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针一板式反应器,研究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色素和COD的影响规律。试验首先探讨了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放电间距)对印染废水色素和COD处理效果;其次研究在最佳的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下,加入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色素和COD处理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脱除率随输入电压的增大和放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放电介质及放电间距对净化效率也有重要影响,在气相中放电的脱色率优于在液相中放电,COD的脱除率随放电间距的增加而降低。最佳工艺参数为放电电压20kV、放电时间20min、放电间距为阳极在液面以上约12mm,先经过等离子体放电再加入絮凝剂的废水净化效果优于先加絮凝剂再放电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双向窄脉冲DBD放电印染废水脱色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各因素对于双脉冲DBD放电反应器处理靛蓝废水的影响.结果发现空气的曝入利于提高脱色效果;溶液的脱色效果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提高,随电极间距、溶液的电导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含苯胺的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电极与溶液间距、输入功率、溶液初始pH值、无机阴离子(Cl-、SO24-、CO23-)和Fe2+等对苯胺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苯胺浓度为100mg/L时,电极距液面0mm苯胺处理效果最好,输入功率480W、反应10min时去除率达84.32%.苯胺降解率随输入功率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弱酸和弱碱性条件下有利于苯胺的降解.NaCl、Na2SO4和Na2CO3对DBD降解苯胺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去除率最高可提高至94.52%.溶液中存在Fe2+时,可协助DBD提高对苯胺的去除,Fe2+为50mg/L时去除率最高可达98.03%.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对化学战剂(CWAS)的洗消效果,采用针-板曝气式高电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对500 mg/L的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水溶液进行洗消实验研究.等离子体的平均功率为12.5 W,处理液体为200 mL,氧化时间为100 min,DMMP的降解和矿化率分别为90%和68%.实验发现:液面火花放电(SAW)等离子体比液下脉冲电晕放电(CUW)等离子体更能有效地促进Fenton氧化;采用三项式拟合反应曲线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其反应级数小于1,并随功率提高趋于零.  相似文献   

5.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在常压下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模拟尾气中的NO进行了净化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NO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试验所获得的电极材料、输入电压、O2含量、NO初试浓度以及尾气停留时间等因素对NO净化效率的影响规律,对优化设计NO净化装置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从反应机理角度分析了NO与等离子体基元反应的过程,发现最终的NO净化效果取决于两组同时存在且平行竞争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针-筒式反应器进行高压脉冲电晕放电降解液相苯酚的试验,研究Fe2+、脉冲电压峰值、脉冲频率、曝气及pH等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发现,苯酚降解率随着Fe2+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佳Fe2+的添加量为0.015 mmol/L;提高脉冲电压峰值、脉冲频率、曝气体积流量和pH均可达到提高苯酚降解率的效果,其经济性、适应性最佳值如下:脉冲电压峰值为40 kV,脉冲频率为180 Hz,曝气O2的体积流量为6 L/min,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到84.8 %;偏碱性环境有利于苯酚的降解;曝气种类对苯酚降解率有较大影响,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氩气、氧气、氮气.当曝气源为氩气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8.1 %.  相似文献   

7.
针对室内和工业中游离甲醛污染问题,在传统电晕放电的基础上,采用反电晕强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含甲醛废气以去除污染.分析了电极针数和放电间距对反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含甲醛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电间距为30 mm、电极针数为10针时,反应器放电稳定且处理效果最佳.在反电晕放电条件下,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放电电流相对电晕放电时增加得更加迅速,甲醛去除率也不断提高,当电压达到32 kV时,甲醛去除率达到57.4%.  相似文献   

8.
针对室内和工业中游离甲醛污染问题,在传统电晕放电的基础上,采用反电晕强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含甲醛废气以去除污染.分析了电极针数和放电间距对反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含甲醛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电间距为30 mm、电极针数为10针时,反应器放电稳定且处理效果最佳.在反电晕放电条件下,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放电电流相对电晕放电时增加得更加迅速,甲醛去除率也不断提高,当电压达到32 k V时,甲醛去除率达到57.4%.  相似文献   

9.
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钻井废液,由于其含有大量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油、酚类和表面活性剂等,难于生化降解,目前单纯采用常规方法不仅费用较高而且很难达到治理达标排放的目的.将电晕技术应用于钻井废水并协同生化处理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当放电电极间距为4.0 cm、脉冲电压峰值为35 kV、放电频率为45 Hz时,对预处理的钻井液废水进行连续120 min脉冲电晕放电处理,钻井液废水中的CODcr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且可生化降解性增强;再经过ASBR生化间歇反应器进行协同处理后,可将CODcr为4 897.36 mg/L、BOD5为346.73 mg/L的钻井液废水CODcr、BOD5降低到150 mg/L和20 mg/L以下,实现高效快速治理达标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铁板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粒子为填充材料,研究了复极性三维电极法处理硝基苯废水时各因素对处理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复极性三维电极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电解电压20 V,反应时间60 min,活性炭填充量25 g/L,电极板间距4 cm,废水初始pH值6.0~7.0,电解质的投加量0.8 g/L。此条件下废水的硝基苯去除率达到8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气相脉冲放电时水中H2O2生成规律,采用针-板式反应器,进行了实验,研究放电电压、气体流速、电极间距以及pH值对水中H2O2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放电电压,能够促进水中H2O2的生成;当气体流速为1.6L/min时,水中H2O2浓度最大;减小电极间距,电场强度增大,有利于H2O2的生成;酸性条件时水中H2O2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气相脉冲放电时水中H2O2生成规律,采用针-板式反应器,进行了实验,研究放电电压、气体流速、电极间距以及pH值对水中H2O2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放电电压,能够促进水中H2O2的生成;当气体流速为1.6 L/min时,水中H2O2浓度最大;减小电极间距,电场强度增大,有利于H2O2的生成;酸性条件时水中...  相似文献   

13.
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中不同因素对苯酚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其反应机理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自制反应器,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试验分析pH值、进水苯酚质量浓度、电解电压、Fe^2+投加量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对苯酚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佳反应条件为pH=3,电解电压=15V,Fe^2+投加量为1mmol/L,反应时间90min,质量浓度为300mg/L的模拟苯酚废水最大去除率达到91.2%.结论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经济高效,pH值、电解电压、Fe^2+投加量、进水苯酚质量浓度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维电极对酸性大红G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墨极板,固定极板间距4.0cm,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填料、槽电压、时间、pH、Na2SO4投加量和酸性大红浓度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脱色条件为:电解时间150min、槽电压25V、填料为活性炭/玻璃珠(体积为2?1)、pH为2、Na2SO4投加量2.0g/L,进水初始浓度500mg/L.在此条件下,三维电极反应器对酸性大红G模拟废水的脱色率达82.11%,电解后废水的BOD5/CODCr由0.20提高到0.33,数据拟合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DBD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直径对放电功率和NOX脱除率影响规律,分别将五种不同颗粒直径的催化剂装入相同条件的反应器中,通过变压器改变交流电源输入电压,用功率表测定不同电压条件下的输入功率,用数字示波器测试放电电压以及Lissajous图像并计算放电功率,用气体在线检测装置测试反应器进出口浓度计算NOx脱除率。实验发现随催化剂颗粒直径增加放电电能和NOx脱除率先增大再减小,有最大峰值;随着输入电压增加催化剂颗粒直径对放电电能和NOx脱除率的影响进一步增大。在本实验研究中催化剂最佳颗粒直径在4mm左右,当输入电压为40kV时,最大有效放电能量和NOx脱除效率分另为29.3w和76.67%。该结论可为DBD协同催化反应过程中选择适宜催化剂颗粒直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考察了影响电解法处理氨基乙酸生产废水效果的因素。实验表明,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降解效果逐渐升高,COD去除率呈现升高趋势,电解的最佳时间为60 min。在常温条件下,电解电压为10 V,通气量为4 L/min时,氨基乙酸生产废水在电解处理60 min内去除率可达到39.83%。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处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细吸水时间(CST)及泥饼含固率(DS)作为污泥脱水性能指标,以石墨板为阴、阳电极板对污泥进行电化学处理。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电压、极板间距、处理时间、插入深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大小顺序为:电压>极板间距>处理时间>插入深度。最优条件为电压20 V,极板间距2 cm,处理时间20 min,插入深度6 cm,与原污泥相比,此时污泥CST下降19.6%,DS上升5.85%。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电还原与膜分离技术耦合新工艺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导电微滤膜与铁板电极形成的回路,研究了在不同电压和运行时间条件下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铬的去除机理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压为2 V,Cr浓度为20 mg/L,运行90 min,可以取得处理Cr效果的同时不会造成膜损坏。Cr的去除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加,2 h后去除效果均趋于稳定,最高去除率在98.5%左右。不同工况条件下,跨膜压差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本研究为处理重金属废水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