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锈钢化学镀Ni-P/Ni-W-P合金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讨论了316L不锈钢上化学镀Ni-P/Ni-W-P合金镀层的工艺,重点是直接影响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关键过程--不锈钢基体的前处理工艺.试验发现,在前处理工艺中侵蚀活化液和预镀镍液的配方是最重要的.对2种镀层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力及硬度的测试表明,用本方法前处理工艺对316L不锈钢基体处理后进行化学镀能获得性能可靠的Ni-P/Ni-W-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Ni-W-P合金沉积机理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化学镀的Ni-W-P合金镀层镀态下的表面形貌特征及镀层断面组织的观察与分析,研究了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的沉积机理。结果表明,合金原子优先在基底金属表面能量较高的划痕、蚀孔边缘处沉积。Ni-W-P非晶态合金镀层由圆形基元以交错层叠方式叠加而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Cr12MoV模具钢的耐磨耐蚀性能,在其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以镀层沉积速率及宏观质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优选了镀液主要成分配方及化学镀参数。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摩擦磨损试验及5%硫酸溶液浸泡腐蚀试验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及耐磨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最佳Cr12MoV钢化学镀Ni-W-P工艺为25~30 g/L硫酸镍,30 g/L次磷酸钠,35 g/L钨酸钠,40~50 g/L柠檬酸钠,20~25 g/L硫酸铵,15 mL/L乳酸;pH值9.0,温度(85±2)℃,时间2 h;最优镀层厚约30μm,表面均匀致密,镀层结构为混晶态;镀层由83.14%Ni,12.56%P,4.30%W组成(质量分数);镀层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较基体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Ni-W-P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耐蚀性比化学镀Ni-P合金更加优异的Ni-W-P三元合金镀层,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镀液中硫酸镍、钨酸钠、次亚磷酸钠、乳酸和添加剂浓度对镀层沉积速度和镀层在60℃、5%(质量分数)硫酸溶液中腐蚀速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工艺参数:20~25 g/L NiSO4·6H2O,30 g/LNa2WO4·2H2O,27~30 g/L NaH2PO2·H2O,100 g/L Na3C6H5O7,15 mL/L乳酸,30 mg/L添加剂.通过对Tafel曲线的比较,证明本工作所得到的Ni-W-P镀层耐蚀性能高于非晶态Ni-P镀层,EDS图谱表明镀层中P的质量分数为14.00%,而W为3.69%.化学镀Ni-W-P工艺在耐腐蚀空冷器制备上获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Ni-W-P合金层的组织结构与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雪英  王璐 《材料保护》1992,25(5):19-24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阳极极化曲线测定等方法研究化学镀Ni-W-P合金层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含磷量的增加,Ni-W-P的结构由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在250~500℃热处理时,Ni-W-P镀层的抗蚀性降低,但是600℃以上热处理,抗蚀性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Ni-W-P混合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化学镀Ni—P和Ni—W—P过程混合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指出Emix的正移与pH值随时间而降低有关,而且pH值的降低合加速化学镀的诱发过程。低碳钢诱发化学镀Ni—W—P会在混合电位—时间曲线上出现两个电位阶梯,其原因在于低碳钢在给定的镀液体系中稳定电位不够负,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化学镀Ni—W—P快速发生,只有当表面形成达到一定覆盖度的具有催化活性的Ni原于层后,才能迅速地诱发化学镀过程;而Ni—P和Ni—W—P的稳定电位足够负.可以使化学镀过程快速诱发.故仅有一个电位阶梯。  相似文献   

7.
磷含量低于7%的化学镀Ni-P层耐特定压缩机工况下的腐蚀性能欠佳,而磷含量超过12%时硬度不符合要求。为此,在压缩机叶轮用不锈钢FV520B表面制备了磷含量9%的Ni-P化学镀层,并作不同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电子探针、电化学工作站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Ni-P镀层的显微组织、结合力、硬度、耐磨损性能和耐特定工况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抗拉强度1 080 MPa的FV520B不锈钢为基体材料,Ni-P化学镀层的硬度超过基材500 HV3 N,摩擦磨损失重量为基材的1/100,在5%醋酸和5%HBr混合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高于基材10 m V;基材在10%H2SO4中的腐蚀速率为镀层的38倍。  相似文献   

8.
AZ31镁合金酸性化学镀Ni-Co-P层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以酸性化学镀的方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Ni-Co-P镀层。分别用XRD,SEM和EDS对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点滴试验和电化学方法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酸性化学镀Ni-Co-P层为非晶态胞状结构,镀层中P含量可高达9.41%,远高于碱性镀层;AZ31镁合金镀覆Ni-Co-P合金层后腐蚀电流比基体降低3个数量级,其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Ni-W-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提高镀层硬度,将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耐蚀性、硬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400℃时高达1 120 HV;镀态镀层为非晶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经历了非晶态、混晶态、晶态过程,且热处理后镀层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10.
化学镀Co-P合金镀层的非晶结构条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化学镀Co-P合金镀层中磷含量与工艺条件的关系及产生非品结构的成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善镀液中次亚磷酸钠与硫酸钴的摩尔比和pH值可以控制镀层磷含量。当磷含量高于8.79%(质量比,下同)时,镀层表现为非晶态结构、低于8.79%时则表现为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镀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而晶态结构镀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1.
碘酸钾对Q235钢Ni-P化学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有关无机物对化学镀沉积速度和镀层性能的影响鲜见报道.为此,在Ni-P化学镀液中加入碘酸钾(KIO_3),研究了其对Q235钢表面Ni-P化学镀层沉积速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并考察了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KIO_3提高了Ni-P合金层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速度,当KIO_3含量为20 mg/L时,沉积速度达到最大;KIO_3使组成Ni-P镀层的胞状物变得更加细小,表面更加平整、致密,同时使Ni-P镀层的表面硬度略有提高,进一步改善了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范崇智  左禹  唐聿明 《材料保护》2007,40(5):29-30,39
研究了18-8不锈钢表面化学镀Pd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镀Pd样和空白样分别在20℃和100℃的10%和20%的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镀Pd样的耐蚀性相对于空白试样有显著提高.分析探讨了两种试样在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梁平  史艳华 《材料保护》2012,45(3):8-10,3
为了进一步提高Ni-P镀层的耐蚀性能,在Ni-P化学镀液中加入硫酸铜制备了Ni-Cu-P三元合金化学镀层,测试了镀层的沉积速度,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测试了镀层在5.0%H2SO4,5.0%NaOH及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并与Ni-P化学镀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i-Cu-P镀层表面的胞状物比Ni-P镀层的更加细小,镀层致密性更好;Ni-Cu-P镀层在3种介质中均表现出更好的耐均匀腐蚀性和抗点蚀性能,主要是因为Ni-Cu-P镀层的非晶态结构减少了镀层缺陷数量,从而减少了腐蚀发生的敏感位置和腐蚀微电池的数量,同时更加细小的晶粒也使Ni-Cu-P镀层比Ni-P镀层更容易钝化和维持钝态,另外Ni-Cu-P镀层更为致密也减少了腐蚀介质渗入基体的通道。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添加4wt%Si 的粉末冶金316L 不锈钢由单相奥氏体转变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烧结密度和体积收缩率分别提高12%和230%,疏松和孔隙明显减少,从而显著提高抗 Cl~-离子腐蚀性能,接近冶炼316L 不锈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碳后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使用寿命,利用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对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表面渗碳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渗碳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渗碳层的硬度分布,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技术和化学腐蚀试验研究了离子渗碳AISI 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渗碳层为单相碳过饱和奥氏体固溶体,由此明显提高了AISI 316L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渗碳层硬度梯度平缓,表面显微硬度高达900 HV.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处理不仅提高了其表面硬度,而且提高了不锈钢表面的耐腐蚀性能,从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张云霞 《材料保护》2011,44(4):61-63,8,9
为了进一步改善Ni-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扩大化学镀层的应用范围,在Ni-P化学镀液中加入FeSO4,制备了Ni-Fe-P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Ni-P和Ni-Fe-P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通过2273电化学设备测试了2种镀层在3.5%NaCl腐蚀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曲线.结果表明:Ni-Fe-P镀层比N...  相似文献   

17.
韩玮  孟宪明  赵杰  张俊宝 《材料保护》2011,44(3):77-80,91
超低碳钢(IF钢)具有极优异的深冲性能,但耐磨性和衬蚀性差,限制了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采用冷喷涂(CGDS)技术在IF钢基体上制备了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的304不锈钢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涂层组织及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3.5%(质量浓度)NaCl溶液中进行了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冷喷涂304不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