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魏斯氏菌属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耐酸特性、抑菌特性、产胞外多糖特性、益生特性、组学研究及其在食品与医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为魏斯氏菌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纪淑娟  李丽  王金玲 《食品科学》2011,32(9):164-166
应用16S DNA基因测序法对肉鸡中分离出的可疑魏斯菌属细菌菌株进行鉴定。从沈阳某养鸡场抽取病死鸡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样品10份,微需氧条件下进行细菌分离纯化,比对魏斯菌属的基本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特点,得到与魏斯菌属类似菌株14株。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在NCBI网站用BLAST软件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较,比对结果表明编号为X1001、X1002、X1006、X1008、X1009的株菌同源性达90%。生化实验结果表明,X1006号菌株为魏斯菌属中的融合魏斯菌属菌株。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发酵期泡姜、泡辣椒、泡蒜盐水中分离获得37株乳酸菌,以抗氧化能力为筛选指标,获得1株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SJ14。该菌株活细胞、无细胞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分别为67.23%、35.22%和37.83%、25.66%;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遗传学鉴定,该菌株被鉴定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通过与植物乳杆菌N2和肠膜明串珠菌8m-9比较,表明食窦魏斯氏菌SJ14产酸能力、耐盐能力、降亚硝酸盐能力均较为突出,且与菌株N2、8m-9之间无拮抗作用。本文为多菌协同发酵泡菜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泡菜发酵初期魏斯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探究其安全特性和益生特性。方法 采用平板对细菌进行分离,进行分离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检测其代谢产物毒性,抗生素敏感性,耐药基因,评价细菌的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肠液、黏附能力、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降解能力、抗氧化能力以及抑菌能力。结果 共筛选出3株魏斯氏菌,命名为融合魏斯氏菌C13、食窦魏斯氏菌G232和W212; 3株菌代谢产物无毒性,对14类21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耐药基因检测C13携带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 G232和W212携带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Ⅱ); 3株菌能耐受pH 2~4和3.0 g/L以下的胆盐,在人工肠液中3 h后存活率超过76.80%; 3株菌的黏附能力好,疏水性为60.47%~62.69%,自凝聚率为43.76%~52.55%,共凝聚率为43.20%~61.58%;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降解主要在前15 h;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清除率25.69%~58.12%),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相对较低(10.08%~35.29%);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四川泡菜中含质粒的乳酸菌,并对质粒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和碱裂解法分离含质粒乳酸菌,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单酶酶切质粒,并在测序质粒片段的基础上设计引物扩增质粒的剩余片段,对拼接成功的质粒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四川泡菜中分离出一株含质粒的食窦魏斯氏菌W5(Weissella cibaria)。该菌株中质粒pA010全长为11630 bp,GC含量为34.6%,编码了4个可识别功能蛋白,包括酪氨酸重组酶、复制蛋白、抗毒素PemI和毒素PemK。比较酪氨酸重组酶和复制蛋白,推断该质粒为θ型复制质粒。其中PemI和PemK构成的Ⅱ-TA系统对质粒的稳定有一定作用且可能提升食窦魏斯氏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结论:食窦魏斯式菌W5是一株含质粒乳酸菌,其序列分析为构建耐受环境胁迫的载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尽管魏斯氏菌无处不在,不过魏斯菌属的细菌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该属的许多成员最初被归为明串珠菌或乳酸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系统发育密切相关的细菌被归为一个单独的属,魏斯氏菌属。魏斯氏菌的异型新陈代谢给肉类工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粘液形成和肉制品绿化被认为跟绿色魏斯氏菌密切相关。主要介绍了绿色魏斯氏菌对肉类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0):241-247
魏斯氏菌是一类存在于酱油、泡菜、豆豉、香肠等多种发酵食品的乳酸菌。它是参与食品发酵的重要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在食品发酵过程中,魏斯氏菌对食品中有机酸、酯类及短链脂肪酸等风味物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魏斯氏菌属的有些菌株具有合成细菌素、低聚糖、胞外多糖和纤维素等特性,具有潜在的益生菌特性。该文主要对魏斯氏菌的分离鉴定、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菌株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特性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从东北传统酸菜的12株乳酸菌中筛选对单增李斯特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低温生长菌株,并分析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首先测定乳酸菌菌株的低温生长特征和抑菌活性;然后采用定性法和定量法分析乳酸菌菌株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最终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对乳酸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  相似文献   

9.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种具有嗜冷特性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食品中,对人们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建立高效的分离鉴定技术对该菌进行监控是相关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离过程,包括分离前增菌、分离前碱处理和平板分离,以及传统生化和血清型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免疫学鉴定和谱学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深入检测研究不仅有赖于现有分离鉴定方法的不断优化,还需要开发更多新型检测技术应用于菌株溯源分析、流行病学和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该类菌株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和整理,预防相关耶尔森氏菌疾病的爆发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从长春地区一家最大的肉鸡屠宰加工厂扦取的152个冻鸡肉样品(44份去皮胸肉,44份带皮胸肉,40份胸碎肉和24份鸡翅)进行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析,对分离菌株用AP1 Listeria试剂盒及其它方法进行了鉴定。经检验,152个样品中有16个样品(10.5%)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另有87个(57.2%)为L.innocua,L.welschimeri和L.gray阳性。在16个(10.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中,去皮胸肉样品3个(6.8%),带皮胸肉样品5个(11.4%),胸碎肉样品6个(15.0%),翅肉样品2个(6.3%)。为了比较OXA和PALCAM两种选择培养基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分离效果,在进行细菌分离时同时选用了这两种培养基,用OXA从152个样品的16个(10.5%)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用PALCAM从152个样品的12个(7.9%)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明在OXA和PALCAM这两种分离培养基中,OXA的分离效果更好些。  相似文献   

11.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185-187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新疆优质酿酒葡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分离自传统馒头发酵酵子中的一株优势乳酸菌CGMCC 10624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与分析。方法从馒头发酵酵子中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CGMCC 10624,综合利用细菌形态学观察、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以及基于碳源代谢利用情况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方法,对其分类地位进行研究。结果乳酸菌菌株CGMCC 10624被鉴定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得到传统馒头发酵酵子中的一株优势乳酸菌,为该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制作包含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复合发酵菌剂奠定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采用菌饼法从朝鲜辣白菜中筛选抗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的乳酸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乳酸菌抗扩展青霉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和鉴定,获得1株对扩展青霉抑制效果最佳的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PC-3,抑菌率为68.62%。菌株PC-3无细胞上清液(CFS)的抗真菌活性随pH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初步判定菌株PC-3 CFS中抗扩展青霉的有效成分是乳酸和乙酸,其对扩展青霉抑菌率分别为67.58%和66.73%。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株PC-3 CFS抗扩展青霉的机制为破坏其细胞结构,导致胞内物质泄漏。  相似文献   

14.

Three bacteriophages (phage), ΦWC53, ΦWC54, and ΦWC56, of Weissella were isolated from watery kimchi and characterized. ΦWC53 belonged to Siphoviridae and ΦWC54 and ΦWC56 belonged to Myoviridae family. By one-step growth, the burst sizes were 5–260 particles/infected cells and the latent periods were 20–45 min. The phages infected Weissella spp., 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and Lactobacillus spp., differently by showing clear or turbid plaques. The phage adsorption rates on lactic acid bacteria were high on Weissella and low on Leuconostoc and Lactobacillus. However, the adsorption of ΦWC53 occurred variously among Weissella spp. and Weissella host grew well in the liquid culture without lysis after challenging by ΦWC53. Tolerances of these phages to temperature showed more various than those to pH. ΦWC53 was stable at 7 °C and 30 °C, but ΦWC54 and ΦWC56 were stable only at 7 °C. Therefore, three Weissella phages belonged to the different families and indicated diverse infection patterns on Weissella, Leuconostoc, and Lactobacillus with various stabilities for pH an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5.
姚翔  邓放明  陆宁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209-211
对自然发酵腐乳醅中的优势微生物进行分离和初步鉴定,测定其最适生长温度及蛋白酶种类。结果表明:腐乳醅中优势微生物为毛霉M1和毛霉M5,毛霉M1经鉴定为总状毛霉,毛霉M5为鲁氏毛霉。毛霉M1以麦麸曲为培养基,在25℃下培养时间为72h,其产碱性蛋白酶能力达到2808.765u/g干基、产中性蛋白酶能力2453.314u/g干基,产酸性蛋白酶能力较弱为383.330u/g干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点采样法获取西北不同地区的浆水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焦性没食子酸法和平板涂布法分离并纯化其中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共得到17株菌株,并对纯化后的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化特性研究以及16S rDNA鉴定。结果发现,浆水中存在多种兼性厌氧菌株,其大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或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但其中还存在部分杂菌和有害菌;另外还发现不同地区的浆水中兼性厌氧菌种类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0~90 d打包青贮发酵的甘蔗尾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培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得到7株酵母菌。对纯化后的酵母菌进行形态观察、API 20 C AUX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菌株X1、X7、X9和X10被鉴定为Kazachstania humilis,菌株X3、X4和X6被鉴定为扁平云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7个菌株在培养24 h后菌液OD660 nm值达到9.90~12.84,生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