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在流通领域购样,对气球中有害物质包括N-亚硝胺、邻苯二甲酸酯类及挥发性化合物等的含量及其迁移量进行检测。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有害物质进行含量及迁移量的检测,结果发现检测的15批次样品中7批次样品检出N-亚硝胺、2批次样品检出了邻苯二甲酸酯类、15批次样品挥发性化合物结果均比较高;在进行迁移量的检测时发现,7批次检出N-亚硝胺的样品在唾液模拟液中均发现了N-亚硝胺迁移。通过评估模型计算及专家评估方式,对N-亚硝胺计算经口途径的暴露量、挥发性化合物计算暴露浓度,以及对检测的N-亚硝胺、邻苯二甲酸酯类及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专家风险评估,初步分析确定橡胶气球中有害物质N-亚硝胺、邻苯二甲酸酯类及挥发性化合物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GC-TOF/MS)分析英国产地芹菜籽油和中国河南产地芹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通过质谱库检索、保留指数法对化合物定性,比较两种产地芹菜籽油之间差异。结果表明:英国产地芹菜籽油检出56个挥发性成分,中国河南产地芹菜籽油检出42个挥发性成分;两者共有成分21个;两个产地芹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为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指导。该方法在复杂香料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SIM法对水样中62种半挥发性化合物同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在0.005μg/L~0.078μg/L之间,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50%~154%之间。通过对浦东新区川杨河两个断面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19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出,其中硝基甲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固相萃取/气相质谱法测定水中17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DB-5MS色谱柱分离定性,30min内17种目标物分离效果好(除p,p’-DDD和o,p-DDT),SIM扫描提取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内标法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0,相对标准偏差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6.2%~136.6%,方法检出限0.01μg/L~0.066μg/L。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能满足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等17种挥发性有机物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徐孝超 《当代化工》2024,(2):468-473
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VOCs)对人体健康和气候环境都有着很大危害,其具有涵盖物质范围广、涉及的领域多等特点。工业VOCs防治是现阶段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首要任务,聚丙烯的工业生产是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产生源之一,在气相流化床生产聚丙烯工艺中,树脂在净化后进入挤压机工段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都是经过下料料斗上部放空阀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达到低碳排放标准,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升级生产技术,集中处理挥发性气体。在聚丙烯生产挤压造粒工段,挤压机下料斗上部安装尾气收集排放装置,树脂及添加剂在进入挤压机熔融、挤压和造粒前将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收集并排放到RCO系统中,挥发性气体在RCO系统中燃烧达到标准后排放至大气,避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同时也省下了排污征收费用的支出。  相似文献   

6.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用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快速测定饮用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自动顶空进样测定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并对平衡时间、平衡温度进行研究和优化。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合成水样进行试验,每隔10min即可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5%~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1.82%~5.39%,最低检出限为0.10~0.50μg/L,对宁波市的二次供水样品的分析中有4种卤代烃检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在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时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4家公司不同蜂蜡净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质谱库检索、保留指数比对及标准品验证,共检出186个化合物。其中,样品A与B的香气特征和挥发性组分类似,疑为调配精油,共同检出的物质有107种,主要成分包括乙酸香叶酯、(E)-大茴香脑、苯甲醇、香兰素、苯乙酸苯乙酯等;样品C与D的香气特征和挥发性组分类似,为天然精油,共同检出的物质有83种,主要成分包括棕榈酸乙酯、苯甲酸、硬脂酸乙酯、亚油酸、棕榈酸等。研究结果为蜂蜡净油的产品开发和品质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翁馨妍  陶骏  陈珅珉 《净水技术》2023,(S1):110-115
研究采用酶底物法对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中的嗜肺嗜肺军团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酶底物法对检测嗜肺嗜肺军团菌的质控样品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对饮用水实际样品中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在30份管网水中未检出阳性结果,在60份二次供水样品中检出率达5%,其中3份阳性样品均来自公共场所建筑自来水龙头,阳性样品的检出浓度为1.0~5.2 MPN/(100 mL)。对非饮用水实际样品中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在全部30份水样中检出率达67%,阳性样品的检出浓度为2.2~1 992.6 MPN/(100 mL)。对酶底物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均进行了菌落验证试验,无假阳性现象,表明酶底物法检测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中实际水样的嗜肺军团菌特异度为100%。其结果表明,在非饮用水和饮用水末端公共场所区域水体中,仍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风险,对人群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
袁波  兰翔  朱健美  钱泓旭 《当代化工》2017,(11):2393-2396
参考《GB/T 5750.8-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的附录B标准,建立了利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CLEVER)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水中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吸附富集水中多种类半挥发性有机物,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脱,质谱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回收率良好,重现性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低温预浓缩系统GC—MS法对色拉油油烟气进行全分析,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仪器检测性能稳定。油烟气中共检出6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烃、醛、酚、酯、氧杂化合物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1.
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消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催化燃烧消除,特别是芳烃类、醇类、醛类、卤代烃类催化燃烧消除的研究进展,评述了用于各类VOCs催化燃烧消除催化剂的性能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催化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性能差异,并对VOCs催化燃烧消除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敏敏  胡平  鞠荣 《广东化工》2010,37(12):137-138
用顶空便携式GC-MS对饮用水中24种VOCs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其相关系数R〉0.991,RSD〈13.5%,平均回收率89.28%~107.12%。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饮用水中VOCs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庄晶 《辽宁化工》2010,39(1):110-111
对阜新市凌河水源有机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源主要受到苯系物、多环芳烃、卤代苯、挥发性卤代烃及酞酸酯类的污染,但仅二氯甲烷1项超标,其他均低于国家标准值,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来源、种类、危害、回收意义以及常见的回收技术。VOCs是指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所有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以石化产品为主要燃料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主要的处理技术有破坏技术和回收技术,其中活性炭吸附技术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重点介绍了活性炭对芳香烃、脂肪烃、卤代烃、醇类、醛类、酮类、醚类和酯类这几种主要的VOCs的吸附回收技术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用液上空间法气相色谱对饮水痕量的挥发性卤代烃(氯仿,四氯甲烷)进行测定,对气相色谱用平衡管进行了改进,使用耐针刺硅橡胶及特制铜螺丝密封,具有不受非卤代挥发性化合物干扰,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采用该方法可以对水样中痕量的氯仿,四氯四烷进行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家用冰箱储藏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释放量及主要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工作状态下冰箱储藏室的VOCs含量进行检测;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冷藏室的物料进行成分分析,同时用密封舱法探究冷藏室不同物料对VOCs含量贡献。结果表明,冰箱冷藏室物料中发泡聚苯乙烯风道泡沫释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正戊烷及异戊烷最多,是造成异味的关键性物料,而正戊烷、异戊烷是冰箱异味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门封条对异味的贡献也较大,通用聚苯乙烯抽屉体贡献的VOCs种类最多;在工作状态下,随着密闭时间的增加,冰箱储藏室的VOCs的种类及含量增加,但苯、甲苯、二甲苯、TVOC及戊烷类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储藏室异戊烷含量较高,是冰箱的异味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diffusion and adsorption of water‐miscibl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methanol and acetone) and water‐immiscibl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enzene and toluene) in a soil pellet has been performed experimentally by using the single pellet moment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one‐sided single pellet adsorption cell at a temperature of 30 °C and varying relative humidities (0, 20, and 40 %).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dry and wet systems showed that volatile organic tracers were adsorbed reversibly onto the soil. The overall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both water‐miscible and water immiscibl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ecreased with relative humidity. The sorption of water‐immiscible VOCs (benzene) onto soil was found to be much less than that of water‐miscible VOCs (methanol). The effective diffusivity of water‐immiscible volatile organic vapor (benzene) in the soil did not show a considerable change with relative humidity. In contrast, there was an appreciable change in the effective diffusivity for water‐miscible VOCs (methanol) with moisture.  相似文献   

18.
陈小燕  戴殷 《日用化学工业》2016,46(11):665-670
利用物料衡算法,结合生产工艺调查、现场采样及实验分析,研究了广州市某典型日化企业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原料输入到产品输出各环节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有组织排放检测口的总VOCs质量浓度接近,其中柠檬烯成分质量浓度均为最高,而无组织采样点中原料混合区的VOCs质量浓度最高,其中柠檬烯成分质量浓度也是最高。有、无组织排放环节分别检测出11和16种主要的VOCs物种,经分析可知该企业的特征污染物为柠檬烯,且通过物料衡算得出该企业的VOCs综合排放因子为0.199 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