥量,旱砂的含泥量为6.0%、细度模数为1.8、取代普通河砂量为25%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最好,此时坍落度为230 mm;在试验范围内,旱砂各因素对硬化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机制砂的石质、细度模数、级配、石粉含量、亚甲蓝MB值等理化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不同产地的机制砂有不同的特性,本文研究分析了聚酸酸高性能减水剂与不同类型机制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灰比、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洛杉矶磨耗等因素对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强度与耐磨性的影响,并与河砂混凝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耐磨性与强度密切相关,强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同等水灰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耐磨性优于河砂;机制砂石粉含量在20%范围对混凝土的强度与耐磨性无不利影响.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磨损量减小;机制砂适当大的细度模数有利于混凝土的耐磨性;耐磨性越好的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磨耗值越小.  相似文献   

15.
机制砂在湿拌砂浆掺机制砂最佳掺量应根据机制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或石粉含量等指标来确定,一般为50%为宜。通过试验验证,结合实际生产经验证明机制砂可以在湿拌砂浆中使用,这将有利缓解混凝土砂浆用砂资源紧张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级配探讨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对机制砂级配、石粉含量限值和细度模数规定的差异。在对比国内外机制砂标准的差异及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生产的69种机制砂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机制砂生产控制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的I、II区级配范围。并通过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确定了一个机制砂全级配标准,同时对配制不同强度混凝土用的机制砂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17.
收集湖南地区的不同类型机制砂,对其物理性能进行测试,指标包含: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MB值、泥块含量、压碎值、表观密度、空隙率、饱和面干吸水率等,以此研究分析湖南各地区的机制砂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石材废弃物加工成的人工砂配制砂浆,研究其颗粒级配和石粉含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和石粉含量对砂浆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细度模数太大不利于砂浆的强度和保水性,太小则影响稠度;石粉含量太大影响砂浆稠度,太小不利于保水性,而适量的石粉含量能够获得最佳的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9.
将铁尾矿砂代替天然河砂制备水泥砂浆,通过测试其浆体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指标,分析了铁尾矿水泥砂浆的材料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合比条件下,铁尾矿砂浆比天然河砂砂浆流动性降低,而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更高。水养条件下,铁尾矿砂浆发生膨胀,而天然河砂砂浆收缩。自然干燥状态下,两类试件均发生明显收缩现象。50次冻融循环及酸、碱溶液浸泡下,铁尾矿砂浆表现出较好的抗冻性和耐酸碱侵蚀性。随铁尾矿中可磁选颗粒含量增加,铁尾矿水泥胶砂试件早期力学性能提高,28d龄期时则降低。28d龄期时不含可磁选颗粒的铁尾矿水泥胶砂试件具有更高的无害孔含量,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高效减水剂掺量、硫铝酸水泥掺量、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灰砂比、消泡剂掺量等均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流动性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对砂浆流动度有着不同的影响特性。通过试验表明:减水剂FDN的最佳掺量为0.9%;硫铝酸水泥掺量、细度模数、灰砂比使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各值最佳分别为0.2、3.2、0.78;水渣粉掺量对流动度影响波动较大,15%为最佳值;消泡剂掺量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