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油气藏工程中的产量递减法 ,提出了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新方法。只要油气田产量已明显进入递减期 ,就可以利用该方法预测未来某一开发年限时的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以便于进行油气田开发规划的应用研究。应用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预测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剩余可采储量是油气田未来开发的物质基础,储采比是分析和判断油气田未来开发形势的特殊指标。当储采比接近于10时,油气田开发可能会进入递减阶段。基于威布尔预测模型的扩展推导,提出了预测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的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概率统计学中的Weibull(威布尔)分布,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油气田的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储采比、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预测油气田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元千 《试采技术》1997,18(1):1-6,38
对于业已进入中后期开发的油气田,本文提出了预测油气田经济极限产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通过若干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已经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程度和剩余储采比是3个重要的参数。这些参数是判断和分析油气田开发形势和潜力的重要指标。基于瑞利(Rayleigh)、威布尔(Weibull)、胡-陈-张(HCZ)和哈波特(Hubbert)的不同预测模型,提出了预测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程度和剩余储采比的新方法。实例应用表明,提出的新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Moore的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的简便方法,油气田的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7.
本在大量统计资料基础上,得到了油气田累积产量与年产量的关系方程。利用该方程可预测油气田中,后期年产量与可采储量。对油田生产和规划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是油气田开发的两个重要参数。剩余可采储量是油气田未来开发的物质基础,而储采比则是分析和判断油气田未来开发形势的特殊指标。当储采比接近于10时,油气田的开发可能会进入递减阶段。基于Rayleigh(瑞利)模型的完善推导,提出了预测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的方法。通过实例的应用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老油气田,基于所处的阶段和拥有的资料,优选了几种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相关经验公式法、驱替效率法、压降法、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和数学模型法  相似文献   

10.
从数理统计学原理出发,在细致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及可采储量的新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且也可以预测油田的可采储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现场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以来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20余年来全国剩余可采储量的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1987年前呈升势。1988~1994年总体呈降势,1995~2000年再度增加。2000年相当上次峰值(1997年)的103.36%。但1997年后剩余可采储量年增量一直呈降势,导致2001年剩余可采储量重又出现负增长。我国储量增长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壮年期,峰年增幅明显下降。除去复算的影响,在勘探效益有所提高、产量大致稳定条件下,剩余可采储量的增减明显受勘探工作量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对《预测油气田产量的一种新模型》一文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须轶  杜莹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3):385-386
产量预测是油藏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简单、实用、可靠的预测方法也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预测油气田产量的一种新模型》一文提出了Wang-Li产量模型,又相继在专著中对此模型广为介绍。但研究表明,Wang-Li产量模型存在着数学原理错误,严格地讲是不能成立的,原文作者给出的应用实例结果也是不可信的。为使预测研究深入发展,将一些有针对性的看法整理成文,以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逻辑斯谛模型在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逻辑斯谛模型是一个属于增长类型的模型,经过简单的推导得到了开发时间、原始储量、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以及采出程度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关系。矿场实例运用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平湖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凝析油可采储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水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凝析油采收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测难度大。结合平湖油气田平湖组气藏的生产实际,提出了经验公式法、物质平衡法、动态递减法和数值模拟联解法等 4 种方法,预测计算了该气藏衰竭式开采凝析油可采储量。预测结果表明,4 种方法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也可以进行多方法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容积法和物质平衡法的结合,提出了预测水驱凝析气藏可采储量、采收率及确定水驱凝析气藏采收率等有关参数的经验方法。并以我国新发现的塔里木盆地的牙哈凝析气藏为例,进行了实际有效的计算,计算结果为:凝析气总地质储量为143亿m3,属于特高凝析油含量类型,凝析油地质储量为839万t,该气藏具有中等水驱的天然能量,其水驱采收率为64.5%,干气可采储量为83亿m3,凝析油可采储量为541万t。在附录中列出了用于计算干气摩尔分量(fg)、凝析油含量(δ)和凝析油地质储量(N。)方法的推导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美石油产量与可采储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W、3Y1、bt(c)因子型、bttc因子型4种增长曲线计算和预测了中国和美国石油产量变化,计算了它们的可采储量及剩余可采储量。对比表明,4种增长曲线计算的产量—累积产量关系与实际数据拟合得相当好,其中美国用4种增长曲线的计算结果更加一致。分析表明bttc因子型增长曲线的性能略优于其余3种增长曲线。用bttc因子型增长曲线计算美国石油峰值产量发生在1975年,年产5.0077×108t,实际峰值产量发生在1970年,年产5.3088×108t,两者比较接近。计算中国石油峰值产量发生在2002年,年产1.6265×108t,实际峰值产量发生在1998年,年产1.6082×108t,两者也比较接近。计算还表明。中国石油可采储量为79×108t,1999年剩余可采储量44×108t;美国石油可采储量312×108t,1999年剩余可采储量52×108t.  相似文献   

17.
油田可采储量是评价石油储量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油田开发分析的重要依据。现行的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注水开发油田的储量构成特点,考虑油藏基本特征和储量动用状况,提出了依据一次采收率、水驱油效率、井网控制储量、水驱储量预测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可对小层可采储量进行计算评价,能对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重大调整、治理油藏的可采储量进行分析预测。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深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原油可采储量标定与SEC储量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的状况,分析了导致储量评估结果差异大的主要原因,诸如,评估单元、评估方法、参数取值不同等;同时,就国内原油可采储量标定与SEC储量评估合理接轨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意见,对于解决评估结果差异、实现可采储量客观评价、满足油田开发决策和上市披露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气藏储集层致密,气藏单元内不同部位的含气饱和度具有明显差异,含气规律复杂,气藏压力系统不统一,储量分布整体非均质性较强。与常规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比较,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随井底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生产至废弃压力时,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达到最大值。根据上述认识,通过分析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储量的分布规律,建立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的物质平衡方程,得到累计产量与井底压力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了2种求取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致密砂岩气藏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技术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网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为了便于应用,改进理论计算方法,提出单井动用地质储量简化算法,对未开发区块井网部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油藏工程方法与经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确定了本次研究经济可采储量的两种方法 :现金流法和经济极限含水法。对孤岛油田不同开采方式下经济可采储量进行计算 ,并在对计算结果分析后 ,提出提高经济可采储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