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划师》2017,(1)
在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人流、物流为表现形式的有形交通流和以信息流、资金流为表现形式的无形经济流共同决定了城市间的联系度强弱,进而决定了城市群的空间职能结构。交通流和经济流必须相互匹配,城市群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文章选取2010年及2013年武汉城市圈的相关数据,分析三年来其内部交通流、经济流强度的变化情况,并从交通流与经济流耦合的角度对城市联系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发现武汉城市圈处于单核心集聚的初级阶段,武汉市的经济流与交通流的耦合程度增加,而其他城市仍然处于不耦合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以期实现城市圈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城市首位指数与位序——规模理论,分析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特点,发现武汉城市圈城市首位度很高,中间等级城市数量少,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运用空间相互引力模型测算城市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比较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发现武汉城市圈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为武汉与东部三个城市及孝感;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应从发展副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和相邻城市为依托发展小城镇群和加快城镇化、丰富城市群等级规模等方面着手,更好地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有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将以往基于城市数据的经济联系度扩展到区县层面,以中部五省582 个区县数据为基础,考虑到区域交通网络 的不断发展,结合时间距离成本法改进引力模型并构建经济联系度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五省范围内网络密度、 网络中心度、凝聚子群进行识别和剖析。通过分析中部五省区县间的网络结构特征,重新审视作为中部重要战略支点 的武汉城市圈在中部五省的现状地位。结果表明:①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迅速,但各城市群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为显著。 ②武汉城市圈的网络密度虽远高于中部五省平均水平,但面临长株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有力竞争。③武汉、长沙、 郑州的经济辐射能力均十分突出,其中长沙市和武汉市的经济媒介作用更显著。④聚类分析表明中部五省内各城市群 形成的腹地仍具有明显的省际行政壁垒效应,城市群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4.
引力模型是城市群互动关系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以武汉"1+8"城市圈为研究对象,评价城市圈发展战略实施前后2007年与2013年的城市质量、城市引力与网络结构。设置社会经济、创新文化、资源环境三个维度的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因子分析测算各城市质量,通过城市引力模型分析城市圈的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表明:1城市圈发展战略实施后武汉市依然"一家独大",未出现新的发展极;2武汉的经济辐射能力在城市圈战略实施后得到明显提升,但仍然没有摆脱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它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依然不足;3城市引力网络结构由实施前单纯以武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城市"结构演变为"核心-边缘组团"结构,边缘城市互相影响形成了稳定的组团。  相似文献   

5.
袁建峰  胡跃平 《规划师》2010,26(7):80-84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寻求中部地区合理发展模式,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分析其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及空间重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重点从流动空间、边缘空间及生态安全空间3个方面开展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对接的动力研究,并针对城市群现状发展阶段,基于两湖城市群区域合作前提,突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思路,提出其合理发展模式有走廊空间联系模式、边际空间联系模式、绿色空间联系模式等3种空间联系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MODIS遥感影像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及Landsat TM/ETH影像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城市用地复合指数NUACI,提取2000、2005和2010年三个节点年份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建成区范围,分析长江中游环鄂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建成区空间分布和演变特征。从总体来看,2000—2010年之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速度不断加快,其中武汉城市圈城市建成区面积空间分布最广且城市建成区分布单中心圈层空间格局显著,但随着扩散效应的加强,逐步形成以"鄂州—黄石—黄冈"三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副中心:环长株潭城市群由单城市星状空间分布向多中心网络状空间分布格局发展,"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集群发展更为显著;环鄱阳湖城市群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速度最快,空间分布格局放射轴向特征显著,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扩展与交通要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不足已成为城市圈整体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而传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模式又不适应其小城镇的发展实际。研究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群发展特征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主要路径,梳理近年来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有关的规划创新方法,归纳并提出城市带动、城镇互动、城乡联动、区域导控4个新的小城镇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与规划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跃平  陈韦 《规划师》2010,26(7):71-75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不足已成为城市圈整体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而传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模式又不适应其小城镇的发展实际。研究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群发展特征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主要路径,梳理近年来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有关的规划创新方法,归纳并提出城市带动、城镇互动、城乡联动、区域导控4个新的小城镇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城市在地理位置、空间布局等作用下形成集群,并发挥其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在城市群内的集聚,而城市群和产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在城市群与产业集聚耦合机理作用下,分析三大城市群产业集聚度和城市集聚度发展历程,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各自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一步印证了产业集聚与城市群耦合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
利用引力模型对合肥经济圈内各市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中心城市合肥的经济辐射半径做出了估算,据此分析合肥经济圈中各市的联系强度,并界定出合肥经济圈这一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城市群的辐射半径,结论表明合肥作为区域发展中心的辐射能力和范围还可以扩展到芜湖、蚌埠、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和安庆等市。为了提升和扩大合肥经济圈未来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安徽省和合肥市政府应进一步考虑扩大合肥经济圈的范围,使其与周边的南京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形成合作、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深刻把握城市数字化系统内部耦合协调机制,是数字中国战略下激发长三角城市群数字活力、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长三角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引力模型,对城市数字化建设和数字经济耦合协调空间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数字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一超多强”、阶梯式发展,以上海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辐射状发展;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地区耦合协调度较高,表明系统结构发展平衡有序,而安徽省内城市发展存在落差,相比其他城市差距较大;长三角地区空间集聚特征较明显,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局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城市群之间已形成良好的闭合网络结构,且无锡和苏州空间城市联系引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综合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揭示近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时空演变格局与阻碍该地区城市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呈现出显著的区域不平衡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环长株潭城市群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武汉城市圈则最低;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总体差异在逐渐扩大,且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各地市的差异;从整体上看,城市群城市韧性各阶段的变化较为显著,经历了"中高水平集聚""中低水平分散",最后演变为"中等水平聚集";阻碍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由经济-基础设施方面逐渐过渡到了基础设施-社会-生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初步成型,推进城市群发展也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文章系统总结了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提出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的四个关键领域:产业协同、交通协同、生态协同和空间协同,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从关键支撑领域协同、全域空间协同及重点区域空间协同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协同发展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城市密集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协作有待加强。基于企业关联网络,利用百强企业分支机构之间的关联数据,通过"总部—支部法"进行关联度测算,发现在长江中游区域的"城市圈"、省域、长江中游城市群3个尺度上,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呈现出"弱—强—弱"或"强—强—弱"的变化规律,在省域尺度上区域协作水平高,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尺度上区域协作水平下降明显;在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中,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作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和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次之。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省域经济"的特征较明显,"省级行政边界"对企业分支机构选址行为有较大影响,从而对所在区域协作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16,(6)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城市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重点和路径差异较为明显,因此科学判断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是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划的关键前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构建矩阵评价模型,经研究判断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阶段为快速发育阶段。在此基础上,以客运班次和快递网点数据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武汉城市圈未来空间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未来空间宜向武汉-黄石方向发展,具有明显潜力的发展方向为武汉—咸宁方向和武汉—仙桃方向,而向其他方向发展的趋势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提出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大都市圈的发展设想,但至今仍然存在着非核心功能难以疏解、人口经济产业不断向心集聚、外围城市培育不足与人口流出等发展难题。文章从经济地理视角进行分析,发现单中心集聚型城市圈功能向心集聚只是阶段性特征,武汉城市圈形成了一体化的都市区与弱联系的外围区两大层次,其中都市区是核心功能区,外围区是特色功能集聚区,强调价值认同。基于此,文章提出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策略,包括强化整个区域协同的共同价值观引领、关注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建设、关注全域差异化的功能疏解及关注从城镇等级体系向功能特色体系转型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8)
利用城市网络模型,建立滇中城市群网络基本形式:核心城市昆明,次核心城市曲靖、玉溪和楚雄;城市联系度上,昆明-玉溪的联系度最强,楚雄-曲靖的联系度最弱。整个城市群处于单核心城市集聚演化初级阶段,次核心城市交通对核心城市依赖性较强,不利于滇中城市群的网络化发展。根据滇中城市群网络空间格局,提出将昆明打造成为滇中城市群强有力的增长极;注重培育次核心城市的软实力;加快城市群交通网络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建立新型的政府合作机制等旨在增强滇中城市群网络化联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流空间理论和中心地理论,从联系强度、联系方向和节点中心度三方面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经济、交通和信息三个城市网络系统的量化分析得出城市群综合网络结构,总结剖析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成因,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当前关中平原城市群以西安为单核心,沿陇海铁路"...  相似文献   

19.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视角,运用泰尔指数测度合理化,运用产业占比与劳动生产率乘积测度高度化,通过两个指标,反映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第二产业结构差距逐渐减小,主导原因是组间差距减小;第三产业结构差距逐渐增大,主导原因是各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差距增大;环长株潭城市群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最高,武汉城市圈组内城市发展不均衡,环鄱阳湖城市群内城市规模普遍偏小,距离最优城市经济效率规模门槛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0.
邵俊  周均清 《华中建筑》2014,(1):103-106
该文探讨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意义,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从经济产业发展质量(经济规模、经济活跃度、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镇规模、设施供给、公共服务)和城乡公平发展质量(公共福利、城乡收入及服务差距、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发展差异大,质量普遍不高;部分县市区经济产业发展、城市公共服务和城乡公平发展欠平衡;城市公共产品供给赶不上城镇人口聚集速度;城乡差距明显,阻碍城乡社会公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