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孔隙结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的实验室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曲线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利用二维分段等面积法计算T2谱与压汞曲线之间刻度转换系数横向刻度系数,以及大、小孔径的纵向刻度系数.使计算得到的伪毛细管压力曲线与实验室压汞测量的毛细管压力曲线的一致性得以大大提高.同时,建立了这些转换系数与现场核磁共振测井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利用现场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获得定量的、连续的、高精度的伪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曲线目的.将研究成果用于复杂储层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测井物性曲线重构毛细管压力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研究盖层封闭能力和储层的岩石孔隙结构,提出一种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获得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方法。介绍了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双曲线特征,指出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形态由完全连通的孔隙体积、门槛压力和孔喉几何因子确定。分析了现有计算方法的不足,结合现有常规测井物性资料,对重构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大量统计分析。门槛压力与孔渗比值存在很好的拟合关系,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可直接求取门槛压力。利用渤海地区压汞资料和常规测井曲线拟合出了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实际资料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油田勘探开发以及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3.
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多,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应用常规参数无法准确划分有效储层.对大量的压汞、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应用能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的毛细管压力曲线、平均孔隙半径、平均孔喉半径比对储层进行分类.在岩性、流体识别及储层参数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压汞、核磁共振测井、常规测井及测试资料,采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定性分类与综合参数、平均孔喉半径等参数定量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分类标准.将该方法应用到研究区40多口井中,分类结果与试气结论符合较好,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张晋言  刘海河  刘伟 《测井技术》2012,36(3):256-260
采用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的开方作为输入参数求取转换系数,再利用最大汞饱和度可以确定核磁共振测井T2谱与压汞曲线之间的纵向转换系数(核磁共振测井T2谱积分曲线乘以最大汞饱和度),实现拟合毛细管压力曲线.连续定量求取反映储层孔喉大小、储层孔喉分选性、储层孔喉连通性的中值压力、排驱压力、最大汞饱和度、半径均值、变异系数、孔喉歪...  相似文献   

5.
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进行海拉尔地区储层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海拉尔地区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差异大,应用常规测井方法无法准确划分储层.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得到的孔径分布曲线可明显看出储层微小孔隙及大孔隙的发育程度,直观准确地划分储层与非储层;利用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还可计算出连续的毛细管压力曲线.综合应用核磁共振和试油资料,建立了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储层定量分类标准,将储层分为Ⅰ、Ⅱ、Ⅲ类.应用该方法在海拉尔盆地处理解释16口井,经试油资料验证符合率达到95%以上.该方法弥补了利用常规测井和岩心毛细管压力曲线进行储层分类的不足,解决了海拉尔盆地储层分类评价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J函数的思想和经典SDR模型,通过对37块同时进行压汞实验和核磁共振测量的岩心样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构造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并建立了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模型,通过与实际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的对比,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岩石毛细管束模型和磁场物理理论研究,推导出核磁共振T2谱与渗透率之间理论关系表达式。给出核磁共振T2谱计算储层渗透率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并得出核磁共振T2谱计算储层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该公式与压汞曲线推导出的储层润湿相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利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后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储层动静态参数之间相互转换,进一步拓展核磁共振T2谱资料的应用范围,为储层特征评价、测井产能预测等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D气田新近系H1组储层位于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属于高温高压储层,钻井取心层段受高密度泥浆侵入,电阻率曲线失真,电法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存在较大误差;H1组储层受多期成岩作用改造,储层微观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气藏具有较强非均质性,严重影响测井解释模型的计算精度.针对上述问题,利用研究区测井、岩心和测试资料,对储层进行岩石物理相分类评价,建立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评价指标及解释方法,并基于岩石物理相划分成果采用J函数方法,利用压汞毛细管压力资料建立高精度非电法含水饱和度模型.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岩石物理相分类建模技术解决了研究区高温高压储层电阻率失真层段含水饱和度精确计算的问题,为气田储层定量评价、储量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结合NMR和毛管压力资料计算储层渗透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亮  刘晓鹏  毛志强 《石油学报》2009,30(1):100-103
基于核磁共振(NMR)测井驰豫时间分布和毛管压力曲线均反应储层孔隙结构的事实,提出了将NMR测井和毛管压力资料相结合计算储层渗透率的新方法。通过对大量压汞和核磁共振测井实验岩心样品的分析,建立了Swanson参数与岩石渗透率的关系模型。为解决压汞数据受岩心样品数量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几何平均值求取Swanson参数,可以连续地计算储层的渗透率。对某油田A井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用新方法计算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的空气渗透率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与压汞法的孔隙结构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与压汞法都能很好地反映地层岩石的孔隙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关性。即由毛细管压力曲线可以计算出相应的T2分布;反之亦可。这一物理理论的获证为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孔隙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从理论入手,分析了核磁共振T2分布与毛细管压力曲线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式。以岩心压汞资料为基础,同相应岩心的T2几何平均值进行拟合,建立了适合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盒3段致密砂岩气层的核磁共振测井中的T2几何平均值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还建立了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确定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的方法,对于指导盒3段致密砂岩气层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