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河坝址以上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流域暴雨量大,强度集中,洪水汇流速度快.根据区域暴雨洪水特性,参考历史洪水记载及调查成果,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计算设计洪水,并采用同频率组成法及典型年组成法进行设计洪水地区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西南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洪峰流量计算模型,并选取了西南地区26个小流域38场实发洪水进行模型训练与检验,其中36场洪水为ANN模型训练数据,2场洪水为ANN模型检验数据,经模型训练与检测,本模型模拟效果好,预测精度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提出了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民 《西北水力发电》2002,18(4):57-57,59
通过对丹江流域的降水、蒸发、径流、泥沙、暴雨、洪水特征进行浅析,为丹江流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马鞍关水库遭遇超标准漫坝暴雨洪水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分析了降雨、库水位及自然溢流过程.评估了暴雨洪水的性质,找到流域汇流历时和一次洪水历时,判定泄流峰值点位落在入库洪水过程退水段上,探讨水量平衡还原入库洪水的不合理原因,提出三角形还原入库洪水的简单方法,较客观合理地还原了入库洪水过程,并给出具体方法步骤,讨论了适应条件.文中的分析方法和成果可供山区型水库管理调度、设计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5.
瞬时单位线的优化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瞬时单位线集中反映了流域的汇流特性,便于流域暴雨洪水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地区综合,在流域防洪兴利工程计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矩法估计瞬时单位线,据此还原的洪水过程与实测洪水过程之间,特别是洪峰点之间,常具有明显的差别,为此,提出通过用加速遗传算法求解还原洪水过程与同次实测洪水过程加权残差绝对值和最小化问题,来优化估计瞬时单位线的一套数值方法,实测研究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精度高于矩法。  相似文献   

6.
流域洪水模拟是当前洪水计算分析的热点,也是防洪减灾工作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本研究通过将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水动力学模型串联耦合的方法计算流域洪水淹没过程,以重庆龙溪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SWAT和HEC-RAS模拟平台,综合考虑气象资料、地形、下垫面条件等,经产汇流计算、小流域洪水二维数值模拟等过程得到小流域在不同情境(暴雨重现期)下的二维淹没情况。以当地洪水计算手册推求洪水过程作为验证,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模拟龙溪河流域复杂条件下的汇流过程,结合灾害损失评估和洪水风险分析,为当地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新疆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经验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宾 《西北水力发电》2004,20(A01):91-9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低山区小洪沟数不胜数,且多数没有实测连续的水文记录,为使这些洪沟能利用现有的、邻近的、短暂的雨量系列,推求本流域的设计暴雨洪水,经过多年摸索,反复研究,现就小河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的经验模式与诸位同仁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流域产汇流特性发生改变,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趋严重。为揭示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产汇流的影响,本文以济南市小清河流域为研区,分析了该流域2000—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并构建不同城市化条件下的暴雨洪水管理(SWMM)模型,通过设置多种暴雨重现期情景,模拟不同城市化条件下的洪水过程并定量分析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3表明:2017年地表径流量和下渗量分别是2000年的1.42倍和1/2,径流系数从2000年的0.56提高到2017年的0.79,洪峰流量从285.7 m3/s提高到311.7 m3/s,城市化对暴雨洪涝过程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常遇暴雨下2017年峰现时间比2000年提前,稀遇暴雨下相近。  相似文献   

9.
瞿富强 《陕西电力》2007,35(11):44-48
岚河是汉江的一级支流,岚河流域是汉江流域的一个暴雨中心,降雨分布很不均匀。根据岚河流域的特点,设计了洪水预报模型;通过对历史雨量数据的分析,计算校验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蔺河口水电站洪水预报系统中。预报模型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实现定时预报、补做预报、估计预报、图形显示等功能,通过洪水预报系统,基本摸清了岚河洪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石堡川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坝址以上即有黄土林区,又有黄土塬区,按照黄土林区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显然偏小,而按黄土塬区计算,设计成果偏大甚多,为此,我们采用新的尝试,根据不同的下垫面情况采用暴雨分片推求设计洪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实时校正作为提升洪水预报精度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洪水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洪水过程与洪水要素校正效果较差的问题,以横江屯溪以上流域为例,在对流域历史洪水数据的降雨径流序列与洪水特征值遴选的基础上,构建了暴雨洪水特征库,提出了一种结合卡尔曼滤波和K最邻近结点算法的联合实时校正方法。结果表明:相较于模型未校正及单一校正方法,联合实时校正方法在减少洪水预报过程中的洪峰预报误差、洪量预报误差及峰现时间误差上更为有效,预见期在6 h及以下时仍可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此方法对于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精度、有效预警和防灾减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研究区域洪水特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岚河流域是汉江流域的一个暴雨中心,降雨分布很不均匀。通过总结岚河流域的特点,设计了洪水预报模型,通过对历史雨量数据的分析计算,校验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并将此模型应用至蔺河口水电站水调自动化系统洪水预报系统中,在2004年的几场洪水中,预报系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保证了电站大坝、厂房及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预报模型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实现定时预报、补做预报、估计预报、图形显示等功能,通过蔺河口电站洪水预报系统的成功实施,基本找到并摸清了汉江支流岚河的洪水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新一代三峡水利枢纽短期洪水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利用目前三峡区间多种降雨估测信息源作为系统的输入条件;流域产汇流方面,采用基于地貌特征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模拟三峡区间降雨径流过程,该模型考虑了汇流区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对山坡产流的影响,能较好地描述研究区域水文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库区洪水演进方面,采用MIKE11中的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耦合GBHM模型输出区间流量来模拟三峡水库内长江干流河道的洪水演进过程。基于历史资料的模拟结果显示,该预报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三峡区间的暴雨洪水、库区洪水演进等一系列水文过程。  相似文献   

14.
根据收集整理得到西南地区108个特小流域261场次暴雨洪水资料,针对本区域电力工程常用的推理公式法、铁二院法、林平一法,对其产流参数、汇流参数取值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产、汇流参数取值研究成果,按照本研究成果计算的洪峰流量和《电力工程水文气象计算手册》参数取值计算洪峰流量,与实测洪水成果相比,精度和合格率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区流域洪水模拟是当前洪水过程计算分析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基于Mike洪涝模拟平台的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MIKE11),综合考虑城市地区不透水下垫面产流、多闸坝调度、城市排水、支流汇入等因素,系统构建了北京市主要排洪河道清河流域洪涝模拟模型,以设计流量、水位资料和实测场次洪水过程资料分别对河道、水工建筑物参数及运行规则进行了验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城市流域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河道结点水位,情景模拟分析不同降雨重现期流域现状河道行洪能力和河湖雨水综合利用能力,显示清河流域具有明显的低水位、大流量的特点,可以满足20年一遇降雨行洪要求。在特大暴雨条件下清河干流中段清河闸至羊坊闸是河道洪涝的重点防护区域。从1年到20年一遇重现期设计降雨条件下,模拟蓄水占总库容的33.5%~54%。研究为城市流域防洪调度和雨水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岷江流域和渔子溪支流常年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暴雨、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道路坍塌等次生灾害严重影响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营。通过流域内梯级水电站防汛和应急管理的研究,以“四个打破,一个突出”为核心,建立梯级水电站多维度防汛和应急联动管理机制,确保水电站在遇到设计标准内的洪水时,不垮坝、不漫坝、不水淹厂房;遇到超标洪水等特殊情况下,相应的应急措施有效、可靠,以降低水电站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陕西省紫阳县西南部2000年7月特大暴雨洪水的成因和洪水的演进过程,为掌握该地区暴雨、洪水特性及发生演变规律发展趋势,为防汛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取新丰江流域典型降雨过程,采用相关分析、雨量等值线分析、抽站分析和站网与预报模型匹配分析等方法对其雨量站网布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现有站网的调整意见。在站网与预报模型的匹配分析中,通过对雨量站网调整前后预报拟合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雨量站网的调整对控制流域的暴雨分布、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黄土区坡面与小流域植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向阳沟小流域,利用1996—2001年实测水文资料,从坡面径流小区和小流域两个尺度层次分析植被变化对暴雨产流产沙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小区植被度增大,可减少次暴雨产流量、产沙量,使土壤含水量降低;流域植被度增大,可降低洪水径流总量和输沙量,显著削减洪峰流量,且减沙效益大于减水效益。同时,建立了人工牧草小区产流量与植被度等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探讨了相对土壤含水量与小区植被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市化所引发的产汇流改变,使城市区域洪涝灾害进一步加剧。针对北京凉水河流域内城市化所引起的不透水面积增加、河网结构形态改变、城市分洪和排水管网铺设等人类活动,选取流域内大红门排水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分别构建城市开发前、后两种情景的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并采用流域出口断面实测流量率定模型参数。通过设置不同重现期暴雨情景,定量分析城市开发前后洪水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WMM模型在城市开发前后两种情景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城市化后大红门排水区地表径流量是城市化前约3.5倍,径流系数从城市化前的0.12提高到城市化后的0.41,下渗量是城市化前的2/3;城市化后排水区坡面汇流速度加快,河道汇流时间降低,峰现时间无明显变化。城市化前百年一遇24 h洪峰流量低于城市化后20年一遇洪峰流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尺度雨洪综合管理和低影响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