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P-g-Si与PP-g-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研究了PP-g-Si作为PP/GF体系的界面相容剂对界面结合的影响,并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机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g-Si的增容机理为PP-g-Si的甲硅烷基氧与玻纤表面氨基硅烷的氨基相互吸附生成了氢键,而PP-g-MAH的增容机理为PP-g-MAH的酸酐基团与氨基硅烷的氨基发生了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2.
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微孔发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母粒。利用二次开模法注塑成型制得PP/PP-g-MAH/MMT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MMT和PP-g-MAH的用量对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发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MMT和6%的PP-g-MAH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微孔发泡材料发泡倍率最大,泡孔平均直径最小,泡孔密度较大,泡孔尺寸分布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聚苯乙烯辐射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SiO2-g-PS) 填充聚丙烯( PP) 的微观结构, 并与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冲击强度相关联, 为探讨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作用机制提供了直观证据。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的微划痕和纳米压痕实验, 通过与显微硬度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比较, 证实了接枝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团聚体具有承载能力, 而这些团聚体对复合材料的局部和整体力学响应不同, 揭示了团聚体增强效应的内在原因, 即在纳米粒子团聚体内部以及团聚体之间形成了特定的应力双逾渗结构。  相似文献   

4.
PP-g-MAH/羽绒粉体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增塑剂对羽绒粉体处理,制备了不同羽绒含量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羽绒粉体共混膜,分析了粉体含量、PP种类及不同增塑剂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在相同粉体含量的情况下,PP-g-MAH/羽绒粉体共混膜力学性能优于PP/羽绒粉体共混膜,用甘油处理后共混膜的力学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对纳米SiO2进行辐照接枝聚合改性,通过两步熔融共混工艺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SiO2/PP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添加量和表面接枝不同聚合物的SiO2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的SiO2对PP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拉伸断面观察显示复合材料韧性的提高主要由基体剪切屈服所致。对断面上个别较大团聚体分析发现,经辐照接枝聚合改性的纳米粒子团聚体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结实,且随粒子表面聚合物的性质不同,团聚体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粘结也随之不同,导致其拉伸破坏形状有所差异,但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粘结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纳米SiO2/PEA复合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预处理的SiO2表面上通过乳液聚合反应接枝丙烯酸乙酯,用FT-IR和XPS对制备的纳米SiO2/PEA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由复合粒子填充的PP/POE/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结构形态。结果表明:通过乳液聚合反应成功地将EA接枝到纳米SiO2的表面上;由复合粒子填充的PP/POE/SiO2复合材料,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尺寸约为100 nm,分布较均匀,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提高,在SiO2含量4%(质量分数)时,PPβ晶峰的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作为相容剂,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具有阻燃性能的聚丙烯/有机蒙脱土(PP/OMMT)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相容剂、蒙脱土的用量等对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TEM照片和XRD结果,表明PP-g-MAH能够很好地改善OMMT与PP的相容性,OMMT能在基体中达到剥离。当OMMT和PP-g-MAH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平均热释放速率(MHRR)分别为491 kW/m2和286 kW/m2,比纯PP降低了42%和30%,TG分析表明PP/PP-g-MAH/OMM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了更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醇缩丁醛/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共混法在聚乙烯醇缩丁醛材料中引入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均匀的PVB/SiO2复合材料。以UV-VIS,FT-IR,XRD,SEM等现代测试手段表征了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纳米SiO2粒子的引入,使PVB/SiO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能。同时,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提高,其断裂伸长率为纯PVB材料的8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种共混方法制备天然橡胶(NR)/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热塑性弹性体,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热机械(DMA)分析、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共混方法和SiO2的填充量对NR/PP/SiO2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的填充量较低(<3phr),共混方法对SiO2的分散影响较大,当SiO2主要分散在PP基体相中时,其对热塑性弹性体的补强作用明显;随着纳米SiO2的填充量的增加(≥3phr)时,SiO2趋向于分散在NR相中,共混方法对SiO2的分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苎麻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聚丙烯及苎麻布作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MAPP) 作界面增容剂, 采用模压工艺, 在175℃, 5、10、15及20 MPa四种压力下成型复合材料, 研究了MAPP质量分数、苎麻布质量分数及成型压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在MAPP加入量为 3 %和 5 %时分别达最大值 46.72 MPa和 68. 43 MPa , 较无MAPP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值分别提高 50. 95 %和 61. 81 %; 拉伸模量及弯曲模量因使用MAPP而增加, 但拉伸断裂伸长率却会下降。随着苎麻布质量分数增加,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 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均逐渐增加; 苎麻布质量分数10 %、20 %的复合材料在较低的压力 (5、10 MPa) 下成型时 , 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值相对更高, 当苎麻布质量分数超过20 %后, 成型压力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云母填充聚丙烯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为云母填充聚丙烯(PP/mica)的界面相容剂,研究了MPP的添加量对PP/mica的力学,同观形态以及PP/mica熔体的流变行为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MPP使PP/mica的国学得以全面的提高,PP/mica样品断面的电镜照片表明,MPP的加入使云母与聚丙烯的界面粘结得到改善;PP/mica熔体的表观粘度明显高其聚丙烯基体,随着MPP含量的增加,PP/mica的表观粘度下降,幂律指数也发生变化,云母对聚丙烯具有明显的成核,但随MPP含量的增加,云母的成核效率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nano-ZnO/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的加入对nano-ZnO/PP复合材料的成核结晶行为、晶体结构、结晶形态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添加量(质量分数小于5%)的nano-ZnO对PP有较好的β晶成核效应,而当其质量分数大于5%时,nano-ZnO对PP结晶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结晶温度大幅度提高,PP结晶在(040)晶面呈现生长择优性;PP-gMAH的加入增强了nano-ZnO粒子与PP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促进了PP基体的异相成核,提高了nano-ZnO/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但却抑制了nano-ZnO诱导PP生成β晶。nano-ZnO/PP复合材料体系中因界面相互作用改善所致的韧性提高明显强于nano-ZnO诱导PP形成β晶的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13.
PP-g-Si与KH550对聚丙烯/滑石粉体系的增容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对聚丙烯/滑石粉(PP/Ta)混合体系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可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占复合材料总质量3.5%的PP-g-Si(相当于含硅烷0.2%)对PP/Ta体系的增容效果与含0.8%(质量分数)的KH550的增容效果相当,KH550对复合材料中聚丙烯(PP)的结晶熔融行为基本上无影响。而PP-g-Si能进一步使材料中PP的结晶峰温和熔融峰温提高。  相似文献   

14.
衣康酸接枝PP对PA6/PP共混物增容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马来酸酐接枝作对照,用ESCA,SAXS,WAXD,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衣康到接枝对PA6/PP共混物和增容作用机理,证实共混物中有PA-co-gPP共聚物生成,讨论了gPP,PA-co-gPP的结构与后者生成量和增容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PA-co-MPP和PA-co-IPP的增容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5.
Fibrillation of LCP in a LCP/PP blend was enhanc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sized silica particles to the PP matrix. LCP/(PP/SiO2)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silica concentrations were injection moulded into 1 mm plaques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structural,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ort LCP fibrils to high aspect ratio fibrous structures upon the addition of the nanofillers. The silica particles have promoted the shear-induced fibrillation of the LCP phase. The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igh orientation was achieved with rising silica content. The injection moulded samples also showed increased mechanical anisotropy with rising filler content. Consequently, both the in-situ fibrillation of LCP and silica reinforcements imparted good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to the composites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Such an improvement was achieved from the basis of increasing the matrix viscosity and raising the Capillary number which is a dimensionless factor governing the fibrillation process. This novel approach opens a new insight to the feasibility of producing in-situ hybrid nanocomposites with synergetic reinforcements.  相似文献   

16.
曹金星  刘威  张玲 《复合材料学报》2017,34(9):1879-1886
提出了一种通过亚临界流体辅助反应挤出制备木粉/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其关键是在挤出过程中引入流体(乙醇和正丙醇),并使流体处于亚临界状态。同时,对木粉/PP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FTIR和SEM观察。结果表明:在亚临界流体辅助反应挤出中,木粉发生了溶胀、液化等,有利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渗入到木粉内部,其中酸酐基团与木粉中含有的大量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增强,从而提高了木粉/P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在亚临界乙醇(190℃,(2.4±0.1)MPa,120r/min)作用下制备的木粉/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无缺口冲击强度)与无流体时制备的木粉/PP复合材料相比,其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它们分别达到了23.5 MPa、52.5 MPa、4.8GPa和5.9kJ·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P/MM T)的影响,它不仅显著改善了PP与蒙脱土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而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PP的断裂方式属典型的脆性断裂,含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PP/MM T断裂方式属韧性断裂。蒙脱土在聚丙烯结晶时起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PP/MM 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相容剂使得有机蒙脱土对PP的成核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制备PA6/PP合金.研究了PA6/PP配比和SMA增容剂用量对合金热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MA对PA6/PP共混体系有很好的增容作用,当PA6/PP/SMA质量比为90/10/(2~4)时,合金综合性能最好,其中材料热变形温度、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很大,吸水率下降明显.对合金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增容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