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系统地介绍信道交错器(Interleaver)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最基本的Interleaver类型和最新发展起来的一些技术,同时对比了各种Interleaver技术的优缺点,指出Interleaver技术还存在的问题,并描述Interleaver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用于DWDM系统的双折射型Interleaver原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交叉复用器 (Interleaver)在密集波分复用 (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利用各向异性晶体的双折射和偏振光的干涉分析了双折射型Interleaver器件的原理 ,给出了一种双折射型Interleaver与薄膜滤波器混合结构的DWDM光纤通信系统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双通MZI型Interleave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Mach-Zehnder(M-Z)干涉仪型波长交错复用技术(Interleaver),并对这种器件的原理和相关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结构Interleaver的光谱与常规的M-Z干涉仪型Interleaver相比,其消光比得到了很大提高.当信道间隔为 50 GHz时,消光比大于25 dB.研究结果对该型器件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颖的晶体型波长分插解复用器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晶体型波长分插解复用器(Interleaver) 结构,该结构全部采用双折射晶体来实现,具有PMD补偿、PDL低和温漂小等特点,同时具有很小的外观尺寸。加工及装配误差分析表明这种结构的Interleaver完全可以满足ITU-T 100 GHz波长间隔的解复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信息传输的速率也不断增加,Interleaver则成为了DWDM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器件,为此较系统地介绍了Interleaver的理论及应用, 并对50 GHz Interleaver目前的技术状况和实现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MZI型Interleaver进展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ZI型Interleaver的光谱形状、隔离度和温漂等特性是该器件实用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器件的实用角度出发,介绍了提高MZI型Interleaver相关性能的多种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改进方案的原理、特点及现状。这些改进型结构对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可望用于50GHz以下信道间隔的DWDM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全光纤型的梳状滤波器(Interleaver)由于其优异的特性使之成为交叉复用技术的首选,而最简单的制作方法是通过熔融拉锥工艺制作M-Z干涉仪(MZI)型的Interleaver。但是其光谱形状的顶端平坦、隔离度和温漂等特性是该器件实用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器件的实用角度出发,研究波分复用器件中M-Z干涉仪的制作方法、原理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新颖的改进结构以及其输出光谱特性,这些设计无疑对Interleaver的成熟商用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Interleaver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leaver技术的出现更新了密集波分复用中分波/合波器件设计的理念,大大降低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设计压力。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Interleaver的理论及应用,并对50GHz Interleaver目前的技术状况和实现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新兴光子器件--Interleave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介绍了新兴光子器件———Interleaver的特性、实现方法及其在DWDM系统中的应用。结合课题组的工作 ,主要介绍了光纤熔锥非平衡M Z干涉仪型、偏振光干涉晶体双折射型和迈克耳逊干涉仪 +GT反射镜型三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奇偶交错空分滤波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扼要介绍了空分奇偶交错滤波器(Interleaver)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原理,并着重综述了晶体型、迈克尔逊干涉仪+G-T干涉仪型(MGTI)和全光纤非平衡Mach-Zehnder(M-Z)干涉仪型interleaver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两级串联马赫 曾德尔(Mach Zehnder)干涉型奇偶交错滤波器(Interleaver)的透过率函数。理论上采用梯形波近似的方法,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的方法选取适当的参数,可得到输出波形通带平坦,阻带加宽的滤波器,其输出稳定性和隔离度均得到了提高。通过实验所得的结果与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interleaver的不同实现方案,介绍了几种新颖的改进结构。首先分析了改进方案的原理,之后对新旧结构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了新方案的性能优异性。这些新颖的设计无疑将对Inter-leaver的成熟商用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史萍  罗坤 《电视技术》2008,32(4):35-37
分析了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作用,指出了现有的几种交织器的缺点.设计了两种新型的基于块交织的S随机交织器和基于伪随机交织的S随机交织器.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交织器相比,这两种交织器在Turbo码译码迭代次数及延时方面性能更好,更适合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结合分插复用器的同频串绕特性,主要就光纤光栅组合型交错复用器(Interleaver)的解复用原理做了介绍。本文提出的思路对今后该器件的制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云飞  郑晨熹 《信息技术》2011,(8):166-168,188
交织器的设计对提高Turbo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研究了QPP交织器的设计原则,给出了具有良好S距离特性的QPP交织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得到的QPP交织器的性能并不比通过随机搜索得到的一般S-随机交织器性能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光纤光学梳状滤波器方案,并分析了它的色散、波动幅度和带宽有效利用率,为光纤通信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7.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在光通信中的最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在光通信中的最新应用,包括全波耦合器、Interleaver、泵浦合波器及非线性全光开关,说明了熔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数字电视正交幅度调制器的前端前向纠错(FEC)原理,并采用Top-Down的设计方式分成成帧器(Frame)、扰码器(Randmizer)、里德所罗门编码器(Reed-solomon)、交织器(Interleaver)4个模块实现。对作为FEC关键技术的里德所罗门编码器和交织器作了重点介绍,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所有模块全部通过了系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