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深盆气藏是油气赋存规律的又一新认识,其在成藏机制和分布规律上与常规油气藏类型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深盆气藏成藏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潍北凹陷深盆气五个方面的成藏条件及初具的深盆气藏特征,指出深盆气成藏理论开辟了胜利油气区山东探区深层气勘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张金川  金之钧 《国外油气勘探》1999,11(4):400-407,442
深盆气藏是在成藏机制、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等方面有别于常规气藏的一类特殊的气藏,它形成并发育在致密碎屑岩储层中。深盆气藏储层的一般特征主要是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及异常地层流体压力等。由于地质储量巨大,深盆气藏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已在北美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勘探开发局面,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深盆气藏具有一套独特的成藏与分布规律,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文中对艾伯塔盆地的深盆气藏进行了简要的特  相似文献   

3.
邴尧忠 《录井技术》2002,13(3):5-11
深盆气藏是油气赋存规律的又一新认识,其在成藏机制和分布规律上与常规油气藏类型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深盆气藏成藏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潍北凹陷深盆气五个方面的成藏条件及初具的深盆气藏特征。指出深盆气成藏理论开辟了胜利油气区山东探区深层气勘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的天然气是深盆气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军 《天然气工业》2003,23(Z1):1-5
深盆气是致密砂岩气藏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成藏机制和气藏分布特征,深盆气藏的勘探思路与对策均有别于常规气藏.川西坳陷含气领域是否属于深盆气的问题,国内许多学者、专家通过研究,多给予肯定.文章在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和北美深盆气藏特征比较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天然气成藏机制,建立了成藏模式.认为川西上三叠统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具有典型深盆气特征的气藏;就成藏机制而言,川西坳陷的天然气成藏机制与深盆气完全不同;目前发现的天然气藏不属深盆气范畴.  相似文献   

5.
深盆气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深盆气藏是油气赋存规律的又一新认识,其在成藏机制、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上与常规油气藏类型不同。综述近年来有关文献,深盆气藏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赋存空间位于坳陷深处,分布规模大,且具有气水倒置、压力异常等特点,常规的勘探方法不适合用于深盆气藏。结合国内外勘探实践,提出了深盆气预测与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下二叠统深盆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深盆气藏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气藏,常具有饱和气体、异常压力、下倾部位无气水界面和低渗透储层等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下二叠统气藏就是一个典型的直接型深盆气藏的实例。指出:该深盆气的主要赋存层位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岩石为河流三角洲相砂砾岩和砂岩,砂体厚度大、分布广泛,岩性致密,储层渗透率普遍小于1×10-3μm2(但对于深盆气的储集,仍是十分有效的储层);上古生界煤系气源岩表现为广覆型分布、较高有机质丰度、倾气腐殖型有机质为主的特点,属于全天候式生气,目前虽然可能基本上不再继续供气,但其生成的巨大资源量在极为缓慢的散失速率下仍能形成特大型深盆气藏;深盆气藏主体分布区以常压和低压为主,天然气分布充分表现出深盆气藏特有的气水倒置特征;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深盆气甜点属于地层性质,多出现在深盆气上倾边界附近的储层中。  相似文献   

7.
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动态分布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深盆气藏是一种形成条件、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完全不同于常规气藏的特殊气藏,这种气藏形成和保存必须满足力平衡和物质平衡条件,依此条件给出了确定深盆气藏分布范围的数值计算方法.根据深盆气藏形成和保存的动态特征,将三维地史数值模拟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于深盆气藏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即在盆地模拟的基础上,定量地研究了储层形成圈闭的动态过程、各地史时期源岩生烃和排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计算了不同地史时期深盆气藏的分布范围和储量.用基于此模拟方法开发的三维盆地数值模拟系统,对深盆气藏分布范围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应用于预测吐哈盆地深盆气藏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会  王毅  徐波 《石油实验地质》2009,31(6):551-556
多类型天然气共生现象在越来越多的盆地中被发现,并已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但是我国对于多类型天然气共生研究重视不够,更多地集中于单一类型天然气研究。以鄂北杭锦旗探区为例,展开多类型天然气研究。研究表明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具备发育多类型天然气藏的地质条件,煤层气、根缘气(深盆气)、常规气共同发育。3种不同类型天然气在成藏机理上具有递变关系,从吸附机理过渡至活塞式、置换式运聚机理,在空间上依次形成了煤层气藏、根缘气藏(深盆气藏)及常规气藏,构成了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从实际勘探角度而言,仅根缘气藏(深盆气藏)和常规气藏具有工业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9.
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是常规天然气资源最重要的后备资源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历史背景,动态的研究致密砂岩气藏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与储层致密演化史二者之间的关系,将致密砂岩气藏划分为两种类型:储层先期致密深盆气藏型(“先成型”深盆气藏)与储层后期致密气藏型(“后成型”致密气藏)。对2类致密气藏成藏特征、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两种气藏的成藏模式和分布规律。“先成型”深盆气藏的成藏模式主要为凹陷中心对称分布、前陆侧缘斜坡分布及构造斜坡分布3种;“后成型”致密气藏为“早常规聚集-晚期改造”的成藏模式并划分为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成藏特点和成藏特征。准确判识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于指导天然气勘探和合理制定开发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盆气藏勘探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盆气藏是天然气勘探与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深盆气藏的勘探须基于地质理论、勘探方法和工程技术三者"一体化"的综合研究。"一体化"综合研究主要包括:①强调油气勘探过程中,深盆气藏地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②针对深盆气藏地质特征,开展与之相配套的多学科综合勘探方法研究;③钻井和试采工程技术的改进。这3方面的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四川盆地通南巴构造带,以深盆气藏地质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深盆气藏综合勘探方法的探索性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识别深盆气藏是可行的。地质、地震资料显示,尺溪向斜生储盖条件配置完好,已形成"压力封存箱",为该区深盆气藏勘探的前景区。基于深盆气藏系统要素分析,提出了适合于通南巴构造带的深盆气藏地质模型。构造向斜部位、区域性压力转换带以下、陆相地层中的上沙溪庙组下部到下沙溪庙组上部局部异常高压区是深盆气藏勘探的重点位置,建议进一步论证后部署探井。  相似文献   

11.
��������Դ�����������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深盆气藏是致密储层中与源岩相连的有根状气水代倒置关系的气藏,是一类在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方面都比较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常发育在盆地的构造低部位,在碎屑岩沉积盆地中具有广阔的和发现前景。目前对深盆气资源量-储量方法的系统研究基本上仍是一个空白。根据深盆气藏的基本特征,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较为扼要系统地提出了10种深盆气资源量-储量预测方法:特尔菲估计法、相似盆地地质条件类比法、盆地剩余资源量分析法、天然气聚散平衡计算法、地层流体异常压力恢复法、深盆气成藏条件分析预测法、盆地数值模拟法、深盆气藏甜点规模序列法、有效储层体积(容积)统计法和生产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2.
深盆气的最本质特征是盆地中心饱含气。凡煤系发育、构造稳定、埋藏适中、经历过高地温演化阶段的盆地都能形成深盆气。深盆气上倾方向多因致密岩石含水而封闭,孔隙性地层的水封只是个例,它因深盆中仍不断大量供气而存在。深盆气形成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早期地层水因汽化而与甲烷气混溶,一部分随岩性变致密加厚水膜而成为束缚水,导致深盆气盆地内无水层。但在深盆气萎缩阶段,降温降压过程可使蒸汽水“冷凝”形成深盆气中的“酸点”。“酸点”水规模小呈散点状分布,矿化度低于正常地层水矿化度。深盆气因所处演化阶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压力特征,既可以是低压的,也可以是高压的。松辽盆地、沁水盆地和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都具有深盆气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常压页岩气藏的压力系数和含气量较低,地层能量较弱,具有中-低丰度、中-低品位、资源总量大和储量规模大等特征。中国南方常压页岩气藏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地质背景与富集条件,但其类型、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不明。基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和地质解剖,探讨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常压页岩气藏的类型、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提出了常压页岩气藏勘探开发的前景与技术对策。研究认为,常压页岩气藏主要包括优质页岩缺失/减薄型、早期逸散型、断裂破坏型和残留向斜型4种类型。常压页岩气藏的分布与富集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通过对常压页岩气藏的类型、特征和形成机制等综合分析,认为残留向斜型常压页岩气藏为目前最有利的勘探开发类型。地质评价中应聚焦在靠近盆地、抬升时间晚、残留向斜面积大、远离深-大断裂且裂缝封闭时间早的地区开展研究,优选靠近向斜核部、构造稳定、相对高压力系数和埋深适中的区域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对策上,建议钻井上采用低泥浆密度钻井液,压裂上采取少段多簇、大排量、中等液量和高砂量,以此来实现经济有效的体积改造。该研究成果将为常压页岩气的地质评价和勘探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深盆气藏异常地层压力产生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运用典型深盆气成藏的活塞式原理讨论异常地层压力形式机制,认为:以气水活塞式排驱为特征的深盆气藏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为高异常压力;由于天然气的密度小于地层水密度,当天然气柱高度足够大时,深盆气藏内部将出现理论上的正常压力梯度的临界点,越过该点继续向下,深盆气藏压力梯度逐渐降低并出现低异常地层压力;从原始的生成状态到后期保存过程中的各阶段,深盆气藏的异常压力具有自变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沁水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砂岩大多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气,并常常与煤层气藏相伴生,成为煤层气资源的有效补充。由于其成藏具有致密砂岩气低孔低渗、连续分布的特点,往往与深盆气混淆,其成藏主控因素也难以正确认识。在大量实际数据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法,弄清了其成藏主控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该类气藏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该类气藏是煤层气散失过程中暂留于砂岩中形成的,与煤层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在煤层含气的前提下,砂岩顶板泥岩排替压力是砂岩游离气含量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其次是砂岩孔隙度。因而应在煤层气含量高、盖层突破压力大与砂岩孔隙度较高的地区寻找这类气藏。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的分布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天然气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成藏的新模式,认为其成藏过程是天然气在垂向上向上排驱地层水并就近聚集,而不是长距离侧向运移的结果;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气水分布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并不属于气水倒置的范畴,而是大量各自独立的致密砂岩天然气藏在平面上投影叠合的表象。根据这些结论,不仅对鄂尔多斯盆地,而且对阿尔伯达盆地的经典深盆气藏的气水倒置分布的观点也应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发现了安岳等多个大气田,随着资料的增加和勘探工作的深入,地质理论上有了新认识,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大气田的分布特征和主控因素,提出新的大气田勘探方向。为此,从统计该盆地已发现的20个大气田的地质参数出发,对大气田的分布、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发育的主控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大气田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的不同构造区域都有大气田发育,其中以川中低缓构造带为最多,纵向上发育在7个层系,其中以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礁滩大气田为最多;②形成大气田的烃源岩有4套,其中以烃源岩形成的须家河组大气田为最多;③大气田的储层主要为孔隙型碳酸盐岩和致密砂岩,以构造—岩性大气田和常压大气田为最多;④海相大气田的发育主要受克拉通内裂陷和古隆起的控制,克拉通内裂陷主要从烃源岩生烃中心、台缘高能相带和侧向封堵成藏等3个方面加以控制,古隆起主要从台内高能相带、岩溶白云岩储层和长期油气聚集等3方面加以控制,而前陆盆地结构则从构造背景、源储组合、圈闭类型和裂缝分布等4个方面控制了陆相大气田的发育。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下一步大气田勘探方向为5个领域共计12个有利区。  相似文献   

18.
准南属周缘前陆盆地,煤第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圈闭面积大,保存条件好,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又是一个勘探程度低,成藏机制较为复杂,并且具有一定勘探风险的地区。天然气成藏受到烃源、圈闭、运聚和保存等多种条件的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各成藏条件的良好配置和沟通性、储层的烃源断层的发育。此外,异常高压也是影响天然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岩石声发射实验和ESR测年技术分析,结合地震资料解释确定了烃源断的形成时期主要为燕山期。以成藏期次为主线,综合考虑成藏机理和主控因素,建立了准南天然气成藏模式,喜山期第三系次生气藏是勘探的重点。准南今后天然气勘探方向应以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次生气藏为主,有利区为第二、三排构造带。  相似文献   

19.
莺-琼盆地高压成因输导体系特征、识别及其成藏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莺-琼盆地为新生代的高温高压快速沉降盆地,通常伴随着热流底辟体的发育,形成了异于常压盆地的油气输导体系,由地层深部压力释放形成的底辟和裂缝是莺-琼盆地天然气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研究利用沿层三维地震相干分析及曲率分析技术对莺-琼盆地高压底辟型和裂缝型输导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识别,研究其空间展布特征及演化过程,结合天然气同位素及包裹体等地球化学手段,综合分析了高压成因输导体系与研究区天然气充注、散失及富集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底辟型和裂缝型输导体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深向浅阶梯状发育的特点,其中底辟型输导体系通常发育在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坳陷带,裂缝型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盆地热流底辟的边缘、斜坡近凹区的高压地层中。底辟型输导体系的发育演化历史可以划分为增压期、穿刺期、平衡期、释放期和塌陷期五个阶段(类型),具有增压期深部充气、穿刺期浅层成藏、平衡期复合成藏、释放期翼部成藏、塌陷期破坏成藏的成藏规律。裂隙型输导体系具有高压和构造两种成因,天然气具有浅部早、深部晚的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上古生界煤系是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形成的基础,煤层在埋藏初期排出大量有机酸,有机酸溶解铝硅酸盐矿物,使岩石变松软、易于压实,以及地层水中Al3+和Si2+的有机络合物随温度升高分解形成SiO2沉淀,造成煤系砂岩的区域致密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随埋深加大和构造热事件的发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在由贫煤向无烟煤的演化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